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太深!墨爾本單親媽媽以為找到工作、卻被騙數萬積蓄
為照顧一歲和兩歲的孩子,43歲的墨爾本單親媽媽Melissa Anderson曾整整兩年沒有工作。
在此期間,她與伴侶分手,並陷入經濟困境。
近期她在Facebook求職版塊找工作,發現一個名為”Aurora O’Brien”的用戶發布的簡單清潔工作。
表達興趣后,對方立即聯繫她、並要求提供電話號碼。
(Melissa Anderson 和孩子們)
然而,這家公司聲稱並非提供清潔服務,而是專門在一個酷似Airbnb的平台上,為民宿房源製造”好評”。
而後,詐騙者將對話轉移到加密社交應用Telegram,還提供了看似真實的”入職培訓”。
他們教她:如何批量評價房源、優化生成評論、以及留下五星評分。Anderson?通過撰寫虛假評論獲得”傭金”,詐騙者會往應用內轉入小額資金。
隨後,詐騙者告知她,需要存款才能對”高收益房產”進行推薦。
(一場虛假的培訓課讓這位媽媽以為自己在做真正的工作)
在他們精心設計的應用和網站上,Anderson被要求登錄聯邦銀行賬戶並提供截圖證明存款。
過程中她點擊的鏈接、使詐騙者獲得了設備的遠程控制權。
“由於我的銀行信息處於開放狀態,他們轉走了我所有積蓄。”
她共計損失23,900澳元。
更糟的是,詐騙者還刷爆了她的信用卡:”現在我的信用卡餘額是負數,還要支付利息賬單。”
可惡的是,詐騙者還不依不饒、持續勒索:”他們說’如果湊不夠錢,就去向朋友借、向家人借,你可以賣車、可以典當金飾'”。
聯邦銀行表示,因她主動向對方提供信息,無法調查這件事。
(該網站開始告訴Anderson,她的資金不足以完成她的任務)
Anderson 只能自行追查,期間發現該網站註冊地址寫著中國的某寫字樓,於是她向多方機構舉報。
但出人意料的是,她本周查看時,詐騙網站所有內容已被更改。
Anderson 很無奈:”他們頻繁維護(網站)以防被抓,我希望有人能阻止他們,但不知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騙子從她的銀行賬戶中轉走了所有錢)
可氣得是,當 Anderson 告訴騙子要向Airbnb舉報時,對方還囂張回應:”隨便去,我們不在乎”。
這位媽媽最終創建了GoFundMe頁面、試圖挽回部分損失,並泣血告誡:”我只希望不要再有人在上當!”
詐騙手段解析
在Facebook偽裝正規企業、發布清潔工作;
實際操作為仿Airbnb平台刷好評;
使用虛假入職流程、逼真網站和”導師”,讓受害者信以為真;
初期支付小額傭金,後期要求繼續存錢;
通過惡意鏈接遠程控制設備,最終竊取全部資金;
截至發稿,聯邦銀行尚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評論中,讀者們嘩然:
有人認為當事人太缺乏戒心:
她確實允許他們訪問她的賬戶。無論銀行做什麼,都無法阻止這種客戶與第三方的互動。
她會登錄銀行的移動應用程序,然後將手機交給她剛認識的人嗎?
誰不會想到,他們向我要錢,卻說想僱用我。如果這不是騙局的暴露,那我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有人覺得這媽媽的存款可觀:
她為什麼需要 gofundme 眾籌。如果她不工作,就像故事所說的那樣……Centrelink 會向她支付單親撫養費、家庭援助和任何額外福利。對於一個說自己兩年沒工作,待在家裡照顧兒子的人來說,銀行里有這麼多錢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有人覺得這種騙局太常見:
真的,誰能同情這些受害者?我們每天都會讀到這樣的騙局,騙子要求提供個人銀行信息,然後清空賬戶里的錢。現在是我們所有人清醒過來、並控制自己的行為的時候了。
……
大家對這事怎麼看?到底是騙局越來越隱蔽、還是受害人缺乏戒備心?你們又碰到過怎樣的騙局?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澳洲辣媽聯盟,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