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與工資脫節!澳人如何應對房價暴漲?

2025年02月27日 10:59

長期以來,的房價增幅一直高於工資增長,而最近房價的放緩對縮小差距並沒有多大作用。

專家表示,在工資增長的同時,房價需要長期保持穩定,才能讓住房更實惠,但這可能會讓已經買房的人不滿意。

Domain數據顯示,的房價中值(包括獨立房和公寓)在12月季度達到101萬,較2012年不到50萬澳元的水平翻了一番還多。

澳大利亞統計局的工資價格指數數據顯示,自2012年3月以來,工資上漲了37.8%。

經濟學家指出,工資數據並不能衡量家庭總收入,隨著更多家庭成員(尤其是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家庭總收入可能會增加。此外,它也未計算到通過「贈與」所得到的收入。

「現在大部分家庭不再只有一個收入來源。」滙豐銀行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全球商品首席經濟學家Paul Bloxham說道,「另一個趨勢是,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向家庭借錢。」

他補充說,儘管現在的利率高於疫情爆發前的時期,但在結構上還是比幾十年前要低的。

「人們有能力借更多的錢,這推動了房價相對於收入的上漲。」

他認為,增加住房供應,而非直接向購房者提供資金,才能改善住房的可負擔性。

「如果採取單純增加住房需求的政策,給購房者更多資金或補助,這隻會推高房價,並不會解決根本問題。」

澳新銀行(ANZ)高級經濟學家Adelaide Timbrell補充說,工資數據衡量的是小時工資,未考慮到那些加班的工人。

她表示,利率下降使家庭能夠借更多的錢,而新住宅的供應沒有跟上不斷增長的人口。

「ANZ的研究預測,2025年的房價會小幅下跌,同時工資和家庭收入增長,可負擔性與去年相比會有所改善。」她說。

「但如果要實現住房可負擔性的重大變化,就需要顯著的政策干預。」

Demographics Group的聯合創始人Simon Kuestenmacher讚揚了女性勞動力參与度的提高,但他表示,一些母親出於經濟需要很快就重返工作崗位。

「許多母親表示,『我本來還想再待半年,但考慮到要還按揭,這就不合適了』。」他說。「這隻是一個應急辦法,最終並沒有解決讓住房更便宜的問題。」

「我們希望創造一個環境,讓工資增長的速度超過房價增長,這樣一點一點地房子就會變得更加負擔得起。」

他說,由於工資增長的速度慢于房價增長,現在購房需要更多的工資。

「政治系統對於解決這個問題毫無興趣。」他說。

他指出,忽略掉非公民和未成年人,只有26%的選民租房住,而幾乎四分之三的澳大利亞選民都擁有自己的住房。

「他們當然希望房價上漲,或者至少能穩定住。」他說。

「當你花80萬澳元買了一套房,突然它只值60萬澳元了,心理上會非常難以接受。」

不過,政客們不能直截了當地說他們不想讓住房更便宜。

「作為一個政治家,最理想的做法是出台一項看起來能讓住房變得更便宜、更負擔得起的政策,實際上卻恰恰相反,例如首次購房者補助。」。

「市場會立即反應,所以你浪費了公共資金來推高房價……這是一項糟糕的政策。」

他警告稱,主要政黨零敲碎打的改革想法可能會在長期內削弱其支持度。

他表示,一個更有效的選擇可能是增加社會住房的比例,例如通過一個由州政府擁有的住房開發公司,在私人市場無法提供住房時,以虧損的方式建設住房。

「政治上普遍『缺乏動力』來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歸根結底,引用John Howard的話,他從未遇到過抱怨房屋增值的選民。這一點依然成立。」

素材來源:WAtoday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小黃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