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徵稅範圍還要擴大!這次卻有人叫好

2025年03月10日 17:48

近日,政府提出了一項針對慈善機構稅收規則的改革方案,引發了廣泛討論。

財政部長Nicola Willis希望,通過調整慈善機構及其商業活動的免稅政策,增加政府收入,確保稅收制度的公平性。

這一改革的核心在於對慈善機構的商業收入、捐贈者控制的基金會以及非營利組織的免稅政策進行重新審視。

然而,這一提案在學術界、慈善界和公眾中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反應。

支持者認為這是早該實施的改革,而反對者則批評其為「搶錢」行為,可能對慈善行業造成深遠影響。

改革的背景與動機

根據紐西蘭慈善服務年度報告,2023/2024年度,慈善機構的總收入為273.4億,支出為252.8億,留下了20億的未徵稅「利潤」。

這些利潤主要來自慈善機構擁有的商業活動。

如果改革實施,首當其衝的將是那些擁有大規模商業活動的慈善機構,例如Sanitarium和Trinity Lands。

政府認為,一些與慈善目的無關的商業活動享受免稅待遇,不僅減少了政府稅收,還將稅負轉移給了其他納稅人。

例如:Sanitarium這個食品品牌由在紐西蘭的第七日安息日會所擁有。

Sanitarium其通過Weet-Bix、Up & Go和Marmite等受歡迎的產品獲得免稅收入。

去年,第七日安息日會旗下包括Sanitarium在內的13個慈善團體的年收入為2.8188億,支出為2.8250億。

Trinity Lands則是一個由開放弟兄會運營的慈善機構,擁有農場和園藝生意。

該機構旗下信託去年的支出為9123萬紐幣,總收入為1.24億。

他們每季生產300萬托盤出口獼猴桃,總計擁有178公頃的獼猴桃種植區,其中152公頃種植了Zespri最暢銷的出口水果——SunGold(黃金獼猴桃)。

財政部長Nicola Willis強調,改革的目標是確保公眾對這些稅收減免保持信心。

她指出,許多慈善機構的商業活動規模龐大,甚至與普通企業直接競爭,但卻享受免稅待遇,這顯然有失公平。

此外,捐贈者控制的慈善機構可能存在濫用免稅政策的風險,例如通過慈善機構或為家族利益服務。

正反兩方面的態度

對於紐西蘭政府這個最新動作,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支持一方認為,當前的稅收制度存在明顯的不公平。

理工大學的高級講師Ranjana Gupta指出,慈善機構的商業活動收入應在同一年內用於慈善目的,而不應被積累或用於其他用途。

她特別提到像Sanitarium這樣的企業,儘管其所有者是教會,但其商業模式與普通商業公司無異,直接與Hubbards和Kellogg’s等企業競爭。

因此,對這些企業的商業收入徵稅是合理的。

然而,反對者認為這一改革可能對慈善行業造成嚴重打擊。

慈善律師Sue Barker批評提案「問題重重」,並認為任何進一步的稅收限制只會增加其負擔,並可能導致慈善服務的減少。

Barker還強調,如果取消其免稅政策,可能會導致政府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服務成本,最終得不償失。

她認為,改革提案基於「一種普遍的懷疑情緒」,而非具體的證據。

這項改革也可能對小型慈善機構和社區俱樂部產生連鎖反應。

許多非營利組織依賴會員費和捐款維持運作,如果這些收入被徵稅,可能會導致其運營困難。

例如,體育俱樂部、文化協會和其他社區組織可能被迫削減服務或提高會員費,從而影響公眾的參与度。

//

如果這個政策得以推進,紐西蘭大約9000個俱樂部、社團、行業協會、專業和監管機構以及行業委員會可能會被徵稅,具體取決於提案的細節如何發展。

公眾諮詢將於3月31日結束。

ref:https://www.nzherald.co.nz/nz/charity-tax-crackdown-whos-affected-by-proposed-status-and-exemption-changes/RCZS3D3WFVC3PO7BG3AYUBJACE/

///

*以上內容系網友勇闖自行轉載自發現紐西蘭,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