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就被帶了節奏,澳洲華人女子被騙走15萬澳元財物
2月5日下午1點45分左右,悉尼警方抓住一名25歲男子。
1月9日,一名47歲華人女子在情人港吃午飯時遇到他(”祈福黨”)。兩人交談期間,男子提出可以給該女子祈福。
幾周后再次約見,他要她交出首飾作為祈福的一部分。
男子在”祈福儀式」過程中將一個很重的椰子放在首飾上,然後男子趁婦女不注意時用其他東西換走了她價值15萬澳元的首飾。
當婦女意識到首飾不見時報警。
警方在悉尼市中心伊麗莎白街的一個賓館內執行了搜查令,找到了屬於這名女子的首飾。
警方起訴男子詐騙和其他相關罪名,他獲得保釋,2月10日要上庭。
在維州,墨爾本白馬市政警局之前曾發布三女兩男的照片,請求民眾協助辨認這伙在跨年期間在Box Hill區騙財的人。
這類人一般來說在街上會分頭湊近路人,尤其是中老年華人女子。
(悉尼最新的一案中則出現了年輕男子用於搭訕她們)
他們試圖說服受害人,讓其相信自己已被邪靈纏身,一名至親會有危險,「忽略警告的話,孩子的命就沒了」。
這些騙子說他們能通過”對裝著錢和珠寶的包包祈禱,而讓你擺脫這些邪靈」。
受害人被要求配合進行”驅邪儀式」,在一段時間(比如49天)內不能看自己的包。
等到拿回包之後,受害人發現包里的貴重物品不見了。
維州警方當時說在Boxhill區的Station St上有至少3宗案件:11月26日上午10點,12月4日上午9:45和下午1:55。
這些受害人被偷走了一共價值超過15萬澳元的現金和珠寶。
近年來,「祈福黨」(”Blessing Scam”)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的華人區都有出現,套路類似,有經過精心排練的劇本,屬於情感操控的高手。
去年9月25日早上,在悉尼Campsie的Evaline St上,一名76歲華人老婦被一女子搭訕,被告知她的女兒將遭遇嚴重傷害,須為她祈福。
隨後,老婦與另外3名女性一起返回家中,並用現金和珠寶交換了一袋大米和水,騙子稱,這些是「祈福過的物品」。
去年5月8日下午,一名71歲老婦在Cabramatta的John St上遭遇類似的詐騙。她先被一女子搭訕 ,之後,另外兩名女子加入。
老婦被告知,她的兒子將在3天內發生車禍。最終,她用現金和珠寶交換了一個塑料袋,詐騙者稱,袋子有「魔法」。
那3名詐騙嫌疑人均為亞裔女性,年齡在40歲左右,身高約150至160,說普通話和廣東話。
這種騙局多發生在華人人口較多的郊區。
警方呼籲公眾在遇到類似恐嚇時,不要提供任何個人信息或物品,並應立即聯繫附近的警察局。
警方也建議周圍的目擊者在發生此類事件時及時報警,以便警方迅速採取行動。
此類騙局之所以屢屢得手,與亞裔老年人的特點密不可分。
專家表示,「老年華人通常會存放一些貴重的首飾,特別是黃金、銀器和玉器等,這些物品都被視為具有保護力量」。
“對於受害者來說,相信這些物品在被祝福后能提供更強的保護是合乎她們的認知和邏輯的”。
他們往往有一定積蓄,且因語言和文化隔閡而感到孤單,對子女的愛更是無微不至。因此,當騙子以家人安危為要挾時,他們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錯誤的決定。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CityDiscount都市折扣,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