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負擔性嚴峻,房價收入比從20年前的四倍漲到八倍
過去二十年,儘管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勞動力大軍,增強了家庭的支付能力,但房價的上漲速度卻超過了家庭收入的上漲速度。
一位經濟學家稱,這是一個黯淡的景象,CoreLogic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全國平均住宅價格已從2001年家庭平均收入的四倍左右上漲到2024年的八倍以上。
在悉尼,2001年至2024年間,住宅價格從典型家庭收入的6.3倍躍升至9.8倍,而墨爾本的住宅價格則從典型家庭收入的5.1倍上漲至7倍。
布里斯班的房價與家庭收入之比已從3.8倍增至8.2倍,珀斯從3.9倍增至7.3倍。
這些數據是Grattan研究所報告《退休租房:為什麼租金援助需要增加》的一部分。
Grattan研究所住房和經濟安全項目主任Brendan Coates表示,對於許多人來說,擁有住房仍然遙不可及,即使是雙收入家庭也是如此。
澳大利亞統計局2月份發布的最新就業參与數據顯示,63%的女性在職,71%的男性為家庭提供收入。相比之下,2000年,女性就業率僅為54%,男性就業率為72%。
Coates說:「即使雙收入有所增加,情況仍然十分黯淡。」
他將房價上漲歸咎於在建住房的短缺,以及家庭財富的增長,使得一些家庭能夠支付更多的房產費用。
Coates表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移民人數增加,加上住房短缺,也增加了購房需求,推高了價格,但這並不是房價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
「對於這個價值11萬億澳元的問題(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的價值),答案是我們需要建造更多住房,這是最重要的事情,」Coates說。「在人們想住的地方建造住房。」
他說:「如果沒有它,住房仍將稀缺,價格將維持高位,甚至進一步上漲。」
CoreLogic執行研究主管Tim Lawless表示,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年來,工資上漲了 82%,而房價指數卻暴漲了160%。
「這大約是兩倍,差異確實很大,」Lawless說。
最近,自2020年和新冠疫情房地產繁榮以來,工資僅上漲了14%,而房價卻飆升了41%。
「造成工資和房價失衡的原因之一是住房供應,實現供需平衡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Lawless說。
他說,由於過去20年利率普遍較低,債務成本也較低,這也有助於推高房價,因為購房者可以借更多錢,在住房上花更多錢。
房主們也一直在改變他們的可自由支配的支出,將更多的錢用於償還房貸,而將更少的錢用於購買豪華汽車等。
Lawless表示,對於不斷上升的房價收入比,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
「負擔能力的改善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他說。「解決辦法似乎真的在於增加供應和建造更多房屋,但目前並沒有太多政治意願來解決這個根本問題。」
聯邦政府已通過《國家住房協議》設定了在2024年至2029年期間建造120萬套住房的目標,但這一目標因自身短缺而受到困擾。
AMP首席經濟學家Shane Oliver博士說,這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AMP自己的研究表明,住房缺口估計在20萬至30萬套之間。
這意味著每年需要建造240,000 套住房(聯邦政府承諾的數量)才能解決短缺問題並滿足當前購房者的需求。
Oliver表示,包括人口統計專家在內的一些專家認為,收入增加和更多女性參与勞動力是推高房價的原因。
他說:「即使考慮到這一點,毫無疑問,相對於收入而言,房價漲幅要大得多。」
移民人數增加增加了需求,推高了房價,加劇了住房短缺。
Oliver認為:「移民數量需要放緩至正常水平,政府需要為開發商提供便利,尤其是那些專註于開發公寓的開發商。這是解決供需缺口的關鍵。」
-end-
作者來源:REA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每日地產ozreal,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