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退休金免稅額度再升級!2025年上限提升至200萬澳元

根據1月29日發布的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從2025年7月1日起,免稅退休階段的轉移餘額上限將從190萬提高至200萬澳元——除非政府干預。轉移餘額上限是指可以轉入養老金免稅退休階段的金額限制。此前,該上限在2023年7月1日已從170萬澳元提高至190萬澳元。

此次上調意味著從2025年7月1日起,您可能能夠將更多資金轉入免稅環境。儘管這一增長在預期之中,但CPI數據確認了這一點。唯一可能阻止這一變化的是政府在大選或即將於3月25日發布的中宣布凍結這一上限。

What does it mean?

這意味著什麼?

轉移餘額上限限制了您可以用於啟動退休階段收入流(賬戶型養老金)或通過死亡福利養老金(配偶去世后)接收的金額。它不適用於過渡到退休的養老金,除非它們進入退休階段。

如果您在2025-26財年首次啟動養老金或接收死亡福利養老金,您的轉移餘額上限將為200萬澳元。如果您在此之前已經擁有養老金,您可能有資格根據未使用的上限金額獲得比例增加,但如果您已經完全使用了上限,則無法獲得任何增加。

Should I commence a pension now?

我現在應該啟動養老金嗎?

一旦您滿足釋放條件並可以訪問您的養老金,啟動養老金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基金收益(包括支持該養老金的資產資本收益)是免稅的。

為了從指數化增長中受益,您需要將養老金的啟動時間推遲到7月1日。雖然目前您需要支付更多的稅款(積累階段稅率為15%),但從長遠來看,您可以通過在7月1日後將更多資金轉入免稅退休階段來節省稅款。

然而,如果您永遠不會接近使用您的個人轉移餘額上限,那麼為了指數化增長而延遲啟動養老金就沒有意義。為此,您需要考慮將配偶的養老金餘額與您的餘額相加,因為未來您可能會以死亡福利養老金的形式接收他們的養老金,這將計入您的上限。

Transition to retirement income streams

過渡到退休收入流(TRIS)

TRIS是一種在退休前(年滿60歲后)即可啟動的養老金,非常適合需要額外收入維持生活的人。雖然收益按積累階段徵稅,但養老金支付是免稅的。

一旦您退休並通知您的基金,或年滿65歲,TRIS將轉為退休階段的養老金,收益將變為免稅。此時,TRIS將根據您的轉移餘額上限進行評估。

因此,如果您在7月1日前年滿65歲,並希望最大化指數化增長,您需要立即採取行動,在65歲之前將TRIS轉回積累階段,否則它將自動按當前的190萬澳元上限進行評估。

What else is changing?

其他變化

轉移餘額上限(TBC)的指數化增長還會對與該上限相關的某些養老金措施產生連鎖影響。

從2025年7月1日起,多項措施的總養老金餘額測試上限將提高至200萬澳元。您的總養老金餘額決定了您是否有資格進行稅後非優惠性供款並使用提前供款規則。

因此,如果您的總養老金餘額在2025年6月30日低於200萬澳元(原為190萬澳元),並且您未滿75歲,您將能夠從7月1日起進行非優惠性供款。

非優惠性供款提前規則適用更高上限

如果您在2023-24財年或2024-25財年尚未觸發提前供款規則,並且在2025年7月1日未滿75歲,您可以根據2025年6月30日的總養老金餘額進行以下供款:– 如果您的總養老金餘額低於176萬澳元,您可以一次性供款高達36萬澳元;– 如果您的總養老金餘額在176萬澳元至188萬澳元之間,您可以供款高達24萬澳元。

政府共同供款與配偶供款稅收抵免資格

從2025年7月1日起,政府共同供款和配偶供款稅收抵免的資格將基於總養老金餘額測試,上限提高至200萬澳元。

定義福利收入上限提高至12.5萬澳元

從2025年7月1日起,定義福利收入上限將提高至12.5萬澳元。– 如果您從應稅計劃中領取定義福利養老金,超過12.5萬澳元部分的50%將計入您的應稅收入,並按您的邊際稅率徵稅。– 如果養老金來自非應稅計劃(如聯邦養老金計劃),60歲后的最高稅收抵免為1.25萬澳元。

What about the contribution caps?

供款上限會變化嗎?

轉移餘額上限的指數化增長並未改變供款上限。– 稅前優惠性供款上限根據平均每周普通時間收入(AWOTE)進行指數化調整,增量為2500澳元。目前尚未發生調整。– 非優惠性供款上限是優惠性供款上限的四倍,因此只有在優惠性供款上限指數化后才會增加。

目前只有轉移餘額上限進行了指數化調整。我們需等待2024年11月半年的AWOTE數據於2月20日發布,才能確定供款上限是否也會從2025年7月1日起增加。

總結

2025年7月1日的政策調整為養老金規劃帶來了新的機會和挑戰。通過合理利用提前供款規則、政府共同供款及稅收抵免政策,您可以最大化養老金收益。建議密切關注AWOTE數據的發布,及時調整財務規劃策略。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料姐,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