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墨爾本公立學校「內卷」?家長竟花這麼多錢?

2025年03月11日 19:03

都知道上私校貴,但是上公校真的 「免費」 嗎?

然而,現實情況是,

一些公立學校的家長每年支付上千的費用,而另一些學校的家長卻幾乎不需要掏錢。

部分資源最優厚的公立學校中,家長繳納的學費遠超貧困地區家庭,這一現象引發了對自願繳費制度造成教育不公平的擔憂。

2023年,在繳費最高的10所維多利亞州學校中,家庭平均支付超過2500澳元,而全州學生平均繳費僅為592澳元。

家長繳費最多的學校大多位於東部和南部內城區,而數十所偏遠地區和外圍都市的學校則未從家長繳費中獲得任何收入。

根據課程評估與報告局(ACARA)的數據,這些費用包括家長為學校提供的課程相關服務和活動自願支付的費用,以及遠足和露營等可選課外活動的收入。此外,數據還包括國際學生支付的費用,公立學校的國際生學費最高可達2萬澳元。

提供給《時代報》的數據顯示,從家長處獲得的收入高於維多利亞州其他任何公立學校,平均每名學生3627澳元。

位於South Yarra的這所男子精英學校,其校友和捐贈者中包括億萬富翁林賽·福克斯(Lindsay Fox),2023年從家長處獲得了近500萬澳元的捐款,另有170萬澳元來自其他私人渠道——包括捐贈、贊助和籌款活動。

經濟學家兼公立教育倡導者特雷弗·科博爾德(Trevor Cobbold)表示,服務於較富裕社區的學校比服務於低收入家庭的學校更容易獲得自願捐款,這是不可避免的。

「優勢學校與弱勢學校在籌款能力上的差距,凸顯了公立學校——尤其是弱勢學校——需要獲得充分資金支持的必要性,」他說道。

科博爾德曾任生產力委員會(Productivity Commission)經濟學家,目前負責運營公立教育倡導組織「拯救我們的學校」(Save Our Schools)。他指出,這一現象引發了關於「免費教育」這一公立教育長期原則的廣泛討論。

「我們的觀點是,公立學校中任何與課程教學相關的內容都應該是免費的,」他表示。

科博爾德指出,維多利亞州的公立學校正面臨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學校被迫向家長尋求幫助以填補資金缺口並不令人意外。

維多利亞州教育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公立學校的所有家長捐款均為自願性質,並強調「每個孩子都有權在維多利亞州政府學校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

在聯邦層面,綠黨宣布了一項計劃,旨在取消公立學校收費,併為政府學校的學生家庭提供每名孩子800澳元的「返校補貼」。

議會預算辦公室(Parliamentary Budget Office)估算,這項選舉承諾的成本為:在未來預估期內,取消學校收費將耗資24億澳元,而「返校補貼」則需要76億澳元。

綠黨教育發言人、參議員佩妮·奧爾曼-佩恩(Penny Allman-Payne)表示,綠黨是唯一一個計劃在今年提供100%學校資源資金(即滿足學生教育需求的最低預估要求)的政黨。

「澳大利亞已經是經合組織(OECD)中教育體系最不平等、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而根據目前的資助計劃,大多數公立學校在未來十年內甚至無法獲得最低限度的資金支持,」奧爾曼-佩恩表示。

本周,聯邦政府同意提高對學校的資助份額——這與五周前與維多利亞州達成的25億澳元協議類似——這使得州成為唯一一個尚未在十年內獲得全額資助路徑的州。

聯邦教育部長傑森·克萊爾(Jason Clare)未明確表態,如果政府連任,是否會考慮「返校補貼」計劃,或是否有計劃解決自願繳費制度造成的資金不平等問題。

克萊爾表示,當前的重點是與各州和領地合作,確保所有公立學校都能獲得全面且公平的資金支持。

「這些資金將與實際改革挂鉤,旨在幫助學生迎頭趕上、持續進步並完成學業,」他表示。

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教育系副教授艾瑪·羅(Emma Rowe)指出,依賴私人資金是整個教育系統的問題,包括非政府學校,而這一問題在非政府學校中「尤為嚴重」。

「在依賴個人或家庭資金方面,澳大利亞高於其他經合組織國家,這種趨勢也逐漸滲透到我們的公立學校中,」她說道。

羅表示,她並不支持取消家長自願捐款,因為這將給公立學校帶來更大的壓力。

「校長們在使用資金方面已經面臨諸多限制和規定,這些限制往往對他們不利,甚至可能損害他們的利益,」她解釋道。

州反對黨教育事務發言人傑斯·威爾遜(Jess Wilson)表示,由於工黨政府屢次未能滿足其資金承諾,學校社區越來越依賴本地籌款來維持基本運營。

「我們鼓勵本地學校開展籌款活動,但這些資金絕不能替代維多利亞州政府為教育系統提供全額資助的責任,」她強調。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小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