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擴大遠洋勘探範圍,尋求獲得新的作戰優勢
中國的遠洋勘探引發了日本、印度等國的安全擔憂和不滿。在中國擴大海軍勢力範圍並對美國盟友構成威脅之際,這些研究為其提供了寶貴的軍事情報。
中國正在迅速擴大遠洋勘探活動範圍,派遣船隊前往遠離其海岸線的水域進行研究。在中國擴大海軍勢力範圍並對美國盟友構成威脅之際,這些研究為中國提供了寶貴的軍事情報。
中國船隊的活動引發了日本、印度等國的抗議,但這並沒有阻止中國開展繪製海底地圖的遠洋任務。他們獲得的數據有多種用途,從科學研究到新興的深海採礦業,但若中國政府將民用研究用於軍事目的,將威脅美國的盟友。
「如果這些數據可能對中共軍方有價值,只要他們想,就能拿到這些數據,」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國實力項目(China Power Project)高級研究員Matthew Funaiole表示。「這中間沒有防火牆。」
2019年,印度海軍曾驅離一艘中國科考船,但後來又來了更多的中國科考船。最近幾周,中國兩艘最先進的科考船「向陽紅01」號和新一代「東方紅3」號在印度洋東部的大片海域進行了地毯式掃描和探測。
中國遠洋勘探
如圖所示,中國正在派遣船隊系統性繪製他國專屬經濟區(EEZ)周邊的地圖。
數據來源:MarineTraffic(船隻位置);Flanders Marine Institute(專屬經濟區)
中國的民用船隻正在世界各地進行探險活動,無論何時,都有多達十幾艘船隻在活動。他們收集的數據,包括洋流、溫度和鹽度等,可以有多種用途。例如,對海底進行詳細掃描可以提供有關水雷可見性和聲納精度的信息。
這些調查還可以幫助確定哪些礦物可供提取。中國已經在獲取對國防、電動汽車和其他技術至關重要的礦物方面佔據主導地位,並且在西方企業努力追趕之際保持領先。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對中國各機構、執法部門、高校和國有企業運營的64艘科考和測量船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其中超過80%的船隻與「推進中國地緣政治議程」有關聯,或表現出相關行為,例如訪問軍港。
中國最近的海洋任務引發了至少六地政府的不滿。中國表示,其海洋研究活動完全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該國際公約確立了與全球海洋相關的法律框架。
對未知數據的新需求
了解海底以及在不同深度的水中聲音如何傳播,對於潛艇能否保持隱身至關重要。
「聲音在海洋的不同區域傳播方式不同,因此了解海洋本身的構造對於了解聲學非常重要,」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蔡中曾中國中心(Paul Tsai China Center)高級研究員彼得·達頓(Peter Dutton)說。
美國海軍也出於軍事目的進行海洋測量,不過分析人士表示,這些活動與科學研究的區分更加明確。根據聯合國公約,沿海國家對其專屬經濟區(距離海岸線200英里)內的研究擁有管轄權。美國承認但尚未批准該公約,並認為軍事測量不受此限制,而美國海軍的海洋調查船經常在中國附近海域進行研究。
達頓說,中國似乎正在向美國的立場靠攏,「因為他們正在未經沿海國家許可的情況下進行更多海洋研究」。
中國青島的一艘中國科考船。中國船隊的活動引發了亞洲國家的抗議。圖片來源:CFOTO/ZUMA PRESS
印度洋再次成為一個爆發點,此前斯里蘭卡迫於印度的抗議暫停了外國考察船的訪問,該禁令已於2024年底到期。根據中國官媒報道,今年1月,「向陽紅01」號科考船從母港青島起航,向南航行,本次航程計劃歷時10周、航程1.1萬海里,將獲取多元化現場觀測數據和高質量樣品。
根據船舶跟蹤和海事分析服務機構MarineTraffic的數據,2月6日,這艘科考船駛入印度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周圍的專屬經濟區,前往斯里蘭卡東南部的海域。
據達頓和羅德島海軍戰爭學院(Naval War College)學者瑞安·馬丁森(Ryan Martinson)的研究,中國自然資源部的這艘科考船2016年首航時,國家海洋局旗下的一家報紙稱,「向陽紅01」號的任務將包括軍事海洋學領域的綜合觀測。自然資源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2020年,「向陽紅01」號在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附近海域進行了數周的測量,聖誕島是澳大利亞在印度洋上的領土,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報道,一名澳大利亞軍方官員當時表示,這艘科考船正在繪製澳大利亞潛艇往返南中國海(中國稱:南海)經常使用的區域。澳大利亞軍方表示,他們對該船進行了監控,並表示該船是在國際水域合法作業。
去年,就在印度在孟加拉灣試射一枚新型彈道導彈之前,「向陽紅01」號進入了該水域。當時還有另外三艘中國考察船在印度洋作業,其中一艘由中共軍方運營,用於追蹤發射和衛星情況。
印度智庫塔克沙希拉研究所(Takshashila Institution)的研究分析師Anushka Saxena說,這些船隻在該地區長期停留,而且使用了包括無人潛水器在內的設備收集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數據,這一現象引起了印度的擔憂。
她說:「這種水文數據的收集方式,加上中國軍用民用界限模糊,讓印度感到擔憂,這就是為什麼印度之前如此強烈支持斯里蘭卡暫停接受外國科考船進入的原因。」
礦產勘探
上個月中國和庫克群島表示已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其中包括一項海洋研究合作協議,再次讓其他國家警惕起來。
庫克群島擁有1.5萬人口,其專屬經濟區覆蓋70多萬平方英里的南太平洋海域,是少數幾個已經頒發深海礦產勘探許可證的國家之一,深海礦產勘探是從海底開採礦產的第一步。
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正在制定這個具有安全和商業用途的新興行業的管理規則。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在該機構的許可下開始了測量研究。
深海採礦的主要目標是位於海底的小塊岩石,這些岩石中含有鈷、銅、錳和鎳等重要金屬。庫克群島曾是英國的保護地,目前國防依賴紐西蘭,據信其專屬經濟區蘊藏著大量富含鈷的凝固物。
反對深海採礦的紐西蘭上個月抱怨說,庫克群島是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與中國達成了這項夥伴關係協議。
不到兩周后,紐西蘭再次表示關切,這次是關於中國在附近水域的海軍演習。紐西蘭國防部長稱,這次演習敲響了警鐘。
分析人士表示,即使是為了未來的深海採礦,詳細的海底測繪也可能令紐西蘭面臨更大風險。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太平洋事務部高級研究員Graeme Smith說:「大型中國船隻來到太平洋水域進行海底勘探開採,這裏面有安全風險。」「要進行海底採礦,首先需要繪製一張非常好的水下地圖。」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 🔥治國大道:修身、齊家、管理、治國的大智慧
來源: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