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好糾結!澳洲人懵了,最近老是被錢砸

2025年04月15日 9:34

總理今天在的選舉活動中表示,

若連任,會推動讓每個在2026年7月1日開始能有1000的稅務抵扣。

員工報稅時可以有1000澳元的工作費用額度,可以不需要任何收據證明,

會申報不止1000澳元的員工,其餘部分仍可以之前的方式申報抵扣。

總理說近600萬人將從新規則中獲益。

目前,澳洲打工人平均每年從工作費用申報中得到205澳元的稅務減免。

目前,稅務局允許的不需要提供收據的申報工作支出金額上限為300澳元,且不適用於汽車支出、差旅餐飲等。

以及,工黨上周末宣布,如果當選,2026年1月起,將允許所有想買房的澳洲首次置業者只出5%的首付,並免除房貸保險。

新政的詳情將在今天稍後公布。

這獨立於此前公布的房屋「幫買」計劃。聯邦政府將再出資100億澳元,用於為首次置業者建10萬套房,首批項目的建設將於2026-27財年開始。

(工黨已宣布的對住房的330億澳元投資將增至430億)

政府將最多擔保15%,借款人不需購買房貸保險(LMI,這對於普通買家目前平均為大約23000澳元),不對申請者設置收入上限(單人稅前不超過12.5萬澳元),以及取消每年的名額限制,並將比「幫買」計劃的可購買房產的價格上限更高。

比如在,這意味著出資75000澳元首付,可買150萬澳元的房產。

工黨的這一政策被指就等於是前莫里森政府於2020年1月推出的首次置業者保障計劃(First Home Guarantee Scheme)的「寬鬆版」,也是購房者以5%的首付進入市場。

缺點是實際貸款比率比較高。

對標工黨的買房政策,最新宣布,首次購買新建房屋的首次置業者,可將該房屋的房貸里不超過65萬澳元的部分的利息從應稅收入中扣除,為期5年。

(對於房屋類型,房價,貸款總額沒有限制,這5年,你需要居住於此)

澳洲史上還沒有實施過這樣的政策。

此舉被指可以平均每年可為房主省下約11000澳元,5年就是55000澳元。

該抵扣計劃會設置收入門檻:申請時,單身者稅前年收入不得超過17.5萬澳元;合買(夫妻)者合計不超過25萬澳元。

(在享受減免期間,如果收入增加,不影響繼續獲得扣除的資格)。

以及領袖Peter Dutton上周末在悉尼西區的選舉活動中最宣布,將額外支出100億澳元,為中等收入的澳洲人提供一次性的最高1200澳元的稅務減免。

這筆錢適用於2025-26財年,在2026年7月起支付,會發給所有稅前年收入在4.8萬至10.4萬澳元之間的稅務居民。

收入低於4.8萬,以及在10.4萬至14.4萬之間的納稅人將獲得金額較小的抵免(720澳元和945澳元)。14.4萬以上的親不減免。

以上三檔一共占納稅人里的85%(1000多萬人)。

此外,

之前,聯盟黨還承諾為期12個月的燃油稅減半,持續至2026年6月,預計花費60億澳元,以及答應繼續實施工黨的方式,在下一財年的頭兩個季度在分別發出75澳元的電費補貼。

但聯盟黨主張廢除工黨版的減稅(最低一檔稅率在26-27財年從16%降到15%,次年再降到14%)。

問題來了:哪個黨的撒幣更多?

稅務方面,工黨給的多。

個稅最低檔減掉2個百分率,這是將惠及繳納個稅的人的,

再加上每年1000刀的申報便利。

這顯著超過聯盟黨的一次性給1200澳元(且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有這麼高的),就算他們還說要把燃油費減半,但那也只是持續12個月。

對於首次置業者的減免,

工黨的方案——買房時一時爽,但之後面臨的等於是最高房價總額95%的貸款。對於收入不夠高,或工作及職位不穩定的人,這很有風險。

而如果你的收入不屬於那種難以貸到80%的話,聯盟黨的方案更適合你,也更能省錢。

這像是也給首次置業者一個類似於投資者在享受的負扣稅。

再加上聯盟黨主張的能拿Super出來買房,現在看上去比錢放在美股里被蹂躪要強。

不過你如果購買的是二手房的話,政策就不適用了。(注:今年4月起,沒有澳洲PR的人,為期兩年,規則上只能買新房)

以及目前還不知道,聯盟黨的這一政策是否也適用於已經買了首套房,現在正在還貸款的名下只有一套房子的人士。如果適用,那簡直要爽翻了,應該可能性不大。

兩家的政策無疑都將催動更多的租房者買房,對基建有促進,對開發商有好處,而對二手房市場的房價的影響就比較綜合了。

你更加支持誰的政策及理由?可以在文末留言區告訴我們。

現在已是激烈的白刃戰了。

4月16日晚8點將是ABC主辦的兩人的第二場辯論。

大選倒計時不到20天了,目前民調上來說,工黨略領先,大致在52比48,不夠能篤定的距離。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CityDiscount都市折扣,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