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痛!1年,澳洲丟了3個億

2025年01月27日 11:15

2024年,人因詐騙損失了超過3億,讓人心疼!

(NAB)最近透露,僅僅在2024年最後兩個月,他們就幫客戶攔下了近5000萬澳元!

詐騙,現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不管是通過郵件、簡訊,還是直接打電話,騙子們總有辦法想方設法把你的錢騙到手。

騙子的手段不斷升級變化,可能隨時瞄準你或者你身邊的人。

今天,澳洲財經見聞就幫大家總結下,在澳洲經常碰到的詐騙方式,希望可以引起朋友們的注意!

澳洲一年發生超過25萬起詐騙

根據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旗下的防詐騙網站Scamwatch發布的數據,2024年光是詐騙投訴就接近25萬起,經濟損失高達3.187億澳元!

損失觸目驚心。

在所有詐騙類型中,電郵詐騙最常見,一年就收到了90,819起投訴,接著是簡訊詐騙(77,365起)和電話詐騙(41,742起)。

最讓人肉疼的,還是投資詐騙,單是這一項就讓大家虧了1.923億澳元!

要知道,平均下來每個受害者損失高達9500澳元。

不僅投資詐騙,戀愛詐騙和網路釣魚詐騙也讓不少人中招。

戀愛詐騙的平均損失是1609.66澳元,而約會詐騙則稍高一些,達2154.53澳元。

去年12月, Scamwatch警告過一種「網上購物詐騙」。

這種詐騙手法就是騙子創建看起來像知名品牌的網站。

他們可能還會放一些假的好評,偽裝成正規商家。

而且,為了吸引那些想撿便宜的消費者,他們往往會標出低到離譜的價格,但實際上這些商品根本不存在。

Scamwatch表示,2024年最後三個月,國家反詐騙中心(National Anti-Scam Centre)下線的虛假或惡意網站中,有一半都涉及這種網上購物詐騙。

為了防止這些坑人的騙局,澳洲的銀行還用上了「行為技術」,通過分析客戶的付款習慣和行為來判斷支付是否可疑。

NAB的反詐騙負責人希恩(Chris Sheehan)說:「我們會結合支付本身的特徵和客戶平時的消費模式,再看客戶的行為表現,比如他們是不是表現得很猶豫,或者看起來像是被逼著付款。這些信號會觸發警報,讓我們及時提醒。」

以下,我們收集整理了一些在澳洲常見的詐騙例子,騙子會通過郵件、電話、簡訊、社交媒體,甚至像Amazon和eBay這樣正規的網站下手。

所以,看到那些「好得不真實」的消息或優惠時,先冷靜想一想。

澳洲最常見詐騙類型

冒充中國大使館詐騙

近年來,騙子常常冒充中國大使館或領事館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簡訊或電子郵件聯繫受害者,聲稱其身份信息被盜用或涉及刑事案件,並要求受害者提供個人信息或支付「罰款」以避免法律後果。

對於的華人來說,這種詐騙方式已經屢見不鮮了。不過,大家還是要保持警惕,避免著了騙子的道。

中國警方打電話

通知你身份信息被盜用詐騙

這種詐騙方式通常表現為騙子冒充中國警方,打電話告知你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及到非法交易或犯罪活動,並要求你提供個人詳細信息,甚至要求支付「解凍」或「清理」費用。

騙子通常通過偽造的警察身份、案件編號以及相關細節讓電話顯得真實可信,以此誘使你上當。

此外,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證號、銀行賬戶信息或密碼等敏感資料。

冒充電信公司通知號碼被盜用詐騙

這種詐騙方式中,騙子會冒充電信公司工作人員,打電話告訴你,你的電話號碼被用來進行非法活動。

接著,他們可能會要求你提供個人信息,或者要求你轉賬「清除」違法記錄,甚至誘導你安裝某些應用程序來「保護」你的賬戶安全。

網路戀愛詐騙

所謂的「殺豬盤」是典型的戀愛投資騙局,騙子會通過社交媒體或約會軟體建立關係,偽裝成靠加密貨幣賺大錢的成功人士。

一旦取得受害者信任,他們就會引導受害者將錢投入看似正規的投資網站或App。

這些平台做得很逼真,讓人信以為真,結果錢投進去后卻無法提現,騙子則趁機捲款跑路。

根據警察的數據,2023年這樣的騙局平均每小時讓人損失高達3800澳元,2024年依然是個嚴重的問題。

商品與服務詐騙

這種詐騙是騙子假裝成正規網站或在正規網站上發布虛假信息,騙取用戶錢財但不提供任何服務或商品。

例如,騙子會偽裝成eBay、Amazon上的優惠商品,或者在Airbnb、Booking.com上發布假房源,甚至仿冒Kmart等知名網站。

騙子專挑對網上交易警惕性不高的人下手,所以遇到便宜得離譜的東西,一定要仔細查清賣家背景。

網路釣魚和冒充詐騙

網路釣魚非常常見,騙子通過簡訊、郵件或電話套取個人信息(比如登錄賬號、地址)或直接騙取錢財。

他們會用各種手段誘導受害者主動提供敏感信息,比如通過偽造網站或直接回復郵件和簡訊。

這種詐騙往往和冒充詐騙結合,騙子通常假扮成正規公司或政府機構,讓人信以為真,進一步放鬆警惕。

假工作詐騙

2024年假工作詐騙激增,騙子會冒充僱主聲稱急招人,但要求你先付費才上崗。

任何要求入職前先交錢的工作都要提高警惕,很多都是「看似天上掉餡餅」的騙局。

騙子還可能偽裝成招聘中介來設局。

威脅和敲詐詐騙

這種詐騙通常通過威脅病毒感染、未付賬單或罰款來勒索錢財。

有些騙子還會利用全球事件來騙人,比如2024年CrowdStrike宕機事件,有人藉此威脅用戶,要求提供個人信息或交錢來「保護」設備。

冒充熟人詐騙

冒充熟人騙局大熱,騙子假裝是你的親人,比如兒子或女兒,直接向你要錢。

他們會編造緊急情況,讓你在慌亂中轉賬。

記住,如果有人問你要錢,最好直接用平時的聯繫方式核實清楚。不要被陌生號碼或陌生請求輕易騙了!

未付過路費騙局

這種騙局常在一年中的特定時期高發,騙子會發郵件或簡訊稱你有未繳的過路費,並附上可疑鏈接讓你「儘快支付」。

如果你不常開車或不經過收費路段,可能容易識破,但常駕車的人可能會因為緊張而被騙。

假快遞簡訊

你是不是經常收到關於「未送達包裹」的簡訊?

很多人都會收到這些來自隨機手機號的消息,說你的地址需要更新,並附上可疑鏈接。這些簡訊通常會假冒等公司,騙你點鏈接跳轉到釣魚網站,從而竊取你的信息。

記住,不要隨意點陌生鏈接!

訂閱續費或新註冊詐騙

騙子會冒充知名品牌或編造假品牌,通過郵件、簡訊或電話聲稱你的訂閱需要續費,或者有新的訂閱註冊,並附上惡意鏈接。

例如,他們可能假扮成Amazon客服,用緊急語氣逼你點擊鏈接續費,騙取你的個人信息或錢財。

Facebook Marketplace和PayID騙局

在Facebook Marketplace等平台上,騙子會針對買家和賣家行騙。一種針對賣家的騙局是買家聲稱通過PayID付款,需要賣家提供手機號或郵箱。

接著,賣家會收到一條假PayID消息,說賬戶需要「最低金額」,並誘導賣家接受退款操作。

如果賣家照做,就可能被騙錢且沒有成功賣出商品。

非官方票務詐騙

大牌歌手巡演時,騙子會趁機在Facebook Marketplace、eBay、Gumtree等平台高價兜售假票,騙取熱心歌迷的錢財。

建議通過官方渠道購票,例如Ticketek Marketplace或Tixel,以免被騙或錯過演出。

假冒商品

從網購興起以來,假冒商品騙局一直存在。

騙子會複製正規商品的詳細信息,偽裝成合法賣家,通過假網站或真實平台的假賬號發布商品信息。

他們承諾售賣的商品要麼是假貨,要麼根本不會發貨。

類似問題不僅限於Temu或Wish,整個互聯網都存在這樣的風險。

買房轉賬詐騙

以及這幾年,買賣存在的詐騙。騙子通常會盯上買家,假冒房產中介或律師發送虛假的銀行賬戶信息,誘騙買家將購房款轉到騙子賬戶。

這種騙局常通過偽造中介或律師的郵件地址來實施,郵件內容看起來非常正規,容易讓人上當。

在轉賬前一定要通過電話或當面與中介或律師確認信託賬戶信息,以及發送郵件的真實性。

切勿輕信郵件中的賬戶信息,更不要通過郵件中的聯繫方式直接確認,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

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報警並聯繫銀行止付,減少損失風險。

結語

以上這15種是我們根據防詐騙網站Scamwatch整理出來的在澳洲最常見的詐騙方式。

當然,騙子的手段遠不止這些。

2024年11月7日,澳洲聯邦政府在議會推出一項立法改革提案:企業如果未採取合理措施來防範、檢測、打擊、應對並報告詐騙或詐騙企圖,可能會面臨最高5000萬澳元的罰款。

新的立法改革或許可以減少現在猖獗的詐騙,更重要的是提高個人防詐意識!

如果你有遇到其他的騙局,或者防詐心得,希望可以留言分享!

讓更多人避免遭受詐騙!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