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準備!墨爾本很多Council,可能要漲市政費了
生活成本又要增加
維州的很多Council,可能要漲市政費了。
維州審計署(Victorian Auditor General)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州79個Council中,去年僅有50個實現財政盈餘,而前一年是74個!
不少地方政府正面臨財務壓力,若不改變運營方式,未來可能陷入「財政不可持續」的困境。
報告指出,近年來Council工資支出和維護費用大幅上漲,但受到維州政府自2016年實施的「市政費漲幅上限」政策限制,Council無法通過提高市政費來應對支出飆升,導致收支嚴重失衡。
在2022-23財年,Council總支出增長9.6%,而市政費漲幅卻被限制在1.75%。
由於市政費和相關費用佔據Council收入的50%以上,這一限制對Council財政造成重大打擊。
許多Council為維持運轉,不得不通過增設垃圾處理費、引入附加稅,甚至削減社區服務來「開源節流」。
截至目前,少數Council申請了市政費漲幅上限豁免,由Essential Services Commission審批,但更多Council選擇「默默扛下」。
去年12月,地方政府部長Nick Staikos宣布2025/26財年市政費漲幅上限為3%。
對於財政早已吃緊的Council而言,這點空間遠遠不夠。
影子地方政府部長Bev McArthur指出,一些Council已出現持續虧損、現金流為負、流動性不足、財務狀況惡化等問題。
她表示:「這無疑意味著——要麼讓居民掏更多錢,要麼砍掉本應提供的服務。」
她還批評州政府「甩鍋」給地方政府,「許多Council本來就很拮据,卻要幫州政府實現各種新政策。」
更令人擔憂的是,審計署還點出Council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嚴重問題。
報告發現,79個Council中竟有18個未按時向公眾提交年度報告,且許多財報錯誤百出、數據前後不一,缺乏透明度。
儘管大多數Council短期內仍有現金儲備,但報告警告稱,很多Council缺乏足夠的借貸能力,難以支持未來大型基建項目和持續性的高成本服務,若不及時調整策略,將面臨長期風險。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