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上學,選擇公立、私立還是天主教學校?過來人給出答案

2025年02月04日 17:48

,有眾多學校可供家庭選擇,簡單地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天主教學校

公立學校,又分為和普通公立學校。

每當面臨上學時,澳洲各地父母都會為選擇送他們上哪類學校而焦慮。

最近一位父母在網上尋求擇校建議:

不少人結合自身經歷給出了擇校觀點。

私立學校有好處,

但更多取決於學生自身

曾在私立學校接受過教育的MU***:我父母把我送到一所私立學校讀中學,認為這對我有好處。但我希望他們可以把錢存下來。

如果你家不厚,很難跟上私立學校所有課外活動,這可能會引發社交方面的困難,例如:

無法參加學校「滑雪旅行」(不是我想要的),

沒有合適的服裝品牌(這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無法邀請你的朋友來你家,因為你家不像他們的家那麼豪華(有一次我邀請了一位同學過來,她給我畫了一張房屋裝修圖紙,可以讓我們的家變得「宜居」…… .我沒有騙你。

*在我的學校,我發現老師不是很好……因為他們不必……考慮到大多數學生都得到了導師/兄弟姐妹/專業父母的良好家庭幫助。

對我來說,我寧願把私立學校學費都投入到私人課程上。去公立學校……但會把錢偷到最好的私人學術輔導和額外的課程活動上,比如音樂、舞蹈、編碼……這也會擴大你家孩子的社交網路。我知道,這也並非適合所有人。

我現在擁有 3 個學位,並在世界各地工作過……但這與我的學業無關……只是我自己的努力。

另一位接受公立教育的父母No***也持有相同的觀點。

如果當地高中提供,你家孩子也可以參加天才班。

主要還是看你家孩子適合什麼的教育。沒有哪所學校是完美的。

如果說私立學校的確有優勢,那就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優質的課外活動,豐富的人脈資源等。

如果我的孩子很平凡,我會對精英學校或當地學校感到滿意。精英學校的競爭很激烈,但天才們就像普通孩子一樣,所學的內容也是一樣的。只是他們成為破壞性孩子而拖累其他人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私立學校學費節省下來的錢可以購買大量的外部充實——假期、導師(如果需要)、戶外運動、父母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即不需要努力/長時間地工作來支付費用)。

如果你家孩子有學術天賦,

那上精英中學是很好的選擇。

曾在精英學校接受過教育的媽媽RA^***:雖然精英學校學生比例高,但請記住孩子們都有不同的文化和民族背景,非常多樣化。

我在一所精英中學接受過教育,想要進入這類學校,競爭非常激烈,但不可否認要比普通公立學校有明顯的教育質量差異。

比如我伴侶就曾在普通公立中學接受教育,他老師對確保學生集中注意力並表現良好方面並不感興趣,而我的學校,老師們在所有領域都非常投入。我比他擁有更多的課外活動和俱樂部可供選擇,也比他有更多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就我而言,我所在的年級全員HSC順利畢業,而我夥伴所在學校的許多學生從10年級就開始退學或者無法順利畢業。

我和伴侶計劃送孩子上一所精英學校,只是因為我高中教育比他更加全面。

Fo***還補充道:精英學校的學生並非是「書獃子」,他們只是擅長功課。

我也是從精英中學畢業的,裏面有各種各樣的人。我們一些運動員還參加了英聯邦運動會,奧運會的,比如Jana Pittman 是2屆奧運會選手和全能冠軍,現在和我一樣在同一家醫院工作。也有一些學生喜歡搞派對…他們只是恰好也是非常聰明的學術天才。

當然,並非所有孩子都適合上精英學校,如果是一個抗壓能力弱、只靠死記硬背和補習而勉強考上的,那可能並不適合就讀這類學校。

但也有不少父母認為,

如果有能力,

第一選擇還是私立教育。

Qi***說:不可否認的是,私立學校為學生提供了體育、藝術、學習、體驗等最好的設施。

送你家孩子和其他有錢人一起上學,並與擁有大量金錢和未來可能打開大門的重要人物交往,這些都是重要的人脈資源。相比于中學同學情誼,由於沒有班級的管理形式,學生選擇不同的專業、課程以及自己的課程安排,也沒有固定的同學或者輔導員等,都是上課即來,下課即走的形式,大學同學之間關係要更淺薄…

精英私立學校帶來的認知度和品牌力,也許可以幫助你有一天周到一份銀行、律師等工作。此前,在接受調查的高管中,不少人表示,當申請者條件差不多時,私立學校學生會更有優勢。

而,

擁有一流的基礎設施

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強大的學術成果

的學校

還在持續吸引著潛在生源

許多私校家長希望他們的學校社區不僅要關注學業成績,還能在孩子的個人成長中發揮著作用,培養孩子在未來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各種重要而廣泛的技能。

其中在小學階段,家長更看重其子女獲得基礎發展的能力,如閱讀、寫作和算數技能。

在中學階段更強調廣泛的學術能力,如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健康良好的社會情感,比如快樂而自信的心理等。

私立學校對學生福祉的重視,正是Danielle Loizou-Lake願意多花幾十萬把兩個女兒從公立學校轉到私立學校Iona Presentation College的原因。

Loizou-Lake 女士說,她8歲的大女兒 Isobel 在當地公立學校落後於她的同齡人,尤其是在數學上,這嚴重打擊了她的自尊心。

「我們看重的不是學業或者體育成績,而是全面的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得到全面支持,並有機會成為一個能夠茁壯成長的人,而非僅僅坐在座位上的獃子。」

為了轉到私校,Loizou-Lake 女士和丈夫不得不重新安排他們的財務,但她說結果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我們覺得我們的投入得到了回報,而且比我們預期的更物有所值、」

「因為我現在有了一個非常快樂的孩子,我願意為她付出所有的錢。」

事實上,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她曾與女兒所在的公立學校老師進行了會談,他們似乎並不認為她的擔憂是一個「大問題」,還讓她覺得自己像個愚蠢的家長。

一位曾

在天主教學校、私立學校、

公立男女混校和精英學校任教的老師,

這樣說道:選擇哪類學校,實際上取決於三件事。

你居住的地區

你的經濟能力

以及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個性和智力)

一些精英學校的環境壓力非常大,部分學生可能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比如患有焦慮症的孩子,在高壓環境下的表現可能不如在當地普通學校。

而且並非每所當地學校都平等的,富裕地區學校整體會更好。比如,如果你居住在 Cherrybrook,那麼去當地學校就讀是理所當然的。我不會說出不可靠的學校的名字,但有些郊區的學校真的糟糕,糟糕到你會想法設法獲得第二筆抵押貸款以避免把你的孩子送到那裡。

沒有完美的學校。就像沒有一種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並沒有什麼完美的學校。這具體取決於你住在哪裡和你孩子的個性。

不少網友也說,有些公立學校真的很差勁。

化***:我讀的是一所相對較差的學校,學校師資嚴重短缺,我8年級的中文老師,教我12年級數學。而且,的確存在體育老師教數學的情況。

11年級時,我選修的有物理,但學校卻沒有物理老師——那個教物理的因為其他原因暫時無法來學校。一整年都沒有專人來講,上課就自習。

學校的幾個華裔老師和白人老教師比較負責,的確在教書。

而且,整個班級基本上很少有人認真學習,不好的男校學生甚至會毆打老師……

送孩子去一所好學校可能並不能保證任何事情,但送他們去一所糟糕的學校,的確不會有任何幫助。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