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事,澳洲人快崩潰了

2025年03月29日 16:10

近年來,人的日常消費正悄然

被各種附加費(surcharge)侵蝕

無論是在餐廳用餐、使用信用卡支付,甚至自動售賣機,附加費用變得無處不在,讓很多人猝不及防。有直呼快被這些隱藏賬單逼瘋了…

這兩天,一名男子在Rosebery的Kosta’s Takeaway購買午餐三明治時,被賬單上的附加費震驚到了。他點了一份普通的三明治,結果在結賬時發現賬單比預期的要高。

這份三明治原價18.50

但加收附加費后

最終花費21.27澳元

菜單上的三明治原價本來就高,現在加了附加費后,總價要多出2.77澳元。

雖然2.77澳元看似不多,但對於一份普通的午餐三明治來說,這筆額外的費用著實讓人感到不爽。

這裏近3澳元的附加費包括:信用卡附加費$0.22

周末/節假日附加費$2.55

問題是這家店菜單上、展示板上或收銀台上都沒有提到周末附加費或卡附加費。

這名悉尼男子將自己的經歷發到網上后,引來了不少網友的不滿,直呼

「小額」加「高頻」的附加費

真的吃不消

除了這名悉尼男子經歷了「附加費」噩夢,本周末,還有人在一家商店的自助販賣機上發現了一個小標誌。

這個標誌上面寫著:1升及以上冷飲加收50澳分

也就是說,如果1升飲料的貨架價格為2澳元,將加收 50澳分的附加費,因此這飲料的最終價格為2.50澳元。

這張照片直接在網上炸開了鍋,許多澳洲網友認為這些定價「不明確」並實在太瘋狂了,也「具有欺騙性」。

麥考瑞商學院市場營銷高級講師Jun Yao告訴澳媒,

附加費在各個行業越來越普遍,尤其是對受通貨膨脹和運營成本上升影響更大的小型企業而言。

對於企業來說,收取附加費是向消費者證明更高價格的一種方式,儘管他們知道消費者可能會認為這是偷偷摸摸的行為。

但是,只要商家清楚地展示這些附加費,就不算違法。

關於附加費,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表示:只要向客戶清楚地展示附加費,商家就可以合法地在周末和公共假日收取附加費。

商家們不需要將這筆費用包含在其產品的總價中,因為法律規定他們享有豁免權。

但是,如果商家收取這樣的附加費,他們必須在菜單上寫上這些字:[日期或日期] 收取 [百分比] 的附加費」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