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超市商品或含毒害,標籤缺失供應鏈不透明,需自查。
情人節剛過,大家是不是在都購買了很多鮮花?隨著生活成本的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選擇在超市購買便宜的鮮花,特別是在情人節等特殊節日。
但這些便宜的花束背後,隱藏著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事!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一現象,我們一起探討超市花卉的背後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健康隱患。
進口花卉主導市場
根據澳大利亞花卉行業協會(Flower Industry Australia,簡稱FIA)的數據顯示,約有一半的澳大利亞市場上的鮮花是進口的,而大部分超市所售的花卉也來自國外。
2022–2023年間,澳大利亞的鮮花進口總額達到了1.03億澳元,較疫情前的7300萬澳元增長了40%。
這些花卉大多來自肯亞、厄瓜多、中國、馬來西亞和哥倫比亞等國家,這些地區以低廉的人工成本和不透明的供應鏈著稱。
便宜的代價:化學物質處理
進口花卉在進入澳大利亞市場之前,通常會經過一系列的化學處理程序,最常見的就是浸泡在除草劑「草甘膦(glyphosate)」中!如果人體接觸頻繁,會有很多危害!
澳大利亞的生物安全規定要求,玫瑰、菊花、康乃馨等花卉需要浸泡20分鐘,以確保這些花卉不會帶來外來病蟲害。
此外,為了進一步防止病蟲害,這些花卉在包裝前還會使用另一種化學物質——溴化甲基(methyl bromide)進行處理。
這些處理流程雖然是強制性的,但根據規定,超市並不需要在花卉包裝上註明這些信息。
標籤缺失:消費者的知情權
對於消費者來說,超市鮮花的標籤往往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儘管某些超市曾經嘗試過在花卉包裝上標明花卉的來源地,或者告知消費者某些花卉可能會引起皮膚或眼部刺激!
但並沒有明確標註花卉是否經過化學處理。澳大利亞最大的超市連鎖之一Woolworths曾表示,他們遵循所有的標籤要求,但並未詳細說明進口花卉是否使用了除草劑或其他化學物質。
這讓一些當地花卉種植者感到不滿,他們認為這種做法不公平。
FIA首席執行官安娜·賈布爾(Anna Jabour)表示,消費者應該有權知道自己購買的花卉是什麼樣的處理過的。「我們並不是反對進口花卉,而是呼籲更多的透明度,」她說。
本地種植者的困境
隨著進口花卉佔據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本地種植者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許多本地花卉種植農場已經倒閉,特別是玫瑰種植者。
新南威爾士州的花卉種植者凱西·謝赫(Kathy Sheehan)表示,本地花卉種植者無法與低成本的進口花卉競爭,她提到:「如果我們能夠讓消費者看到本地種植和進口花卉的差異,他們一定會做出選擇。」
為了幫助消費者辨別,本地種植者和FIA聯合推出了綠色和金色的橡皮筋,用來標識本地種植的花卉。
謝赫表示:「這些花卉可能稍微貴一些,但它們更新鮮,不含有害化學物質,並且能保持更長時間。」
透明度:讓消費者知情
對於消費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清楚了解自己購買的花卉是否經過化學處理以及它們的來源地。
FIA和許多本地種植者一直在推動政府出台更明確的標籤政策,要求所有花卉,特別是進口花卉,必須標明是否經過化學處理,以及其來源國。
然而,這項提案至今沒有得到政府的積極回應。
賈布爾表示:「我不是反對進口花卉,我只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透明度。」她強調,消費者應該有權知道花卉的來源及其處理過程,這樣才能作出知情選擇。
如何選擇更加環保的鮮花?
如果你還關心花卉的碳足跡,選擇季節性種植、無需額外加熱或照明的花卉無疑是更為環保的選擇。
荷蘭著名花農達安·克內普斯(Daan Kneppers)指出,「最好的花卉是種植在離你最近的地方」,他建議消費者優先選擇本地種植的花卉。
此外,隨著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全球一些花卉拍賣市場和供應商開始推行環境影響評分系統,以幫助消費者識別更加環保的花卉。
草甘膦的危害,一定要轉發給身邊親友
之前我們提到的草甘膦(Glyphosate) ,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主要用於農田、花園以及草坪等地的雜草控制。
它通過干擾植物的特定生化路徑——氨基酸合成來達到除草效果。
草甘膦在全球農業中使用廣泛,尤其是在大豆、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的生產過程中。然而,草甘膦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一直是爭議的焦點。
1. 草甘膦的接觸方式
草甘膦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呼吸道吸入或者誤食進入人體。不同的接觸方式,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2. 皮膚接觸的危害
如果草甘膦與皮膚直接接觸,可能會引起以下健康問題:皮膚刺激:草甘膦可能導致局部皮膚的紅腫、刺痛或瘙癢等過敏反應,特別是對敏感人群。
皮膚過敏反應:長期或反覆接觸草甘膦可能導致一些人出現過敏反應,如濕疹或皮疹。
3. 吸入草甘膦的危害
當草甘膦以霧狀或氣霧形式存在時,吸入它可能對呼吸系統造成一定的危害,具體表現為:呼吸道刺激:包括咳嗽、喉嚨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長期影響:長期暴露于草甘膦蒸氣或霧霾中,可能增加患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特別是在農場工作的人群中。
4. 長期接觸的潛在危害
對於長期接觸草甘膦的人,尤其是農藥噴洒員或農民,草甘膦的健康風險可能更大。研究表明:致癌性: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草甘膦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2A類致癌物),主要通過動物實驗發現草甘膦在高劑量下與某些類型的癌症(如非霍奇金淋巴瘤)相關聯。
儘管這一結論存在爭議,但一些研究者認為長期接觸草甘膦可能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生殖毒性:部分動物研究表明,草甘膦可能對生殖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在高劑量的情況下。
雖然這一結論在人類中的相關性尚未完全確認,但一些研究警告,長期暴露于草甘膦可能會影響生育能力。
5. 草甘膦在食物中的殘留問題
草甘膦廣泛應用於農業中,不僅用於除草,有時還被用作收穫前的脫粒劑(如穀物等)。
因此,草甘膦可能殘留在農產品中。儘管大多數國家對草甘膦的最大殘留量(MRL)有嚴格規定!
但長期攝入含有草甘膦殘留的食物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潛在的負面影響。相關研究表明,長期攝入草甘膦可能影響肝臟、腎臟和其他器官功能。
6. 草甘膦的毒性及環境影響
除了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草甘膦對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草甘膦可能對水體、土壤生物和昆蟲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在水域和濕地附近使用時。
草甘膦不僅影響植物的生長,還可能導致水生物種群下降,甚至改變生態系統的平衡。
無論是為了節省開支,還是為了特殊節日送上鮮花,我們都應該更加關注這些花卉的來源及其是否經過化學處理。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透明度和標識,讓消費者能夠做出更健康、環保的選擇。而本地花卉種植者的努力,也提醒我們在享受美麗花卉的同時,不要忽視它們背後的故事。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星尚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