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虧 180 億!哪吒汽車張勇出國跑路?
最近,車圈又雙叒叕爆出大瓜,相關熱門話題接連登上社交媒體平台熱搜榜單~
哪吒汽車被執行金額超 1.6 億;
原 CEO 張勇被曝 「 人已經在英國 」 ;
經銷商集體上門討債……
消息一出,網友炸鍋:「 這次真的要涼了嗎? 」
「 又跑一個? 」
「哪吒倒了,那下一個又是誰? 」
「太卷了,之前的極越汽車,現在的哪吒。 」
今天,咱們也來看看這個哪吒汽車到底咋回事,是怎麼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首先,近期網上突然瘋傳的哪吒汽車原 CEO 張勇 「 跑路 」 的消息,起因是:多家哪吒汽車經銷商因長期拖欠返利、補貼等款項,組團找哪吒汽車討說法,結果發現,「 張勇聯繫不上了 」。
有經銷商爆料:哪吒汽車拖欠返利長達半年,金額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
部分經銷商被迫自掏腰包墊付用戶購車補貼;聯繫高層無果,甚至有人稱張勇 「 已經出國 」。
消息一出,哪吒汽車張勇火速闢謠:「 至今仍擔任哪吒汽車顧問,為公司四處奔波融資。 」
這也算是表達了跑路傳聞不實,但耐人尋味的是,張勇本人沒有公開露面回應。
「 跑路 」 沒有實錘,但哪吒汽車的困境也是實打實的。
銷量雪崩、巨額虧損、資金鏈斷裂,條條都掐住了哪吒汽車的脖子。
看銷量,2023 年哪吒汽車銷量 12.7 萬輛,同比下滑 16% ;
2024 年銷量跌至 6.45 萬輛;
2025 年 1 月,交付近 110 輛。
虧損方面,有數據統計:2021-2023 年,哪吒汽車累計虧損超 180 億元;
也有媒體估算過,2023 年經營虧損 67.58 億元,累計銷量 127496,即 2023 年公司每賣一輛汽車就要虧損 5.3 萬元左右;
資金鏈問題更不用說。
儘管 2023 年的時候,張勇公開表示 「 賬上有 100 億 」 ;
但2023 年財報卻顯示,哪吒汽車現金及等價物剩 30 億,且短期債務高達 80 億,已經面臨著資不抵債的困境。
外加哪吒的 IPO 計劃屢次擱淺,融資困難,投資人耐心耗盡。
於是,沒錢、沒銷量、沒未來,逐漸成了哪吒的現狀。
哪吒汽車的車主如今也痛苦不斷,近期有多地哪吒車主稱車機無法聯網、藍牙鑰匙失效、App 遠程控制失靈、導航定位消失等問題,生活也因此受到了困擾……
回頭看哪吒汽車的來時路,可謂是 10 年鑄興衰。
2014 年,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成立,創始人方運舟(原奇瑞新能源高管)提出 「 為人民造車 」 口號。
2017 年,獲得地方政府和資本支持;
2018 年,首款車型哪吒 N01 上市,定位低端電動車,售價 6 萬起,主打性價比。
這就是早期的哪吒,靠補貼、低價策略在車圈立足。
但另一方面,也面臨著技術積累薄弱、品牌存在感低的問題。
再到 2020 年,張勇(原為北汽新能源高管)接任 CEO ,推動哪吒 V、哪吒 U等車型上市,主打 10 萬級市場。
2021 年開始,哪吒汽車開始迎來短暫的高光時刻:銷量暴漲,年銷 6.9 萬輛,躋身新勢力前三,僅次於蔚來、小鵬;
2022 全年銷量 15.2 萬,成車圈 「 黑馬 」,並高調進軍海外市場。
這幾年間,哪吒汽車靠低價車衝量,但毛利率低,甚至負利潤。
說白了,屬於 「 賠本賺吆喝 」 的虛假繁榮。
再就到 2022 、2023 年的轉折點了。
2022 年哪吒 S 上市,定價19.98-33.88 萬元,但銷量慘淡,月均僅千輛。
2023 年全年銷量下滑,同年就開始曝出資金緊張、裁員、欠薪等各種傳聞。
去年就開始鬧經銷商集體維權、公司瀕臨崩盤邊緣……
近幾年,哪吒汽車的情況就是低價車不賺錢,高價車賣不動;
而且同期還有威馬、高合等同行暴雷,市場信心崩塌,哪吒汽車也就徹底玩不轉了。
說到這裏,咱也可以來回顧下同樣的例子。
威馬汽車,2015 年正式啟動,多輪融資規模高達 410 億;
2019 全年銷量僅次於蔚來汽車,排行國產新勢力第二名;
暴雷原因呢,盲目擴張、自建工廠耗光資金,IPO 失敗后資金鏈斷裂;
結局就是,燒光 400 億后,2023 年申請破產重整,車主售後無門。
還有高合汽車。
2020 年入局,首款新車高合 HiPhi X 售價 58-80 萬,一出場就成了國內最高的電車;
定價過高,銷量也很慘淡,公開數據顯示,其月銷僅幾百台;
高合燒錢太快了,暴雷也按了加速鍵。
2024 年 2 月就停工停產,同年 8 月申請破產重組。
所以總結下以往這些代表性案例,車企走到朝不保夕的境地,或多或少都有:燒錢太快(盲目擴張、自建工廠、瘋狂營銷),產品失敗(低價虧本,高端沒人買),融資斷裂( IPO 失敗、資本撤退)等原因。
可見哪吒汽車,怕是大局已定了。
也正是因為車圈 「 高危 」 品牌不斷,咱作為消費者,如果近幾年有買車換車計劃,要避免買車后變成 「 絕版車主 」,還是要盡量~
避開銷量低迷的品牌,尤其是那些月銷還沒過千的,最好是優先選那些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當然,等等黨依舊是最穩妥的……
接下來怕是還會有些車企會走上被淘汰出局的路,大家且買且謹慎吧!
每日一問,你們覺得哪吒汽車還能翻身嗎?
參考資料:極目新聞、汽車行業關注、創業最前線、鳳凰網科技、新浪微博及其他網路截圖
*以上內容系網友勇闖袋鼠國自行轉載自科技狐,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