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手筆改革醫保,但澳洲人看GP真能免費嗎?

2025年02月26日 13:45

真能免費嗎?

聯邦政府剛剛做出承諾:到2030年,將讓九成的澳洲全科醫生(GP)就診對患者實現免費。

這一計劃的核心是擴大的全額報銷(bulk-billing)激勵範圍,預計將在未來四年內花費85億

工黨表示,這將是Medicare成立4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投資。

Bulk-billing指的是醫生直接向Medicare收費,患者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

長期以來,該機制被視為澳洲醫療體系的基石,能夠消除人們獲得必要醫療服務時面臨的經濟障礙。

在當前選戰主要圍繞生活成本展開的背景下,工黨承諾降低就醫費用的舉措並不令人意外。

近年來,由於醫療費用上漲,越來越多的推遲或乾脆放棄看病。

面對工黨的這一承諾,反對黨迅速做出回應,承諾在此政策上將和工黨看齊。

但關鍵問題是:這項政策是否真的意味著你去看GP時更有可能享受免費就診?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Bulk-billing。

Bulk-billing激勵是一項補貼政策,旨在鼓勵醫生免費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關鍵在於,醫生只有在選擇Bulk-billing時才能領取這一補貼,

這筆激勵金是在Medicare報銷(通常僅覆蓋部分就診費用)基礎上額外提供的。

目前,該激勵僅適用於部分人群,如16歲以下兒童和領取政府補助的持卡人(concession card holders),

而且補貼金額因地區而異,在偏遠地區行醫的GP可獲得的激勵金額高於城市醫生。

2023年11月,該激勵金額被提高了三倍,在大城市的補貼從7澳元提升至21澳元。

然而,並非所有醫生都接受這一機制。

部分醫生認為:Medicare的報銷金額過低,即使額外領取了Bulk-billing激勵,

也不足以覆蓋運營成本,因此仍然需要向患者收取額外費用。

按照最新政策:自2024年11月起,Bulk-billing激勵將適用於所有澳洲人,不再局限於兒童和持政府補助卡人士。

這意味著,凡是選擇Bulk-billing的GP,都會收到來自Medicare的兩筆款項:常規報銷金額+激勵金。

以都市地區的標準問診為例,這筆總額將達到63.50澳元。

此外,為了進一步鼓勵醫生採用Bulk-billing,

凡是對所有患者實行Bulk-billing的醫生,將額外獲得一筆季度補貼,相當於其Medicare賬單的12.5%。

以此前提到的63.50澳元計算,該金額可上升至69.56澳元。

截至2023年12月:全國GP就診的Bulk-billing比例為77.5%。

工黨預計,這項政策將使這一比例在2030年提高至90%,

並每年增加1800萬次Bulk-billing就診。

該公告發布之際,(ABS)數據顯示:由於醫療成本上升,推遲或放棄看GP的澳洲人比例已從2021-22年的3.5%飆升至2023-24年的8.8%。

那麼,這項政策是否意味著你去看GP就一定免費?

答案是:不一定。

澳洲醫學協會(AMA)主席Danielle McMullen表示:這項政策將提高部分地區GP選擇Bulk-billing的可能性,但在某些地方,影響可能有限。

在一些大城市的富裕地區,患者平均自付費用已超過40澳元,

而政府額外增加的20澳元補貼仍然遠遠不足以彌補成本。

Grattan Institute健康項目主任Peter Breadon也認為:整體而言,患者獲得免費就診的可能性會增加,但最終決定權仍然在GP手中。

是否接受這一激勵,完全取決於GP的選擇。

沒有任何政策規定醫生必須提供Bulk-billing。

對於一些收費較高的診所來說,這一激勵仍然無法彌補收入差距,

因此他們可能仍然會收取額外費用。

除了Bulk-billing激勵的擴展,該政策還包含一項6億澳元的GP人才培養計劃,以應對醫療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

長期以來,澳洲的GP供不應求,尤其是在部分地區,醫療資源短缺問題尤為嚴重。

根據該計劃:從2028年起,每年全澳增加400個GP培訓名額,使年度培訓總數達到2000人,

並提供薪資激勵,鼓勵更多年輕醫生選擇GP作為職業發展方向。

工黨新推出的這一政策總體上受到了歡迎,但一些專家認為:它仍然沒有解決澳洲醫療體系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AMA和澳洲皇家全科醫學院(RACGP)一直呼籲提高Medicare報銷金額,

他們認為Medicare的現行報銷標準已經不足以覆蓋GP提供的服務成本,特別是較長時間的問診。

Peter Breadon指出:該政策未能改變GP的收入結構,

目前GP的收費模式決定了短時間問診更賺錢,

這將影響醫生對Bulk-billing的選擇。

尤其在澳洲一些被稱為GP荒漠的地區,長期以來醫療資源一直嚴重不足。

即使全國的Bulk-billing比例上升,這些地區的情況可能仍不會改善…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