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被爆論文抄襲,大選受衝擊

2025年03月30日 13:34

如果要說起加拿大這位新Mark Carney的職業生涯,那可以說是相當輝煌。

在完成博士學位后,Mark就在著名的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獲得了聘用和晉陞,在財政部擔任高級職位。

後來,他又擔任了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和英格蘭央行(bank of England)的行長,以及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的董事長。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聯邦領袖競選后,Mark被任命為加拿大總理,成為了跨行界的佼佼者。

不過最近有消息爆料稱,Mark於1995年在牛津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有抄襲的嫌疑。

據《國家郵報》透露,他們獲得了Mark的這份經濟學博士學位的論文《競爭的動態優勢》的副本。

根據三位審閱材料的大學學者的判斷,報告顯示了10個明顯的抄襲案例。

UBC學生紀律委員會成員、助理教授Geoffrey Sigalet表示:「他只是直接重複,沒有用引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剽竊。」

在論文的幾個部分,Mark從四部前人的作品使用了完整的引用,改述,或稍微修改的引用,但沒有署名或說明引用。

據審閱者透露,他們認為Mark複製了Michael E. Porter 1990年出版的《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中的部分內容,儘管在措辭上稍有調整。

在Mark論文第206頁的一段中,兩者的相似之處尤為明顯。

Mark寫道:「首先,政府干預會阻礙國際競爭,人為地支持國內利潤。

其次,在一個行業或經濟體中,許多公司都在遵循收穫策略,即使公司正在失去競爭力,它們也可能保持盈利能力。」

這些句子實際上與Michael書中797頁的句子一字不差,只是Mark加了額外的限定詞「an」和副詞「even」。

在整個段落中,他都沒有使用引號或添加腳註來說明自己是引用。

其他明顯抄襲的例子包括對別人句子的輕微改寫。

Mark寫道:「國內盈利能力不能很好地反映真正的國際競爭優勢,有三個原因。」

而Michael書中的原話是這樣的:「由於三個重要原因,國內盈利能力並不能很好地表明真正的國際競爭優勢。」

Geoffrey說,上面的例子可能會被一些人認為是「灰色地帶」,但根據牛津大學的標準,它仍然構成抄襲。

「在UBC內部,如果它旁邊沒有直接引用,我們會認為它是拼湊的,即使你在重新措辭,你也需要引用。」

一位同樣畢業於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教授,出於害怕被Mark起訴的考慮,私下發表了講話,他同意這位自由黨領袖論文中有問題的段落屬於剽竊的定義。

「牛津大學的指導方針與其他大學並無不同,如果你一字不改地照搬資料,沒有引號或引用,那就構成了抄襲。」

對此,Mark的競選團隊提供了他在牛津大學的博士生導師Margaret Meyer的一份聲明。

Margaret說,當存在「學術文獻中經常引用」的資料時,語言重疊是很典型的。

「例如,在這篇300多頁的論文中,Michael E. Porter書被引用了幾十次。在他的論文中,Mark承認引用、審查並擴展了這篇文章。」

Margaret還指出,Mark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非常迅速」地完成了他的論文,並表示他的博士論文是她自己的「兩倍長」。

Margaret在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事實上,他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比大多數學生多得多的材料,並寫出一篇更長的論文,這讓他與眾不同。

作為一名從事了近40年學術工作的學者,我沒有發現他所引用的論文存在抄襲的證據,也沒有發現任何不尋常的學術行為。

Mark的論文得到了教師委員會的評估和批准,委員會認為他的論文是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入研究的分析,使他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關於剽竊這一點,牛津大學在其網站上表示,他們認為抄襲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案件將被調查,處罰可能從扣分到開除,這取決於事件的嚴重程度。即使剽竊是無意的,也會受到處罰。」

這不由讓小編想到,之前保守黨領袖Pierre Poilievre還怒斥Mark抄襲自己的政策…

不知道這波醜聞,是否會對Mark造成致命影響呢?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加拿大家園,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