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澳洲夢破碎!大批澳人「瘋狂」湧入日本

2025年02月23日 10:39

在澳洲這片土地上,曾經深入人心的,正逐漸宣告破滅。越來越多的澳洲年輕人毅然決然地轉身,背井離鄉,踏上前往日本的旅程。

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緣由?讓我們一同揭開這一熱潮背後的真相!

01、澳洲夢碎,日本成 「避風港」

長久以來,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無數澳洲人心中的夢想。像《城堡》這樣的電影,更是將這種對家的渴望深深植入澳洲的民族文化。電影里,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家庭為了守護自己的房子全力以赴,這種情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澳洲人追求房產。

然而,現實卻給了人們沉重的一擊。最新的數據無情地揭示了殘酷的現實:對於絕大多數澳洲人來說,買房已然成為遙不可及的夢。

面對澳洲日益嚴峻的住房危機,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日本。

日本,近年來成為澳洲人鍾愛的度假勝地,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風土人情深受澳洲人喜愛。

更重要的是,與澳洲住房短缺、房價高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由於人口不斷減少,各地湧現出大量被稱為「akiya」的閑置房屋。這些房屋價格極為低廉,往往只需花費在成本的零頭,就能收入囊中。

而且,許多 「akiya」 的周邊環境宛如電影《千與千尋》中的場景,充滿了夢幻般的魅力。加之日本對外國買家並無過多限制,這使得不少當地居民期待的到來,能讓這些地區重新煥發生機。

不過,這些看似誘人的 「廉價房」 背後,實則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問題。即便如此,依舊無法阻擋大批澳洲人懷揣著希望,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

02、在日:購房的多樣故事

在墨爾本,一套一居室公寓的月租金高達2,132(約206,034日元),而在東京市中心僅需899澳元(約86,933日元)。

這樣的數據對比,揭示了澳洲年輕人「出逃」日本的根本原因。

隨著中位數突破81.5萬澳元,房貸利率飆升至6.37%,普通工薪族即使月入5,615澳元(稅後),也難逃「房奴」命運。而日本鄉村的「空屋」(akiya)市場,卻以3萬澳元的價格提供帶1800平米土地的獨棟老宅——這種「白菜價」讓澳洲年輕人看到了希望。

而且,有人將日本和澳洲的生活成本做出了對比:

日本VS澳洲

食品便宜32%:快餐套餐僅8澳元,紅酒13澳元/瓶

交通便宜30%:月票95澳元,汽油1.76澳元/升

房租便宜25%:東京市中心45平米公寓月租1,808澳元,同等房源需2,779澳元

但醫療護理成本高19%,一支牙膏1.94澳元,衛生巾價格更是澳洲兩倍。

不過,總的來說,許多澳洲人認為日本的生活成本全面碾壓澳洲。

因此,有不少澳洲年輕人選擇前往日本發展,例如:① Jaya Thursfield 的安家之旅

墨爾本出生的 Jaya Thursfield 和他的日本妻子 Chihiro,在為年輕的家庭選擇定居之地時,陷入了兩難的抉擇:,還是日本?當時,他們居住在倫敦,面對澳洲心儀地區高得離譜的房價,Thursfield 先生無奈地表示:「看看那些我們想住的地方的房價,實在是太貴了,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承受範圍。」

於是,在 2019 年,他們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 搬到日本。他們在東京以北茨城縣,花 3 萬澳元購置了一處 akiya 農舍。該農舍佔地 1800 平方米,主屋 250 平方米,有三間卧室等。傳統日式斜屋頂搭配大院子和環繞式門廊,融合了日本與澳洲的風格,讓身為 IT 承包商的 Thursfield 心動不已。

然而,由於房屋閑置了很長時間,已經破敗不堪,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金進行修繕。自購買以來,這對夫婦已經花費了約 25 萬澳元用於翻新改造。而且,日本房地產市場與澳洲有著顯著的差異,在澳洲,即便最偏遠地區的房產通常也會增值,而在日本,農村房產無論是否進行翻新,從購買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貶值,這讓他們一時難以適應。

幸運的是,Thursfield 先生通過在 YouTube 頻道 「Tokyo Llama」 上記錄房屋翻新的全過程,吸引了近 25 萬訂閱者,該頻道大獲成功。這不僅使他能夠減少工作時間,專註于房屋翻新和家庭生活,還成功賺回了部分投資。

Thursfield 先生還提到,當地的居民非常友善,不僅向他們出售自家農場種植的農產品,還會借給他們車輛方便出行。但他也坦言,語言障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尤其是在這樣的農村地區,會說英語的人少之又少。

因此,他建議其他有意願來日本購房的澳洲人,最好先在這裏生活一段時間,再做決定。他自己雖然偶爾也會想念澳洲,但表示不太可能再搬回去了。同時,他對那些在澳洲不得不拿出大部分工資來償還房貸或支付房租的人深表同情。

② Steve Cunningham 的商業契機

塔州的廚師Steve Cunningham 同樣娶了一位日本妻子,他們的移居日本之旅,更多地是出於商業考量。Cunningham 先生表示:「我們一直夢想著能開一家鄉村貓咖。」

在澳大利亞,他們的貸款申請遭到銀行拒絕後,便開始尋找其他機會。就這樣,他們發現了位於東京以北的長野縣林地。這裏的氣候和景觀與塔州十分相似,Cunningham 先生稱讚道:「這裏氣候宜人,雖然靠近城市,卻有著濃郁的鄉村氛圍,而且還有充足的開闊空間。」

他們花 4.2 萬澳元買下一處荒廢 50 年但土地優質的房產,又投入 6.8 萬澳元翻新,修建停車場、安裝披薩烤箱,將其打造成咖啡館。Cunningham 周五至周日在咖啡館工作,其餘時間打理農場,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的生活。

與 Thursfield 先生一樣,Cunningham 先生也在自己的熱門 YouTube 頻道 「Real Rural Japan」 上記錄著在日本的生活點滴。

他表示,在這裏感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鄰居們成為了咖啡館的忠實顧客。他感慨地說:「在澳洲,我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和收入來考慮這樣的投資。」 他對日本充滿了歸屬感,並期待著今年 4 月貓舍擴建完成,屆時他將從澳大利亞帶來自己的貓咪,同時還會收養 13 只當地的流浪貓,他堅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③ 雪鄉的創業熱潮

對於多數澳洲人而言,日本的降雪條件極具吸引力。

與澳洲依賴不穩定冷鋒降雪不同,日本受西伯利亞乾冷氣流影響,冬季變身冰雪仙境。加之廉價機票與良好匯率,部分地區者的數量佔比達 30%,甚至超過了美國人和中國人的總和。

Tayler Paulsen 和丈夫 Neil Denize 受此吸引,在日本雪國中心的妙高高原開啟了創業之旅。Neil 曾在日本當滑雪教練,朋友推薦后,他們來到此地便深深愛上了這裏。

2018 年,他們花 11 萬澳元購置 12 居室小屋,並開設 「Mountain Hut」 民宿,隨後進行改造,並陸續購入附近小屋與餐廳,生意蒸蒸日上。

不過,Paulsen 女士也承認,她之前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投資房產時,恰逢房價較為親民,這為她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基礎。

即便如此,她仍覺得在市場繼續維持投資變得愈發困難,那種為了跟上市場節奏而苦苦掙扎的生活,並非他們想要的未來。

同樣選擇在妙高生活的還有 Kate Paliaga 和 James Fabre。2022 年,他們以 8 萬澳元的價格購得了夢寐以求的房子。2024 年,他們又在距離此處僅 10 分鐘車程的地方,花費 8.5 萬澳元購置了另一處房產。Paliaga 女士表示:「我們喜歡這個地方的寧靜,同時又離滑雪場很近,十分便利。」

妙高的寧靜氛圍激發了他們的靈感,促使他們創立了融合日本哲學與澳大利亞原料的護膚品牌 Myokyo Embodied。

然而,他們在日本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其中最大的障礙之一便是簽證問題。雖然外國人在日本購買房產沒有簽證或居留要求,但僅僅擁有房產並不能自動獲得簽證或公民身份。

Paliaga 女士無奈地說:「即使你能買得起房子,開設銀行賬戶或購買汽車仍然非常困難。所以,除非你有其他理由獲得居留權,否則在日本的生活將會面臨諸多挑戰。」

3、融入日本:「白菜價」背後的隱藏真相

要想融入日本社會,必須先看清其背後的真相。日本「白菜價」購房,對面臨高成本生活危機的澳洲人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

東京房產中介Emil Gorgees(RealEstate創始人)直言:「許多人幻想過『宮崎駿式生活』,但語言障礙和社區排外性會讓外來者永遠被視為『局外人』。

而且,通過以上案例,並結合現實來看,日本「白菜價」背後隱藏著一些殘酷現實和隱形成本。

殘酷現實:

據悉,日本房產折舊速度驚人,木質建築22年、鋼筋混凝土47年即大幅貶值,土地才是保值關鍵。即便投入巨資翻修,鄉村房產仍可能「入手即貶值」。

▲被稱為 「akiya」 的閑置房屋

隱形成本:

1.翻修黑洞

空置房常年缺乏維護,蟲蛀、地震隱患普遍。就像Jaya的房屋需重建屋頂和地基,甚至需自備拖拉機清理竹林。

2.文化隔閡

90%日本人集中在城市,鄉村空心化導致社區老齡化。即使政府為遷居家庭提供每孩1萬澳元補貼,本地人仍傾向拆舊建新,而非改造。而且語言不通和文化差異使外來人融入當地十分困難。

3.簽證困局

購房≠居留權!就像上文中所提到的澳洲情侶Kate和James雖以8萬澳元購得滑雪勝地房屋,卻因無法開銀行賬戶、購車而舉步維艱。

所以,大家在做出選擇前,需慎重考慮。

▲被稱為 「akiya」 的閑置房屋

總之,大批澳洲人赴日購房,是在住房困境下的大胆嘗試。但低價房產的背後,是文化適應、法律風險與長期投入的博弈,需要充分權衡利弊,做出明智決策。

或許正如Jaya所說:「這裏實現了我在澳洲難以企及的生活——但你必須先問自己,究竟為何而來。」

對此,你怎麼看?你會為了低價房產移居異國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發現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