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墨爾本有走路禮儀!遊客和留學生都不遵守
你知道這種潛規則嗎
在澳洲,開車靠左行駛是常識,但走路是否也該遵循這一原則?
昨天,有人撰文指責道:行人越來越不遵守「靠左走」的默契了。
導致街頭混亂不堪,甚至讓「行走」這件事變得像一場障礙賽。
一位市民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某天他走在Collins Street的「巴黎端」(Paris End),
迎面而來的大批行人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秩序可言。
明明可以靠左行走,但他們偏偏在整條人行道上隨意遊走,最終他不得不停下來,或者選擇撞上櫥窗。
這種無視行走規則的現象,讓人不禁感嘆:大家是不是忘了基本的行走禮儀?
不只是街頭,這種現象在泳池、商場、地鐵站、甚至電梯上都隨處可見。
有人在泳池的慢泳道里逆行,還有人在商場里三三兩兩並排慢走,甚至在自動扶梯上「堵塞交通」,讓趕時間的人無法順暢通行。
曾幾何時,「靠左走」是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
人們無需特別學習,就會自然而然地遵循這一規則。
而如今,這種默契似乎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隨心所欲」的隨意行走方式。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人忽略了「靠左走」的默契?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戴著降噪耳機、低頭看手機,對周圍環境完全沒有意識。
還有人覺得,隨著社會的變化,個人主義更強,人們不再在意公共場所的行為是否影響他人。
對於一些剛來澳洲的國際學生和遊客來說,他們可能不清楚澳洲行走的習慣,畢竟有些國家是「靠右走」的。
但本地人也在慢慢淡忘這一規則,說明問題不止是「遊客效應」這麼簡單。
其實,早在十年前,墨爾本市政府就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併發起了一場「共享街道」(Share Our Streets)運動。
當時,政府專門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人在街道上「亂走」的情況,並將部分責任歸咎於遊客和國際學生。
作為應對,市政府甚至雇傭了演員,在街頭模擬「低頭族」亂走的情景,同時發放宣傳卡片,提醒行人遵守基本的行走禮儀。
有人曾建議在人行道上畫「靠左走」的箭頭,但這個方案最終被否決,原因是擔心會引發更多衝突。
然而,隨著「混亂行走」現象越來越嚴重,是否應該重新審視這一建議?
如今,社交媒體上的討論也越來越多。
有人提議,機場和公共交通上應該增加「請靠左行走」的廣播提醒,同時利用TikTok、Instagram等平台,讓本地網紅推廣「靠左走」規則。
畢竟,現代人可能更願意聽網紅的話,而不是政府的宣傳。
當然,也有人擔心,若政府真的開始推動這一規則,可能會引發「被管太多」的爭議,
尤其是一些反對「被指揮」的人,可能會故意對抗這一倡導。
如果你也曾在墨爾本街頭因為「混亂行走」而困擾,歡迎分享你的經歷和看法哦~
或許,是時候讓墨爾本的街道重新回歸秩序了!
來源:age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