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老人苦等手術,2年後收到通知,卻更讓人絕望

維州居然有大量的隱形病人

兩年前,Brian Mier曾以為,

別人對他前臂和肩膀上腫塊的注視和尷尬提問很快就會結束。

這些脂肪瘤是在幾年前出現的,雖然是良性的,但卻在不斷變大。

2023年1月,當他收到來自墨爾本Eastern Health的手術轉診確認信時,

他一度鬆了口氣,以為終於可以將這些脂肪瘤切除。

然而等了很久很久,他才終於等到在Blackburn公立外科中心的一次初診,

醫生確認這些腫塊確實需要切除。

今年1月,79歲的Mier收到了第二封信。

他本以為這是告知他終於輪到他手術了。

但是,這封信的內容居然只是確認他已經被列入計劃手術候補名單,

信中寫道,他應該會在一年內安排手術。

換句話說,他等了兩年,等來的居然只是登上了等待名單…

儘管他多次嘗試打電話了解進展,截至3月下旬,他仍未收到具體的手術日期。

實際上,Mier的名字只是加入了又一次迅速增長的擇期手術等待名單中的一員。

根據衛生信息機構的數據:截至去年12月,維州的手術等待名單上已有62,878人,比6月增長了9.4%。

這一增長也打破了過去兩年半持續減少的趨勢。

不僅僅是維州,其他州的擇期手術等待也面臨挑戰。

,2024年最後一個季度的擇期手術等待人數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11,000人;

昆州,等待人數在去年最後三個月內增加了2,000人。

根據健康與福利研究所(AIHW)的數據:在2023/24財政年度,維州曾是少數成功縮短擇期手術等待時間的州之一,

然而,自AIHW數據截止時間點(2024年年中)以來,維州的等待名單又開始反彈。

這一下降與反彈的轉折點,恰好出現在聯邦的 「疫情積壓手術撥款」 結束,

衛生預算收緊,以及州政府將年度手術目標從24萬例下調至21萬例之後。

維州醫學協會主席Jill Tomlinson和澳洲皇家外科醫學院維州分會主席Damien Loh告訴媒體:只要 「逾期手術」 的數量沒有再上升,目前還不算有迫切的危機。

不過Loh也指出:要對維州的總候補人數持保留態度,因為部分醫療服務機構在最近幾個季度並未完整提供數據。

而Mier遲遲未能進入手術候補名單的問題,其實揭示了另一個更深層的問題,

那就是被墨爾本外科醫生Neela Janakiramanan稱之為維州的 「隱形候補名單」。

Janakiramanan說:官方的手術等待名單並不等於真正需要做手術的患者人數,

它只是記錄了那些成功被掛上等待名單的病人。

她指出:有大量病人已經得到了手術轉診,但卻尚未正式列入候補名單,

而這些人是政府統計中 「看不見」 的一群。

如果我們要談擇期手術的等待問題,就必須把這部分 「隱形病人」 也納入討論範圍。

她舉例稱:在,當地的和醫療人員可以查到全州各地的手術候補時間,從而把患者轉去排隊較短的醫院。

但在維州,只有各個外科部門的行政人員才知道自己醫院的工作量。

如果這種信息能共享,就能提高效率,更合理地分流病人。

維州首席外科顧問Ben Thompson也坦言,解決 「隱形候補名單」 並不是什麼新挑戰。

Thompson表示,維州正在努力提高整個系統中醫生對候補名單的可見性。

第一步是讓醫生能夠看到患者是否被轉診到多個地方,以減少重複登記。

最終的目標,是實現醫生對所有手術中心候補情況的透明了解,

好將病人安排到等待時間最短的醫院。

雖然 「疫情積壓撥款」 已經結束,但Thompson表示:其中部分資金被用於提升系統效率,而這些改革將持續發揮作用。

這些「效率提升」措施包括:將同一類手術安排在連續幾天內重複進行,以提升手術流程速度。

或推廣 「日間手術」,也就是病人當天看診、當天手術、當天出院。

另外,就在媒體向Eastern Health就Mier延遲問題進行詢問的第二天,

他終於接到了電話,獲安排在今年5月初接受手術。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