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老牌建築公司破產, 欠債金額高達$2000萬
又一建築巨頭轟然倒下!
兩千萬澳元債務壓頂,項目爛尾、員工討薪無門,
澳洲建築業再陷危機
過去幾年,澳大利亞建築行業頻頻傳來壞消息,企業倒閉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這一次,輪到了擁有30年歷史的老牌建築公司Stokes Wheeler。
01|「黃金海岸老字號」宣布破產,欠債近2000萬澳元
本月,Stokes Wheeler正式進入清算階段,引爆了業內關注。
這家總部位於昆州黃金海岸的公司曾以穩定施工質量和項目管理能力在當地廣受好評。令人唏噓的是,這家運營了三十載的企業,如今卻因為資金鏈斷裂轟然崩塌。
根據管理人向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提交的清算報告:公司累計債務高達1950萬澳元;
其中拖欠員工工資與福利約166萬澳元;
欠無擔保債權人(多為供應商和分包商)1350多萬澳元;
西太平洋銀行等擔保債權人債務超320萬澳元。
更令人震驚的是,公司名下本應用於保護下游合作方資金的六個項目信託賬戶,在管理人接手時竟然賬戶餘額為零。
此外,Stokes Wheeler名下的「保留金賬戶」本應專款專用,用於支付施工方完工後尾款。但目前也被查出有270萬澳元缺口,該賬戶已被昆州建築與施工委員會緊急凍結。
公司方面解釋,仍有開發商拖欠超過530萬澳元的保留金未支付,但相關開發商則稱項目存在質量問題或合約已終止,因此拒絕付款。
02|項目爛尾成片,房東與開發商措手不及
Stokes Wheeler的突然倒閉,直接導致多個在建項目陷入停工危機:Palm Beach的Elevaire海濱住宅項目,原計劃打造40套高端公寓;
衝浪者天堂Pine Avenue的Bounce青年旅舍;
Pimpama的綜合醫療中心項目;
以及布里斯班Sunnybank地區的高端養老院工程。
目前,上述工程已中止施工,開發商被迫尋求其他建築商接手。而在建築材料價格飛漲、勞動力短缺的當下,臨時找「接盤俠」談何容易?
03|經營困難早有跡象?監管漏洞再受質疑
根據清算團隊調查,Stokes Wheeler早在過去五年內就已多次出現現金流吃緊、項目虧損等財務異常。公司雖然嘗試通過新增項目、引入資金「輸血」,但始終難以遏制虧損趨勢。
更令人擔憂的是,作為一家運營三十年的企業,Stokes Wheeler曾被視作「穩定老牌」,此次突然破產讓外界對建築行業信託賬戶制度的有效性產生質疑。
事實上,項目信託賬戶制度正是為保障分包商和小型供應商而設,但Stokes Wheeler案顯示,在實操中該制度形同虛設,一旦上游企業破產,整個鏈條瞬間斷裂,資金追回幾無可能。
04|是否涉嫌違規運營?監管機構已介入調查
據管理人透露,公司依舊擁有部分資產,包括工程設備、車輛等,主要擔保債務由董事和公司名下房產作抵押擔保。
但調查也顯示,公司可能曾在明知資不抵債的情況下繼續運營,這或構成非法交易行為(insolvent trading),監管機構或將進一步審查是否違反《公司法》。
目前,公司正草擬一份「公司安排契約(DOCA)」試圖避免徹底清算。但由於債務龐大、資金回收率極低,該方案是否能被債權人接受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05|疫情后建築行業頻陷「爆雷」,Stokes Wheeler不是孤例
Stokes Wheeler的倒下,並非孤立事件。
數據顯示,僅2023年,澳洲全境就有超過2100家建築企業倒閉,較前一年增長近一倍。主要原因包括: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尤其是鋼材與木材);
勞動力成本飆升;
高通脹、高利率下開發商融資難;
工期拖延造成現金流壓力;
項目合同多為固定價,導致企業在成本變化中「吃虧」。
多家建築協會早已警告:「澳洲建築行業正處在系統性風險的邊緣。」
Stokes Wheeler的倒下,不僅讓數百名員工失業、數十家分包商蒙受損失,更暴露出澳洲建築行業監管與制度設計的短板。
在高利率、高通脹的背景下,建築行業的風暴仍未結束。對購房者、開發商乃至普通投資者來說,選擇合作方時的「品牌與歷史」或許不再足夠,「資金透明、監管完善」的新標準才是未來的核心指標。
希望這一次,不再只是警鐘響起。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