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定期食用加工紅肉如培根、香腸和薩拉米可能會增加患痴呆症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圖片來源:《悉尼晨鋒報》)
據《悉尼晨鋒報》報道,健康專家一直以來都建議減少加工紅肉的攝入,因為它與心血管疾病、癌症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關。
然而,本周發表在《Neurology》期刊上研究首次提出,加工紅肉可能與更高的痴呆症發病率和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潛在因素和替代選擇
研究人員認為,加工紅肉中含有的高鈉、高飽和脂肪和化學添加劑,如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是導致這些結果的主要原因。
研究還發現,用植物蛋白,如堅果和豆類替代每日一份加工紅肉,可以將痴獃風險降低19%,減少1.37年的認知老化。如果用雞肉和魚肉代替,痴獃風險也會降低。
研究作者之一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專家Daniel Wang指出,替代加工紅肉不僅減少了有害成分的攝入,還增加了有益營養素的攝入。
結果的局限性和補充研究
儘管研究顯示食用加工紅肉與認知功能下降之間的聯繫,但報告作者提醒稱,這項觀察性研究無法證明直接因果關係。可能還有其他未考慮到的生活習慣影響了這些發現。
不過,其他類似研究的結果也支持這一觀點。例如,一項在英國進行的長達八年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入約28克以上的加工肉類,會增加44%的痴獃風險及52%的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相對而言,未加工紅肉卻對痴呆症有防護作用。
專家建議
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專家Yian Gu認為,這項研究及其結果非常重要。她表示,儘管改變長久以來的飲食習慣不易,但逐漸減少加工紅肉的攝入可能帶來顯著健康改善。
增加水果、蔬菜、魚類、堅果、全穀物和豆類的攝入,有助於減少腦部萎縮。
加工肉類為何影響大腦健康
Wang指出,腌制肉類通常含有大量鈉,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和腦血管問題。更糟糕的是,這些食品中的亞硝酸鹽、硝酸鹽等化學添加劑可能引發氧化應激。
此外,高飽和脂肪含量不僅可能增加膽固醇,還可能干擾大腦神經功能。一些研究也表明,高飽和脂肪飲食可能降低促進新腦細胞生成的關鍵蛋白質的水平。
健康飲食建議
Wang建議人們減少加工紅肉的攝入,嘗試用其他蛋白質替代,比如雞肉、魚肉、堅果和豆類等。他強調,研究表明,經常食用海鮮可以降低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症風險,因為海鮮富含有益於腦部和心血管健康的Omega-3脂肪酸。
堅果和種子富含不飽和脂肪,同時豆類等還富含纖維和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改善血糖代謝和預防痴獃相關的風險。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大澳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