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悉尼爆發重大危機!殘酷現實曝光

2025年03月21日 16:33

危機加劇:

高房價、高物價讓更多人無家可歸?

一直以來以高福利、宜居環境聞名,每年都吸引著眾多移民和留學生前來工作、生活。然而,近年來,澳洲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活成本危機。

房價飛漲、租金高企、生活成本飆升,讓無數居民感受到沉重的經濟壓力。更令人震驚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即便有穩定工作,也難以負擔高昂的住房費用,被迫露宿街頭。澳洲社會,正在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住房危機:買不起房,租不起房,更多人無家可歸

澳洲的住房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供不應求的局面日益加劇,而建設成本的不斷上升,更讓房地產開發商和建築商陷入困境。

建築材料價格飆升:鋼材、水泥等基礎材料成本大幅上漲,使得住房建設成本居高不下。

勞動力短缺:熟練建築工人供不應求,工程進度大幅滯后,進一步加劇房源緊張。

住房供應遠遠低於目標:根據城市發展研究所(UDIA)預測,到2029年,僅首府城市的新房供應將比目標少39.3萬套,這一缺口將直接影響市場供需平衡,推高房價和租金。

租賃市場同樣令人焦慮,房租價格連年飆升,讓許多租客難以承受。根據《2025年租不起》報告,想要輕鬆租房,單身人士年收入至少需要13萬,而即便年薪10萬澳元,在部分地區仍然面臨極大的租金壓力。

尤其在北部,一些租客的租金支出占收入的55%以上,導致許多家庭被迫搬離熟悉的社區,長途通勤成為生活常態。

然而,更加令人揪心的是,一部分上班族因為無力支付房租,只能露宿街頭。

露宿街頭的打工人:就業≠安居

在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流浪者主要是失業者或特殊群體,但如今,澳洲的現實已完全改變。即便是有工作的人,也可能因為負擔不起房租而流落街頭。

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間,露宿街頭的上班族數量增加了66%,其中18至34歲的年輕人受影響最大。

根據無家可歸者協會(Homelessness NSW)的數據,在2023-2024財年,有工作的無家可歸者比例從2018-2019年的13%增長到17%,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從事全職工作。

這些人並非失業,也沒有不良嗜好,他們只是無法承受高昂的房租,被現實所迫,淪落街頭。許多人只能在公園長椅、橋洞下、汽車後座棲身,甚至在城市的角落裡形成了「帳篷城」。

這樣的情景,在過去的澳洲社會幾乎無法想象,但如今,已成為一個殘酷的現實。

物價飆升:普通人生活壓力山大

不僅是住房,澳洲的物價問題同樣讓民眾叫苦不迭。

(ABS)數據,2024年第二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8%,其中:食品和非酒精飲料價格環比上漲1.2%

水果和蔬菜價格因極端天氣影響上漲6.3%

住房和能源成本仍居高不下

澳洲工會理事會的調查報告更是指出,銀行、超市、航空和能源公司利用市場影響力推高物價,導致通脹難以下降,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持續攀升。

對於許多澳洲人而言,原本輕鬆購買的生活必需品,如今都需要精打細算,日常消費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

政府緊急應對:住房、物價、教育補貼齊上陣

面對嚴峻的生活危機,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希望緩解民眾的經濟壓力。

1. 住房市場改革

推出30億澳元住房計劃,對超額完成住房供應目標的州和地區提供獎勵。

優化規劃審批流程,減少繁瑣環節,加快住房建設落地。

2. 物價監管

加強價格監管,計劃建立獨立的國家競爭和價格委員會,對哄抬物價的企業進行嚴格監管。

穩定食品價格,鼓勵農業生產,減少因供應短缺導致的食品漲價。

3. 生活成本補貼

學生貸款減免:從6月1日起,約300萬名澳洲學生貸款持有者的債務將減少20%,總減免金額高達160億澳元,規模是去年學生貸款調整的五倍。

兒童保育補貼:政府計劃對年收入不超過53萬澳元的家庭,提供每周三天兒童保育費用補貼,減輕育兒負擔。

儘管政府正在努力採取措施,但住房供應是否真的能跟上需求、物價是否能回落、租房危機是否能緩解,仍然是未知數。

未來幾個月,即將公布的聯邦預算案,或許能為澳洲民眾帶來更多紓困政策。但無論如何,生活成本危機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澳洲社會的核心挑戰。

澳洲能否真正走出這場危機?普通人的生活是否能重回正軌?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