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房價五年增幅逾39% 中位價漲23萬!悉尼房價年漲幅2.9%

2025年04月10日 10:44

01

房價五年增幅逾39% 中位價漲23萬

最新研究顯示,過去五年來,澳洲房屋的中位價飆升了約23萬

根據房地產數據公司CoreLogic 周三發布的四月房價圖表,截至今年3月的五年內,澳洲房屋的中位價漲幅達39.1%。雖然與20世紀80年代末和21世紀初的歷史高峰相比,這段時期的增幅在百分比上不算大,但以金額計算,增幅則要高得多。

該機構經濟學家埃齊(Kaytlin Ezzy)表示,「雖然漲幅只有之前高峰時期的一半左右,但按照目前的中位數進行調整后,過去五年的漲幅相當於約23萬澳元。」

「相比之下,截至2003年12月的五年內,房屋中位價僅上漲約14萬澳元,而1989年3月的同期增幅約為6萬澳元」,埃齊說。

根據報告,澳洲房屋的價值在過去一季上升了0.7%,其中首府城市的房屋價值上漲了0.5%,偏遠地區則上漲了1.4%。

3月全國房屋成交量為42,553宗,使得過去12個月的總成交量達到528,212宗,較去年同期上升4.6%,亦比過去五年平均高出4.1%。

不過, CoreLogic發現,房屋在市場上待售的時間更長,全澳平均待售時間從一年前的30天增加到今年第一季的40天。

埃齊表示,這五年來的房價上漲,主要受到住房供應緊張、需求強勁及經濟相對穩健等因素支撐。

「除了少數幾個月的短暫回調,整體而言,低庫存與高需求持續對房價形成上行壓力」,她說。

「但與早期相比,這一增長周期仍然溫和,當時金融管制放鬆、經濟增長強勁和人口結構變化利好推動了房屋價值的顯著增長。」

展望未來,CoreLogic預計新房源數量將在下周復活節前達到頂峰,然後在冬季有所放緩。

02

年漲幅2.9% 中位數達到110萬澳元

房價持續上漲的趨勢並不平均。

PropTrack 最新數據顯示,悉尼漲幅最強勁的地區集中在城市邊緣,尤其是西部、外西南和西南區域,這些地區在截至3月的一年中房價上漲了5%。

悉尼漲幅最弱的地區是北部海灘,僅上漲1%;東區則上漲了3%。

整體來看,悉尼房價年漲幅為2.9%,中位數達到110萬澳元,低於全國3.9%的漲幅和79.9萬澳元的全國中位價。

目前悉尼獨立屋中位價為143萬澳元,公寓中位價為81.7萬澳元。

REA Group 經濟學家埃莉諾·克里(Eleanor Creagh)指出,全國各首府城市中,過去一年更具可負擔性的地區表現更好,「因為購房者正在向價格鏈的下游尋求機會,帶動了這些地區的購房需求」。

這一趨勢在尤為明顯,房價相對低廉的伊普斯威奇(Ipswich)地區年漲幅達13%,而南布里斯班則為5%。在,市中心漲幅為5%,而東北區達到了13%。

澳儲行2月的小幅降息似乎提振了借貸能力和購房信心,帶動悉尼3月房價上漲0.5%,與2月漲幅持平。

Ray White 經濟學家內瑞達·康尼斯比(Nerida Conisbee)認為,利率下調後市場動力仍在維持,而非大幅加速,形成了一個可持續的增長模式。「數據顯示,傳統的大起大落周期正逐步被長期穩步增長所取代。」

根據PropTrack的數據,3月全澳住宅價格上漲0.27%,將全國房價推至79.9萬澳元的歷史新高。目前房價較一年前上漲3.91%,較五年前上漲48%。

首府城市市場引領了本月漲幅,價格上漲0.31%,而地區市場則上漲0.18%。這兩個市場在3月均創下歷史新高。

PropTrack 的月度房價指數顯示,所有首府城市的房價均出現上漲,其中一半創下新紀錄。

「市場情緒正在改善,那些此前因高利率而延遲購房決策的買家現在可能正在重新入市。除了利率之外,還有一些結構性因素繼續支撐房價上漲。

「儘管人口增長正在逐步放緩,但仍保持強勁;同時,仍面臨嚴重的新房供給短缺。」

克里預計未來幾個月房價將持續上漲,但漲幅將較近年放緩。

「由於可負擔性依然是主要制約因素,即使未來繼續降息,其對房價的推動作用也會受到一定限制。」她預測道。

03

租金飆漲遠超通脹,危機加劇,成大選焦點

澳洲租戶每月多支出數百澳元,因租金漲幅已大幅超越通脹水平,專家警告,危機遠未結束。

Money.com.au 最新數據顯示,全澳租金在過去兩年內上漲超過14%,未來仍可能繼續攀升。

上一次租金出現如此急劇上漲還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但這次情況更為複雜,創紀錄的移民數量、極低的空置率和住房供應短缺共同推動了一場席捲全國的租金風暴。

Money.com.au 房地產專家曼蘇爾·索爾塔尼(Mansour Soltani)表示,租戶如今面臨的經濟環境與房貸持有者截然不同。

「通脹正在緩解,澳儲行正接近降息,但租房者卻被遠遠拋在後面,房主即將迎來緩解,而租戶卻依然承受著沉重的租金上漲。」

Money.com.au 的分析顯示,2023年租金上漲了7.3%,2024年又上漲6.4%,遠超同期6.6%的整體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若當前狀況持續,租金到2030年可能再漲18%。

房東們正在為利率下調做準備,但租戶則在為更大的經濟壓力做心理準備。

另一份由PropTrack發布的報告指出,自2008年有記錄以來,全國「可負擔租賃房源」的比例已降至歷史最低點。

對於年收入中位數為11.6萬澳元的典型家庭而言,2024年下半年,他們僅能負擔36%的在租房源,而三年前這一比例還是60%。

對於收入低於全澳中位數的租戶家庭,情況更為嚴峻。他們僅能負擔19%的房源,按照租金不應超過收入30%的通行標準計算。

年齡在15至24歲之間的租房者,僅有19%的房源對他們而言是可負擔的,這一群體也是全國租房比例最高的人群。

REA Group 高級經濟學家安妮·弗拉哈蒂(Anne Flaherty)表示,租房可負擔性危機已不再僅限於低收入者。

「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租金可負擔性危機,隨著聯邦大選臨近,它將越來越成為選民和政策制定者關注的焦點,即使是收入穩定的人也買不起房。對於希望購房的年輕人來說,除非有『父母銀行』的支持,想攢夠首付也越來越難。」

維州仍是澳洲租房最可負擔的地區之一,墨爾本的租金增速較慢,帶來一定緩解。但即便如此,該州的租房壓力也在加劇。

,一個中位收入家庭僅能負擔26%的租賃房源,悉尼的周租金中位數已達到730澳元。布里斯班的租金自2020年以來上漲了50%,珀斯租金更是較疫情初期上漲80%。

的租金自2020年初上漲55%,令南澳成為僅次於新州的第二大「最難租」州。

這一輪租金暴漲,正在形成新的政治壓力點——住房倡導者指出,這一議題可能成為下次聯邦大選的決定性問題之一。

「調查顯示,澳大利亞人希望聯邦政府優先投資可負擔住房,而不是繼續給投資者提供稅收優惠,」阿齊茲表示。

「Everybodys Home」警告稱,若不採取大胆行動,社會住房的需求在未來20年可能達到100萬套。

弗拉哈蒂則建議聯邦政府通過支持「以租為建」(build-to-rent)項目、減少長期租賃開發的行政障礙,以鼓勵更多住房供應。

「這種模式在其他國家非常成功,能為租戶提供更穩定的租期,併為市場增加急需的住房庫存,」她說。

「澳洲應該更加重視這種模式。」

索爾塔尼表示,除非立即採取有效措施,否則租戶所承受的壓力將持續加劇。

04

在澳洲,飛機噪音越大,房價越低

根據一份全球首創的報告,購房者若選擇在噪音較大的區域購房,可能節省數千澳元。該報告首次量化了交通噪音對房產價值的影響。

由PropTrack和Ambient Maps聯合發布的報告發現,那些臨近繁忙高速公路、鐵路或機場的房產,因噪音較高,價格普遍更低。

無論是交通、列車,還是飛機噪音,都會導致房價下降,但不同類型噪音和其分貝大小對房價的影響程度不一。

與此同時,噪音較小的住宅則價值更高,顯示購房者願意為安靜的居住環境支付溢價。

研究顯示,飛機噪音對房產價值影響最大:噪音每增加10分貝,房價平均下降6%到9%。

若一套房處於航道下方,噪音比普通區域高出20分貝,房價可能比不受飛機噪音影響的同類房源便宜12%至18%。

根據澳大利亞空管局(Airservices Australia),飛機起降時的噪音通常在65至95分貝之間。相比之下,繁忙辦公室的交談聲約為60分貝,吹風機則為90分貝。

報告還指出,交通噪音對房價的影響排在第二,每增加10分貝,房價下降約6%;

鐵路噪音導致房價下降約4%,即使考慮到靠近地鐵線路帶來的交通便利性,這一趨勢仍然存在。

貨運列車的噪音影響更大,因為其噪音更強,同時居住在貨運線附近並無通勤上的益處。

該報告分析了維州大都市及地區370萬套住宅的估值,使用PropTrack的自動估值模型(AVM)。

首次整合了Ambient Maps提供的澳洲每套房產的噪音模型數據,包括地形、建築結構及交通、列車和航班運行數據,全面評估噪音對房價的影響。

報告作者、PropTrack數據科學與分析主管Kevin Ward表示,這一研究數據涵蓋多種房產類型、區域和人群,表明噪音對房價的影響具有全國普遍適用性。

聯合作者、Ambient Maps負責人Ben Hinze指出,夜間噪音對購房者影響尤為明顯,數據顯示購房者願意為安靜的居住環境支付更高價格。

「這不僅是對高噪音的懲罰,也是一種對安靜環境的財務獎勵,」Hinze說。

他表示,噪音來源的「接近度」也很關鍵。居民可以在不直接暴露于高噪音的情況下,享受到便利交通帶來的益處。

「最理想的位置是靠近電車,但又離得稍遠一點,這樣既能享受便利,又能遠離噪音,」他說。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