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繁華的鬧市區,有一棵奇怪的樹,從沒人敢碰它

2025年03月29日 16:11

說起Strathfield,生活在的華人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僅僅是因為Strathfield就緊挨著華人大區Burwood,而且,

人稱「小韓國」

滿大街全都是Korean BBQ

一到晚上,一出Strathfield火車站,撲面而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韓國烤肉的香味,止不住咽一口口水。再加上身邊經過的男男女女要麼說著帶有台灣腔的中文,要麼十有八九都操著韓劇里的思密達口音:有時,你真的會以為

自己穿越到了韓國

Strathfield也是很多華人聚居的地方,從人數上來說,Strathfield的華裔和韓裔人口,旗鼓相當。這裏尤其受年輕人的喜愛,交通四通八達不說,

最重要的

這裡是全悉尼最好玩的地方

除了數不勝數的美食餐廳,滿眼的漂亮妹子和長腿歐巴,還有各種KTV、夜店和通宵不打烊的韓國超市。一到晚上或者周末,年輕人們就愛來這裏聚餐、K歌、打保齡,各種活動,完全不輸國內……

所有的繁華一定都有它的代價,Strathfield今天的歌舞昇平,同樣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可能只有那些在Strathfield生活了二十年以上的人,才會記得這些不堪回首的過往。

在Strathfield Plaza的廣場上

有一棵很特別的樹

很瘦很小

但它卻是Strathfield真正的守護者

經過了那麼多次的Strathfield,可能大多數人都從來沒有注意到過這棵小樹。其實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在一排粗壯的行道樹中間

有一棵特別細

而且還被紅色的圍欄保護起來

樹底下,有一塊石頭,石頭上鑲嵌著一塊銹跡斑斑的銅牌,上面的字跡隱約可見:「This tree was planted to remember those who were killed in Strathfield Plaza on Saturday 17th August 1991……」

人們的記憶就像這被銅銹腐蝕的紀念牌一樣開始變得模糊,但是只要人們經過這塊幾紀念石碑,關於27年前那場大屠殺的記憶,又都會翻江倒海而來,吞噬內心的平靜……

畢竟

這棵樹是用7條人命和無數鮮血換來的

早在三四十年前,Strathfield就已經成了悉尼除了CBD之外最大的交通樞紐。多條鐵路線在這裏融會貫通,再加上緊鄰Burwood,Strathfield成了許多眼中交通便利,生活便捷的理想居住地。

隨著大量移民的湧入

Strathfield的人口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1981年,人丁興旺的Strathfield很快就有了自己的購物中心,咖啡廳、蛋糕房、肉鋪、超市、雜貨鋪、服裝店應有盡有。幾年之後,這裏就成了悉尼西區最有活力的地方,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附近的居民前來購物和消遣。

尤其是周末的Strathfield

絡繹不絕

可是,在那個年代,熱鬧還真的不是一件什麼好事情。30年前的,並沒有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樣陽光明媚。從淘金年代的荒蠻社會,慢慢過渡到一個發達國家,澳洲社會充滿了忐忑不定。

那是個極其困惑的時代,有的人夜不閉戶照樣酣然入夢,而有的人,卻恐懼到需要在枕邊放一把槍才能睡個安穩覺。

人口越來越複雜

瘋子也越來越多

直到1991年8月17日

一個瘋子出現在了Strathfield Plaza

1991年8月17日,周六下午一點多,正是Strathfield Plaza最最繁忙的時候。從火車站、汽車站和各個路口紛紛湧來周末的購物人群。咖啡館、快餐店、蛋糕房,都坐滿了休閑的人們。

在Strathfield Plaza的Coffee Pot(咖啡壺咖啡廳)里,有一名中年男子有些不尋常。

他身穿一件軍綠色外套,頭戴一頂黑色毛線帽,腳邊放著一隻碩大的軍綠色背包。但奇怪的是,他一個人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就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著咖啡,看著咖啡廳里相談甚歡的人們。

下午3點30左右

在喝完第4杯咖啡后

他突然站起身來

他沒有結賬,也沒有離開,而是慢慢從軍綠色的背包中掏出一把二十多公分長的獵刀!轉身捅向坐在他身後的一名年輕女子(Roberta Armstrong)。

當時這名美麗的女子

只是在和閨蜜開心地聊天

沒有任何爭執,沒有任何的情緒之下,這個發瘋了的中年男人死命地一刀一刀刺向這位與他素不相識的年輕女孩兒……

年僅15歲的Roberta

Strathfield Plaza對面一所舞蹈學校的學生

她甚至還來不及求救

就被鋒利的刀刃一刀刀奪取了性命

成了第一位遇害者

前一秒還在談笑風生,后一秒就鮮血四濺。從兇手抽出獵刀,到刺死女孩兒,只有幾秒鐘的時間,速度之快,讓很多還在咖啡廳的顧客都來不及反應。

47歲的Carole Dickinson和她的女兒,還有女兒的一位朋友(Rachelle Milburn)當時就坐在兇手背後的一桌,正在喝咖啡聊。他們聽到身後異常的動靜,本能回頭,就看到了這慘絕人寰的一幕……

Carole和女兒都被嚇壞了,只有Rachelle快速反應了過來。這位才17歲的小夥子當時的第一反應不是逃跑,竟是向這個瘋子挪過去,他本想奪過暴徒手中的獵刀,阻止這場悲劇,卻沒想到,就在這短短几秒鐘時間里

兇手從背包里掏出一把AK47步槍

一槍爆頭!

距離兇手只有一步之遙的Rachelle

倒在血泊中

聽到槍聲之後,人們才徹底反應過來,開始瘋狂地逃離咖啡店,尋找庇護所。Carole眼睜睜看著17歲的孩子腦漿迸裂倒在自己面前,已經瀕臨崩潰。但儘管如此,她接下來的所作所為,讓所有人看到了一個母親的本能:兇手在打死Rachelle之後

就像是脫韁的野馬

開始用機槍在咖啡店掃射

Carole用自己的身體死死地把女兒護住

這是這位母親在生命最後一刻的條件反射

在母親的保護下,Carole的女兒被推倒了一盆植物後面,躲過了暴徒的槍林彈雨。但卻永遠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和摯友……

還有一位61歲的老人當時正和自己的女兒、外孫、外孫女一起在咖啡店共享天倫,卻不想突然遭遇這樣的災難。和Carole一樣,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女兒和孫子們躲在桌子底下,

然後,他用自己的身體為他們撐起一面銅牆鐵壁

擋住了子彈

萬幸的是,雖然他的背上灑滿了鮮血,但卻沒有被子彈打中要害,最終被搶救了回來!

在槍聲響起之後,咖啡店的老闆George Mavis聞訊從后廚跑出來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幸被亂槍射中,當場死亡。

George成了咖啡館里第4名遇難者

卻為後廚所有的員工爭取了逃命的時間

一番掃射之後,剛剛還歡聲笑語一片的咖啡廳,已經全都是倒在血泊中的人們,除了4位遇害者,還有很多被流彈擊中,奄奄一息的人們……

那個周六,除了這位暴徒,咖啡館里都是幸福相聚的家人、朋友,他們不得不用這樣一種悲壯而慘痛的方式告別自己的摯愛……

兇手沒有多顧及

舉著槍就像Strathfield Plaza裏面走去

他要在這裏進行第二輪掃射

很多從咖啡廳里逃出來的顧客,不知道該往哪裡躲,驚慌失措。這時候,旁邊一家文具店的老闆,聽到槍聲后,趕緊招呼大家躲到他的文具店裡。他把大家都安置在放文具的鐵貨架後面,然後緊閉大門。屏住呼吸探聽外面的情況……

多虧了這位機智善良的店主

保護了這些慌亂的路人

否則,他們可能就那些被第二次掃射的遇難者

文具店老闆不僅保護了十幾名路人,還是第一個及時報警的人。也多虧了他在第一時間報警,才爭分奪秒讓這場悲劇早一點結束。

兇手走出咖啡廳,舉著槍徑直向超市走去(現在的Woolworth超市)。不知道是咖啡因的作用,還是血腥味的刺激,總之,他就像完全喪失了理智的野獸一樣,開始狩獵。

這一次,他沒有漫無目的的掃射

而是開始在奔命的人群中尋找目標

剛從超市出來,還沒反應過來的Joyce Nixon是他的第一個目標,不幸被子彈打中頭部,當場死亡。而旁邊的華人女子Helen Xu命大,子彈從他頭頂上幾公分處飛過去,讓她逃過一命。據後來的媒體報道,這期間,還有兩名中國也被子彈擊中,一個在腹部,一個在背部,都是不幸中的萬幸……

兇手沿著走道一路向停車場走去,一路上又打死了2人,不知多少人被流彈傷及……

此時,有一位英雄般的人物

拯救了無數人

這位名叫Greg Read的中年男子,是3個孩子的父親,也是一名參加過越戰的退伍軍人。他當時正在Strathfield Plaza購物,突然聽到巨大的響聲后,訓練有素的他本能地反應過來是槍擊!

當大家都在逃離槍擊案中心時

他卻逆著人流

向槍聲跑去

他一邊跑,一邊大聲指揮逃命的人們:「躲起來,記得趴下,一定要趴下」

他幾乎聲嘶力竭地對每一個他能顧及的人大喊:「趴下,不要慌!」

Greg本人則一直尋找機會想要制服兇手

但無奈AK47步槍的威力讓他無法鋌而走險

於是他改變戰術,憑藉經驗預估兇手的行徑路線,一路上提醒和指導大家躲避……

在這種心驚膽戰的時刻,這樣一個語氣堅定的聲音可能真的是救命的。很多人在Greg的指揮下,停止亂跑,找地方躲起來,趴下,真的因此躲過了兇手的流彈。

但這也讓Greg自己成了兇手的目標,兇手跟著他一路來到停車場。這時一名逃到停車場的女子還在收拾車後備箱,Greg迅速跑過去提醒她,別管後備箱了,趕緊走,兇手馬上就到!

話音剛落

兇手就已經出現在停車場

兇手舉起槍就準備射殺Greg,但是Greg畢竟是軍人出身,他一個翻身躲進了一輛車后,雖然小腿還是中槍,但好歹保住了性命……

若不是Greg捨命引開暴徒,可能這次大屠殺的死亡人數還會翻倍……

此時,此起彼伏的警笛已經包圍了整個Plaza

警察終於來了!

兇手大概是想逃,他快速走到剛剛那位還沒有離開的女士車前,用槍抵著車窗逼她打開車門。害怕至極的女車主只能就範。

警笛聲越來越響!

女車主以為自己被當作人質死定了,沒想到的是,兇手突然打開車門,跳下車!

只聽一聲巨響

兇手飲彈自盡……

在警察趕到頂樓停車場之前,兇手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手刃7條無辜生命之後

他也把自己送上黃泉

兇手的突然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也讓他的殺人動機成為了永久的謎團。但是,從後來的調查中,大家也可以猜出一二:生活不如意:兇手名叫Wade Frankum,生於1958年,一直單身。他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原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後來失業了,就開始做一些零工。他換過很多工作:超市售貨員,也兼職當夜班計程車司機。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的都是一些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他自己並沒有什麼朋友……

抑鬱症傾向:他的父親五年前去世,而患有抑鬱症的母親隨即自殺。他一直很後悔自己沒有在母親生前多陪伴,於是在母親死後,在家裡掛滿了亡母的照片。而警方推測,他也許在這時就已經患上了抑鬱症。

厭女症:這是最細思極恐的。警方在兇手的家中搜出了大量針對女性的暴力書籍。其中就有備受爭議的《美色殺人狂》,這是一本專門講述如何獵殺女性的犯罪小說,其中的情節也和他的作案手段相似。

在他被他殺害的7人中,5名都是女性!

而他在射擊時,目標也都是女性!

兇手已死,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動機究竟是什麼。但是大家知道,曾經有一個人,可以舉著槍,在一個晴朗的周末,在一個人來人往的購物中心,大開殺戒!

這種天理難容的慘劇

真正切切的發生了!

於是,Strathfield成了當時反對澳洲持槍自由的最有力的力量,推動者澳洲禁槍運動的開展!雖然六年之後的亞瑟港慘案決定了澳洲全面禁槍時代的開啟,但是Strathfield的這場大屠殺,才是真正喚醒澳洲人的一盆冷水!

這7位無辜的Strathfield 居民,用自己的生命和血,祭奠了那個混亂的年代,也讓人們從麻木中清醒過來,那靠槍支和子彈支撐起來的和平年代,一點也沒有安全感……

後來,Strathfield社區為死難者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並在Strathfield Plaza門外種下了這棵緬懷樹,希望這棵樹可以代表和平和安穩,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往後,當我再次經過一派祥和的Strathfield市中心,或許可以好好向這棵小樹致敬,緬懷那些無辜的遇難者,也更加珍惜他們用生命換來了的這片安寧……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資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