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還記得咱們之前聊過的那個「肉食狂魔」美國妹子嗎?這姑娘可是個狠角色,整整六年,愣是把蔬菜水果當空氣,餐餐無肉不歡!
據她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人家不僅沒吃出毛病,反而越吃越水靈,28歲還「逆生長」躥高了幾厘米!更絕的是,這位「食肉達人」居然還自帶清香,身體倍兒棒,簡直讓人羡慕嫉妒恨啊!
當然了,這個結論還是很可疑的,畢竟發在網上的東西是一回事,實際生活又是一回事。
那麼,只吃肉是這樣,如果只吃水果呢?最近,有人就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1、30天只吃水果會發生啥?
來自紐約州北部的謝德·馬丁(Shade Martin)今年36歲,她曾飽受肩部疼痛的困擾,物理療法和藥物都無濟於事。於是,她決定嘗試一種極端的飲食療法——純水果飲食。
她讀到過,像菠蘿、漿果、香蕉和芒果這樣的鹼性水果具有抗炎作用,或許能緩解疼痛。於是,她開始了這場「水果冒險」:第一周只吃西瓜,接下來六天只吃葡萄,之後又轉向色彩繽紛的水果拼盤。
令人驚訝的是,儘管飲食如此單一,馬丁卻表示自己感覺精力充沛、思維清晰。她將這種狀態歸功於水果中天然糖分的緩慢釋放。
哈佛醫學院的一項研究也發現,每周吃兩份以上草莓和藍莓的女性,記憶力衰退可以推遲兩年半。
此外,馬丁還收穫了其他「福利」:痛經幾乎消失,體重減輕了。
不過,馬丁也坦言,這種飲食並非適合所有人。作為一名長期素食者,她曾多次嘗試果汁排毒,因此這次轉變對她來說並不算劇烈。但營養學專家特蕾西·布里格曼博士警告說,這種極端飲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水果雖然富含某些營養素,卻無法提供健康所需的全部營養,尤其是蛋白質和健康脂肪。此外,低熱量攝入可能導致疲勞和其他健康問題。
馬丁承認,純水果飲食並非完美無缺。比如,當她只吃葡萄時,咳出了大量痰,這讓她大吃一驚。布里格曼博士解釋說,雖然水果通常被認為能減少粘液產生,但某些水果(如柑橘類、葡萄、香蕉和草莓)可能引發組胺釋放,導致粘液增加,尤其是對組胺敏感的人群。
另一方面,水果的高纖維含量使得排便次數顯著增加。克利夫蘭診所的專家認為,這是一種積極的變化,有助於清理消化系統、排出廢物和毒素,從而促進整體健康。
為了讓身體重回正軌,專家建議馬丁增加卡路里攝入量。不過,這場「水果盛宴」還給她帶來了一個意外驚喜——皮膚變得更好了!
起初,她的皮膚「閃閃發光」,彷彿自帶濾鏡,隨後排毒過程清除了皮膚中的毒素。雖然額頭冒出了幾顆痘痘,但最終的結果是,她的皮膚看起來更健康、摸起來更光滑了。
在吃了近兩周的西瓜和葡萄后,馬丁終於開始嘗試更多種類的水果。她的日常飲食是這樣的:清晨,用一大杯檸檬水或酸橙水喚醒身體;20分鐘后,來一杯32盎司的冰沙,裏面裝滿了她最愛的食材——香蕉、棗、藍莓和櫻桃。至於正餐?她乾脆放棄了傳統的三餐模式,轉而用水果塊當零食,隨吃隨取。
不過,這場「水果獨行俠」的旅程也並非一帆風順。最讓她抓狂的是,看著丈夫和女兒大快朵頤地享用「正常」食物時,自己卻只能啃水果。為了抵禦誘惑,她不得不分散注意力,努力不去想那些美食。
30天後,馬丁成功減掉了10磅,但她強調,減肥從來不是她的目標,她也從未計算過卡路里。對她來說,這場實驗更像是一次探索——探索身體與食物之間的奇妙關係。雖然結果有好有壞,但至少,她收穫了一段獨特而有趣的經歷。
2、外國女子三年不刷牙不運動,除了水果啥都不吃
馬丁的這個好歹只持續了30天,下面這個狠人可是堅持了整整三年。
來自波蘭華沙的蒂娜·斯托克洛薩(Tina Stoklosa)曾是一名事業有成的室內設計師。然而,儘管事業蒸蒸日上,體重問題卻像一塊揮之不去的陰影,始終困擾著她。多年來,她嘗試了各種減肥方法,卻越減越胖,甚至一度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潭。
轉機出現在某年的聖誕節。一次偶然的機會,蒂娜在網路上發現了一個令她震驚的群體——果實主義者。這種全新的飲食理念徹底顛覆了她對食物的認知,也讓她看到了新的希望。
起初,她只是偶然看到一位女孩分享自己只吃水果的經歷,隨後她驚訝地發現,這並非個例,而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健康狀態,甚至互相支持鼓勵。
通過瀏覽這些人的照片,蒂娜發現他們不僅沒有營養不良的跡象,反而個個看起來健康、充滿活力,最重要的是——他們都不胖!這讓蒂娜既興奮又好奇,彷彿看到了自己多年減肥困境的突破口。於是,她鼓起勇氣,決定嘗試這種飲食方式。
對於當時已經39歲的蒂娜來說,這並不容易。但第一個星期的效果卻讓她驚喜不已——她嚴格執行「只吃水果,其他一概不碰」的原則,不僅心情變得輕鬆愉悅,精神狀態也明顯改善。儘管體重還未明顯下降,她依然覺得這是一種值得堅持的生活方式,並最終決定成為一名徹底的果實主義者。
然而,身處華沙這樣的大城市,蒂娜時常被各種美食誘惑,導致她在「果實主義」和傳統飲食之間搖擺了整整兩年。最終,為了徹底擺脫干擾,她做出了一個大胆的決定——搬家!她選擇了東南亞的巴厘島,這裏不僅盛產新鮮水果,還遠離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能夠讓她更純粹地踐行果實主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決定不僅幫助她實現了理想的飲食方式,還讓她邂逅了靈魂伴侶——西蒙(Simon)。
在巴厘島,這對志同道合的情侶將水果飲食變成了一場持續的探索。他們每天嘗試不同的水果主題餐食,甚至不斷搬家——哪裡有當季最新鮮的水果,他們就搬到哪裡;哪位農民種出的水果最優質,他們就去購買。
三年來,他們不僅每一餐都只吃水果,還保持了一個「獨特的習慣」——兩年多沒有刷牙!他們堅信,水果中的膳食纖維足以清潔牙齒,不再需要額外的牙膏和牙刷。
3、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三種水果可能對健康和腰圍「有害」
當然,這種極端的生活方式也引發了廣泛的質疑。畢竟,健康的基礎是營養均衡,而極端的水果飲食顯然無法提供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素。
儘管他們聲稱自己感覺良好,但仔細觀察他們的外貌,許多人認為他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皮膚鬆弛、缺乏光澤,甚至顯得有些憔悴。
評論:
這種「果實主義」飲食的極端性在於,它完全排除了蛋白質、健康脂肪以及其他食物組中的關鍵營養素。長期缺乏這些營養素可能導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骨質疏鬆等一系列健康問題。
此外,水果雖然富含維生素和纖維,但熱量較低,長期攝入不足可能導致能量匱乏,進而引發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事實上,營養均衡是維持健康的關鍵。人體需要多種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每一種都在身體機能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蛋白質是細胞修復和肌肉生長的基石,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則有助於吸收脂溶性維生素並維持細胞功能。維生素和礦物質則參与免疫調節、骨骼健康和代謝過程。
長期營養不均衡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代謝紊亂、肌肉流失甚至慢性疾病。例如,缺乏蛋白質會削弱肌肉力量,缺乏維生素C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而鈣和維生素D不足則可能引發骨質疏鬆。
因此,多樣化的飲食是確保營養均衡的最佳途徑,所以我們才需要攝入穀物、蔬菜、水果、肉類、乳製品等。
而水果雖然健康美味,但也有一些品類需要特別注意,過量食用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當你想減肥的時候。
據《每日郵報》報道,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尼克·諾維茨博士提出,某些高糖水果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體重增加。
他指出,芒果、葡萄和菠蘿蜜等水果的果糖含量較高,可能對代謝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增加癌症風險。
諾維茨博士認為,芒果的果糖含量較高,一個完整大小的芒果含有約30克果糖,而蘋果僅含12.5克。
此外,某些高糖水果如菠蘿蜜和葡萄,可能對糖尿病患者或低血糖風險人群不友好。
一杯菠蘿蜜含有約 15.2 克果糖,而一杯藍莓只有 7.6 克,所以患有糖尿病或有低血糖風險的人最好不要吃菠蘿蜜。
還有葡萄含糖量高,一次吃太多葡萄會導致身體不能有效吸收果糖,導致腹脹、脹氣和胃部不適,尤其是在空腹吃的時候。此外,葡萄中的單寧也會刺激胃壁,可能導致某些人出現不適和腹瀉。
不過,他的這一觀點目前缺乏確鑿的科學證據支持。
寫在最後
多吃水果好處多多,但千萬別把水果當飯吃,不然你可能還沒瘦下來,先被血糖「送上天」!
再說說減肥這事兒,現在有些人為了瘦,簡直是在玩「極限挑戰」——今天戒碳水,明天只吃草,後天乾脆絕食。結果呢?體重沒掉多少,身體先垮了,免疫力也跟著「罷工」。
減肥不是百米衝刺,這事兒急不得,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可能把身體搞成「豆腐渣」。別為了瘦得快,把自己折騰成「病號」哦!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英倫大叔,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