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這個故事前先問問大家: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有什麼辦法,可以暫時放下一切煩惱,不用上班、不用交房租、不用面對生活的雞毛蒜皮,該有多爽?
很多人在面對生活壓力時,可能會幻想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乾脆辭職躺平。
但英國一位奇葩的男子托馬斯·斯威茨想得更徹底——他不想做人了,決定跑去歐洲當一隻山羊?!
「不做人了,真的不做人了!」聽起來離譜?然而他可是非常認真的。
為了逃離生活的苦惱,他毅然決然辭去「人類身份」,跑去阿爾卑斯山,試圖融入一群山羊的日常生活。
他不僅學著用四肢行走,還定製了山羊腿的假肢,甚至研究如何改造自己的胃,好讓自己能像山羊一樣嚼草消化。
更離譜的是,他的這個瘋狂計劃,居然還申請到了英國著名的Wellcome Trust基金的資助,被當作了一項「科學實驗」!
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距離真正的「羊生」實在是太遠了……
「當山羊,
總比當人類輕鬆吧?」
托馬斯的「羊生」之路,起源於他人生中的一段至暗時刻。彼時35歲的他遭遇失業,生活一團糟,壓力山大。
有一天,他在幫侄女遛狗時,看著那隻狗無憂無慮的樣子,心生羡慕:「要是能變成狗,不用操心人間煩惱,那該多好!」
這一瞬間的想法勾起了他的童年回憶——小時候一到冬天,他就不想去上學,當時就幻想者「能變成家裡的貓就好了,可以躲在暖暖的被窩裡誰也管不著。」
然而,童年的幻想,很多人長大后都會遺忘,托馬斯卻決定把它付諸實踐。
他最初考慮變成狗,但一想到狗吃肉,而自己是素食主義者,就果斷放棄了這個念頭。
後來,他又認真研究了大象,甚至跑到動物園去觀察,結果發現:大象的情緒比人類還豐富,會抑鬱、會難過,甚至會得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他當場放棄了這個選擇:「我已經很喪了,不想變成一個更喪的動物。」
正當他陷入選擇困難症時,一位薩滿巫師給了他靈感——為什麼不當一隻山羊呢?
山羊悠閑地生活在山間,自由自在,既不需要煩惱人類的瑣事,也沒有什麼沉重的情緒負擔,完全符合托馬斯「逃離人類世界」的初衷。
哇塞,我咋沒想到!他的人生目標,瞬間從「如何當好一個人」變成了「如何成功變成一隻山羊」。
「既然要做,
就要做最專業的山羊」
既然決定了,托馬斯就不想敷衍。他花了一整年時間研究如何「科學地」變成山羊,並成功申請到了英國Wellcome Trust基金的資助。
這種「科學研究」項目,也就發生在奇葩的英國,會獲得贊助吧?
首先,他找到曼徹斯特一家假肢診所的醫生,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羊腿」假肢。
這個假肢設計精密,前腿部分必須結實耐用,以支撐他的體重,而後腿則特別增加了彈性組件,讓他可以像山羊一樣輕盈跳躍。
醫生起初滿臉疑惑:「你確定你要幹什麼玩意兒嗎?」但在聽完托馬斯的瘋狂計劃后,他竟然答應了:「既然你願意試,那我也願意挑戰一下!」
其次,他還面臨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山羊吃草,但人類可沒法直接消化草啊!
於是,他找到一群微生物學家,研究如何複製山羊的消化系統,最終設計出一個「人工瘤胃」。
這個設備綁在腰間,托馬斯需要把咀嚼過的草吐進去,等裏面的微生物幫他分解后,再通過吸管喝下去……聽起來是不是很硬核?
但現實又給了他當頭一棒——科學家們警告他:「這東西可能會讓你嚴重腹瀉,甚至導致長期腸道疾病。」
最終,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把草煮熟后再吃,變相「妥協」了一下自己的羊生體驗……
「太特么難了!
我簡直是史上最爛的山羊」
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后,托馬斯終於踏上了他的「羊生」之旅。他找到了一位瑞士牧羊人,請求加入他的羊群,正式成為一隻「職業山羊」。
托馬斯一開始信心滿滿。
他此前認真研究了人類與動物的骨骼結構,發現其實人和山羊的脊椎數量相同,頭骨形狀也差不多,於是他天真地以為:「只要換個姿勢爬行,應該就能很好地適應羊群生活了吧?」
事實證明,他的天真簡直是對山羊界的侮辱…
第一天,他滿懷希望地跟著羊群一起上山,試圖用四肢爬行。
然而,剛走沒幾步,他就發現了一個大問題——他的骨盆根本不適應這種行走方式,爬了沒多久就腰酸背痛,雙手也被假肢磨得生疼。
比起輕盈跳躍的山羊,他的動作更像一隻迷路的烏龜。
第二天,羊群開始對這個「奇怪的同伴」產生警覺。真正的山羊雖然好奇,但也很謹慎,它們一邊盯著托馬斯,一邊慢慢後退,似乎隨時準備逃跑。
而當托馬斯試圖「社交」時,他徹底被羊群無情排斥了——沒有一隻羊願意理他。
最可怕的一幕發生在第三天…
那天,他跟著羊群走到山坡上,突然發現自己站在了整個羊群的最中央,所有的羊都停下來看著他,氣氛凝固得可怕。
他瞬間意識到:「完蛋了,我是不是犯了什麼羊界的大忌?」
就在緊張的氣氛即將達到巔峰時,一隻山羊緩緩地走了過來——它是羊群中唯一一個接受託馬斯的「羊友」。
它用鼻子蹭了蹭托馬斯,化解了這場可能的「群體圍攻」,其他山羊也逐漸恢復了平靜,繼續低頭吃草。
雖然危機暫時化解了,但要命的是,他發現自己的「羊腿」根本不適用於阿爾卑斯山陡峭的山坡,每走幾步就會摔個狗吃屎!
山羊們優雅地在岩石間跳躍,而他只能在後面艱難地爬行,活像個被拋棄的「羊界局外人」。
「我真的努力了,」他痛苦地回憶道,「但我實在是個太爛的山羊。」
「儘管失敗了,
但我至少交到了一個羊朋友」
儘管失敗得一塌糊塗,托馬斯仍然覺得,這次「羊生」經歷並非一無所獲。他最大的成就,或許就是那隻唯一願意接納他的羊朋友。
他回憶說,當羊羊用鼻子輕輕蹭了蹭他的肩膀時,「那一刻我真的感動了!當你不再把它們當作山羊,而是當作朋友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也有情感。」
「最美好的時刻,就是當那隻山羊決定接受我。我覺得我們真的建立了一種跨物種的友誼。」這隻羊每天都會主動靠近他,和他一起待著,還會輕輕用鼻子碰碰他,彷彿在說,別難過,我認你這個朋友。
羊生體驗一共6天,在這段行程結束后,托馬斯覺得如釋重負:每天在阿爾卑斯山的山坡上,山羊們悠閑地吃草、漫步,彷彿生活輕鬆愜意。然而,當他用四肢「羊式」爬行時,才發現這簡直是個「死亡挑戰」:特別是下坡的時候,他經常會重心不穩,連滾帶爬地衝下去。
他不得不承認:「當山羊,比我想象中要難太多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回歸人類世界,重新過上「站著走路」的日子。
「做人雖然苦,但起碼有麻辣燙(不用吃草)。」
但這次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世界觀。「山羊其實比人類更懂得活在當下,它們不會焦慮未來,也不會沉浸在過去的痛苦中。這是一種我很羡慕的能力。」
「下一次,
我還想再試試!」
雖然初次嘗試失敗,但托馬斯並沒有放棄。他表示,自己收到了來自歐洲各地牧羊人的邀請,歡迎他去他們的羊群里再挑戰一次。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段離奇的「羊生」體驗,托馬斯在2016年出版了一本關於這次冒險的暢銷書——《山羊男:當我休個假不做人了的時候》。
該書不僅引發了熱烈討論,還意外斬獲了當年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
不得不說,現代人逃避現實的方式,真是越來越離譜了。
不過,托馬斯倒是很認真地想告訴所有被生活折磨得抬不起頭的人:「這趟旅程讓我換了一個角度看世界,真的太寶貴了。當你四肢著地,和羊群融為一體,和它們共享同一片天空、同一片草地,你會突然意識到——在山羊的世界里,它們才是『人』。有時候,換個視角看世界,你會發現,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再試一次,」他笑著說,「不過,下次得先加強身體訓練,最好再優化一下裝備……起碼得讓『羊腿』穿著更舒服點。」
或許,這世界上只有一個「羊男」托馬斯,而他的故事,可能才剛剛開始。
最後問問大家: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和我們討論!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最英國,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