生活成本飆升!澳人這項飲酒傳統都玩不起了?
聚會時輪流為大家「買一輪酒」是澳洲的一項重要社交傳統,但隨著生活成本壓力的增加,這一傳統也正在發生改變。
據報道,隨著銀行轉賬和線上支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澳人選擇分攤賬單或自己為自己買單,而不是請大家喝酒,在年輕人中,這一點尤為明顯。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B)去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成年人中,超一半的人表示自己不太可能為朋友買酒,而在18歲至29歲的人群中,這一比例上升至近四分之三。
NAB個人銀行業務主管Kylie Young還稱,她認為這一趨勢自6個月前的研究以來已經有所加劇。
「我們看到,隨著生活成本壓力的增加,澳人正在改變他們的消費方式。」
「花錢時,現在大家表現得更加謹慎。」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聯繫了2000名澳人,結果顯示,在所有年齡段中,一半以上的人會分攤賬單,在年輕人中,這一比例更是達到了近70%。」
「這也與當代年輕人有意識地節省開支和存錢的趨勢相契合,與此同時,他們也能更加自如地談論自己是如何管理財務的。」
Frisk小酒吧的老闆John McAndrew表示,由於他的酒吧位於Old Tower House的結婚登記處附近,所以經常能見到一些人「買第一輪酒」——如新郎、新娘的父親等。
但他也指出:「我認為,如果是臨時出來喝酒,通常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或許是出於經濟原因,或許是文化方面的原因,人們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經常通宵出去玩了。」
本周,在珀斯CBD的The Royal,一些飲酒者也表達了自己對於互請一輪酒這一傳統的看法。
正在與Bill Gillespie喝酒的Dave Everett就表示,如果和朋友一起出去,那麼輪流買一輪酒是有意義的。
「我認為這個傳統仍然存在。」
「我會更願意買第一輪酒,因為那樣我更容易知道我已經買了。」
Gillespie稱,他認為生活成本對澳人的飲酒習慣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的孩子們現在都沒有多餘的錢出去玩。」
「如果我和家人朋友一起出去,我們通常會各買各的,否則就太貴了。」
Kate Stafford則表示,她仍會堅持請大家一輪酒。
「我可以說,我肯定還會那樣做。」
但也有人指出,他們是否願意買一輪酒取決於大家喝的是什麼。
Dom Driscoll就表示:「如果大家都喝一樣的東西,我是願意的。」
Chris Eyres和Claire Dewhurst也一致認為,買啤酒和買雞尾酒之間存在很大的區別。
Dewhurst還稱,在她年輕的時候,買一輪酒意味著花費10澳元買一壺啤酒(在Nedlands hotel的Steve』s),但現在這可能要貴得多。
Eyres還補充說,他最近幫大家買了一輪酒,四杯Aperol Spritzes就花費了100澳元。
「然後你就會想,『這筆錢很難回本』。」他笑著說。
總的來說,現在,在聚會時,澳人購買酒的方式已經發生改變,歸根結底,這或許還是與生活成本壓力的增加有關……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