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澳洲常見食物,高含量致癌物!千萬要少吃…

2025年01月14日 10:58

//前言//

大家每天都在吃的東西,

竟然有致癌塑料微粒!

專家發出警告,

尤其是這10種食物,

千萬要少吃!

10種食物千萬少吃,

含大量致癌塑料微粒

微塑料是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比鉛筆橡皮頭還小。這些微小顆粒已被研究證明與癌症、DNA損傷、細胞損傷及其他健康問題密切相關!

雖然大多數儲存在塑料容器中的食物和飲料都含有微塑料,但某些產品的微塑料濃度特別高。

環保倡導者兼反塑教育人士「反塑女士 Beatrice」列出了10種高微塑料含量的常見食品和飲料。

同時,她也提供了更安全、更健康的替代方案。

圖片來源:Daily Mail

微塑料污染廣泛存在,特別是在高加工食品和塑料包裝食品中。這是因為食品在加工過程中頻繁接觸塑料設備,增加了污染機會。

同時,塑料包裝在長期儲存或加熱時,會釋放更多的微塑料進入食品。

Beatrice在她的TikTok賬號中呼籲公眾重視塑料污染對健康的危害。

「過去幾年,家們已經發現這些微塑料會對人體造成很多毒性影響,包括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加速認知能力下降以及腸道微生物群的紊亂。」

圖片來源:Daily Mail

那麼究竟是哪些食物需要「避雷」呢?

1. 海鮮

Beatrice指出,海洋中的微塑料每六年翻倍,而這些塑料最終進入海鮮中。蛤蜊、貽貝、螃蟹及幾乎所有魚類都含有「極高量」的微塑料。

一項研究估計,食用大量貝類的人每年會攝入約 11,000 個微塑料顆粒。

她建議,減少海鮮消費,盡量避免高度加工的魚類製品。

2. 鹽

未經加工的海鹽微塑料含量特別高。研究發現,傳統精製鹽的微塑料含量反而低於某些亞洲國家使用的鹽。

因此如果不想吃進塑料微粒,那麼就選擇精製鹽,而不是喜馬拉雅粉鹽或未加工的海鹽。

尤其是粉紅色的喜馬拉雅海鹽因其高礦物質含量和「健康益處」而廣受歡迎,但由於提取過程中採用的採礦方法,其微塑料含量特別高。

3. 加工乳製品

加工程度越高的乳製品,微塑料含量越高,如奶粉和普通牛奶。

為了健康,可以盡量選擇有機、當地採購的牛奶或天然乳酪,但要注意未經巴氏殺菌的奶製品自身可能有健康風險。

食用這些食物可能會讓食用者接觸到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等有害、有時甚至是致命的細菌。

4. 嬰兒食品果泥袋

這些塑料袋裝果泥經過高溫巴氏殺菌處理,會釋放大量微塑料。

「高溫會成倍增加滲入食物的有毒化學物質和微塑料的數量。你猜怎麼著?這些塑料嬰兒食品袋都是在塑料袋中經過巴氏殺菌和加熱的。

目前已有多項研究發現,大量微塑料和粘合劑化學物質、多種雙酚和鄰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超過了毒理學關注的閾值。」

Beatrice建議家長儘可能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代替袋裝果泥。

5. 鋁箔袋裝食品

如金槍魚、扁豆或豆類的鋁箔袋裝食品,同樣在加工過程中釋放微塑料。

購買干豆類自己烹煮,減少罐裝或袋裝食品的消費,就能避免這個情況。

6. 尼龍茶包

一項研究發現,將一個尼龍網茶包浸泡在大約93℃的水中,會向一杯茶中釋放大約 116 億個微塑料和 31 億個納米塑料(甚至更小的塑料顆粒)。

納米塑料比頭髮小 150 倍,研究表明它們足夠小,可以進入人體細胞。

所以散裝茶葉,用可重複使用的不鏽鋼濾器,或紙質茶包是更好的選擇。

7. 加工肉類

如裹麵粉的蝦、雞塊和植物蛋白製品,加工越多,微塑料污染越嚴重。

吃肉還是要選擇新鮮的,更加健康安全。

8. 海藻

由於海洋污染,海藻表面會吸附大量微塑料,且常規清洗方法無法有效去除。

對於這種情況,Beatrice的建議是盡量別吃了。

9. 蜂蜜

蜂蜜中的微塑料來自蜜蜂采蜜時接觸的污染環境。所以最好選擇來自農村地區的蜂蜜,避免城市蜂蜜。

10. 啤酒

沒想到人最愛的飲品之一的啤酒也榜上有名!啤酒釀造過程中使用塑料容器,加劇了微塑料污染。一些德國啤酒微塑料含量尤其高。

Beatrice表示,可以選擇玻璃瓶裝的啤酒,優先考慮經過更多過濾處理的品牌。

最後

微塑料不僅影響腸道健康,

還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和癌症等疾病。

通過減少高度加工食品的攝入,

選擇安全替代品,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減少微塑料的攝入,

保護健康和環境。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的家一,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