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零售協會(Australian Retailers Association)預測,
今年情人節澳洲人的總消費額預計將超過 5.35億澳元,其中,男性平均花費162澳元,女性則花費110澳元。
鮮花、美食、巧克力,浪漫晚餐、旅行……
今天是一個本該寫寫「愛的故事」的日子,
但卻又出了一個頗為「掃興」但又極具現實意義的話題,
越來越多的澳洲夫妻,原來已經活成了室友!
澳洲女子Yasmina Elmerkaoui記不清自己最初是在何時何地看到 「室友期」(roommate phase)這個概念的,
但當她了解了這個詞的含義后,很快意識到自己曾經歷過這一階段。
這位28歲的社交媒體創作者從小成長在一個保守的家庭,
但她依然讓家人感到驚訝的是,她與自己的高中戀人結婚得很早。
她說:我們一直都很幸福,如今他們已經有了兩個年幼的孩子。
然而,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生活點滴時,Yasmina提到:所謂的 「室友期」 就是當夫妻關係逐漸陷入工作與育兒的慣性之中,
彼此之間的聯繫變得單調,甚至有種 「和室友一起生活」 的感覺。
用她的話說:對我們來說,這種感覺就像是彼此失去了深層次的聯繫,
不再像過去那樣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她回憶起自己經歷 「室友期」 時的一個信號:即使兩人難得外出共度晚餐,沒有孩子的打擾,她依然無法放鬆地享受丈夫的陪伴。
她說:如果連約會都開始變得費勁,那就說明我們有麻煩了…
她對此坦言:如果不及時處理,「室友期」 可能會像滾雪球一樣,變得越來越嚴重。
墨爾本心理諮詢師Jill Dzadey認為:「室友期」 在如今夫妻關係中絕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現象。
她解釋道:在這一階段,夫妻關係中更多的是生活瑣事,而非情感或身體上的親密互動。
我覺得給它命名是件好事。
因為如果你連它的存在都沒有察覺,就更談不上去改變它了。
她指出:這種情況在長期關係中很常見,甚至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
它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降臨。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 「室友期」 的出現呢?
Dzadey認為:養育孩子會帶來大量責任和後勤挑戰,
對夫妻而言,這是一次巨大的考驗,也可能導致兩人之間的裂痕。
此外,其他生活變化也可能引發類似的問題,
比如一方需要照顧家人、身體抱恙、換工作,或是處於工作壓力極大的階段。
這些情況會讓人有意或無意地調整自己的優先事項,
使得關係中的浪漫、聯繫、樂趣和自發性被逐漸消耗殆盡。
北布里斯班心理學中心的臨床主任Rachel Hannam也表示:伴侶之間的 「室友期」 往往伴隨著隱隱的怨氣。
當日復一日的瑣碎事務不斷重複,生活充滿壓力和責任時,厭倦感就會悄然滋生。
尤其是當一方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公平對待,就容易產生怨恨。
這種怨氣可能進一步導致親密感和溝通的缺失,使關係雪上加霜。
對於如何應對 「室友期」,Dzadey認為:「等著它自己過去」 ,並不是一個好辦法。
你不會自然而然地走出『室友期』,你必須有意識地去改變。
她建議:夫妻雙方要有意識地安排自己的空閑時間,並提前為可能出現的困難時期做好規劃。
例如:如果一方獲得了一個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的工作機會,夫妻可以提前討論如何在繁忙的日程中保持聯繫。
每對伴侶的相處方式都不同,所以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創造更多高質量的相處時光。
此外,Dzadey 還強調:記住你和伴侶是一個團隊,這一點至關重要。
當你們以團隊的心態去解決問題和討論問題時,彼此的溝通方式會完全不同。
Hannam進一步補充:想要走出「室友期」,可以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注入新鮮感和刺激,
並保持坦誠、沒有評判性的溝通。
一起玩耍的伴侶,關係更長久,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她建議:夫妻可以嘗試一起培養新的興趣愛好,
或是嘗試一些具有挑戰性和冒險性的活動,讓彼此的關係重燃激情。
當然,如果兩人之間已經產生爭執或怨氣,
也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問題,而應該深入探討彼此的感受。
很多時候,爭吵的核心並非物質和生理,而是彼此的感受,
是我在這段關係中是如何被對待和被看待的…
Yasmina認為:打破 「室友期」 的關鍵在於溝通。她和丈夫每周都會抽時間彼此提問,
比如這周我做的哪三件事讓你感到被愛?
這些問題能在問題變嚴重之前,把隱藏的問題暴露出來。
她之所以願意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經歷,是希望讓大家意識到,
「室友期 」並不可恥,它只是長期關係中的一個階段。
她說到:如果你的感情進入了低谷期,不必感到羞恥。
如果需要幫助,尋求幫助也是完全可以的…
前兩天,中國的統計數據也不容樂觀,民政部門統計,2024年中國結婚登記610萬6000對,比前一年下降20.5%,為1978年有記錄以來最大跌幅;與2013年的高點相比,已跌去超過一半。
結婚人數下降的同時,去年離婚登記人數卻增至262萬1000對,漲幅達1.1%。
希望情人節這一天,無論你是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這一生都好好經營自己的愛情~
(來源:ABC、7news、微博)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澳洲辣媽聯盟,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