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拼了!捐款、裝信仰、上補習班…華人家庭開啟 「瘋狂模式」 沖向好學校,澳洲本地家長亦捲入其中
澳洲家長們竭盡全力地為孩子鋪設一條通往頂尖學校的道路,不惜花費重金在洗禮儀式、豐富的課外活動和昂貴的小學教育上。
僅僅為了讓孩子列入某些學校的候補名單,家長們就需支付高達500澳元的費用。
1
為了讓孩子讀好學校
本地家長不惜信教
家住 Drysdale的Vivian Lun,在兒子尚在襁褓之中時,便已開始籌劃他的中學申請之路。
這位媽媽表示,為了讓兒子有更大的機會從七年級起便能進入天主教學府St Ignatius College Geelong,特意將他送入Newcomb的Christ the King學校就讀。
她坦言:「為了確保能進入(天主教中學),我們不得不假裝經常參加教堂活動。」
她進一步說明,儘管兒子已經就讀於天主教學校,但鑒於入學競爭的激烈程度,他們還是選擇了為兒子進行洗禮,甚至她自己也接受了洗禮,以此表明他們積极參与教會社區。
Lun 女士不願透露兒子的姓名,但透露他加入了社區網球俱樂部、報名參加了童子軍,並開始了音樂課程的學習。
「我們必須推動孩子,以便在他的『簡歷』上增添亮點——這確實就像他的簡歷一樣重要。」
儘管Lun女士的兒子最終被St Ignatius College錄取,但他最終選擇了進入Christian College,而這所學校同樣要求面試並收取申請費。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申請費並不計入入學費用,且通常不予退還。
例如,Kardinia International College的申請費為250澳元;
Geelong Grammar的申請費為350澳元,對於海外學生則上漲至500澳元;
而Geelong College的註冊費更是高達500澳元,位居全州之首。該校對提前申請、校友家庭申請或有目前就讀該學院的兄弟姐妹的孩子給予優先權。
《時代報》對55所學校的分析顯示,
目前有20所學校
要求至少支付200澳元
才能進入候補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費用通常不可退還,並且即便學生最終成功入學,也不會計入學費之中。
2
華人家庭
也不惜出賣自己的信仰
這一現象不僅限於當地居民,許多華人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機會進入性價比高的教會學校,甚至不惜改變自己的信仰。
他們中的一些人坦誠地表示,由於動機並非純粹,內心充滿了愧疚之情。「若非萬般無奈,誰又願意採取這樣的舉措呢?」
張女士,一位居住在墨爾本的華人母親,近期正為兒子的入學問題陷入深深的焦慮之中。她深知,在這個城市裡,想要讓兒子作為插班生進入私立學校,難度無異於攀登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而相比之下,教會學校似乎成了她唯一的一線希望。
「許多教會學校都傾向於優先錄取信徒家庭的孩子。身為無神論者的我,實屬無奈,只能決定加入教會,儘管這與我的信仰相悖。」
在踏入教會門檻的過程中,張女士驚訝地發現,自己並非孤軍奮戰。眾多華人家長與她一樣,都懷揣著同樣的目的,選擇以「速成」的方式獲得受洗資格,從而順利取得牧師的推薦信。他們雖心照不宣,但都明白,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
同樣,王爸爸也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據他透露,許多像他這樣的華人家長,在拿到牧師的推薦信后,便彷彿從教會中「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現身參加過任何禮拜活動。
「牧師曾表示,無論動機如何,只要願意加入教會,我們都是受歡迎的。」 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成了這些家長們心中的一絲慰藉。
3
如何增加孩子被錄取的機會?
Geelong College校長Peter Miller博士指出,自2020年起,各年級對學生入學的興趣顯著增加,目前各年級的學生人數已接近滿額。他透露,一年後報名人數將滿額,隨後將進入候補名單,但並未透露目前候補名單的具體長度。
相比之下,St Joseph』s College Geelong (SJC)和St Ignatius在註冊時並不收取費用。SJC發言人表示,儘管近年來報名人數持續增加(從2024年七年級的308人躍升至2025年的336人),但他們並沒有候補名單。
他強調,學校參觀活動通常在學生開始上中學的前一年進行,校友家庭、目前有兄弟姐妹就讀的孩子以及來自註冊的天主教小學的學生享有優先權。這位發言人還表示:「SJC是一所基於天主教價值觀的學校,我們歡迎每個家庭的加入,而不僅僅局限於天主教家庭。」
下面就簡單地根據家長及學校的說法,為各位匯總了十大確保你家孩子獲得私校的技巧:1.捐贈大量資金或者學校設備;
2.為孩子報輔導班,以提高學業成績;
3.最好確保你家孩子有特長,比如運動、音樂等,並報課外班進行培訓;
4.如果孩子存在有學習障礙,請做好被拒絕的準備;
5.越早申請學校越好;
6.選擇正確的理由駁斥學校;
7.承諾積极參与學校社區活動;
8.與你的會計師並接作戰,以證明你有支付能力;
9.儘可能地利用人脈關係;
10、如果你想選擇一所基於信仰的學校,則需要表現出虔誠的信仰,積极參与教區活動並獲得神職人員的推薦信。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發現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