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咖啡店被罵上熱搜!「平平無奇」,卻貴的無理
假期還沒結束,錢包先開始發抖。
不少人還沉浸在復活節長假的鬆弛感里,逛街、出遊、順手來一杯咖啡——結果卻在收銀台被現實當頭一棒:一杯平平無奇的外帶咖啡,居然要價9塊多。
不加奶、不加糖,沒有特別口味、沒有任何額外,甚至你選擇的空間都沒有,喝到嘴裏的,就是一杯純咖啡。
1、一杯咖啡9塊多?崩了Insane
更「費解」的是,這並不是哪家網紅店的限量款,而是墨爾本 St Kilda 一家再普通不過的咖啡館。而引爆這場討論的,是前《Married at First Sight》真人秀明星 Samuel Levi。
他在 Ins 曬出小票,配文一句:「你會為這杯咖啡付錢嗎?」然後整個評論區直接炸了。
咖啡的價格拆解如下:
特大杯咖啡:8.00
刷卡手續費:0.16
節假日附加費:1.20
總計:9.36
他說,自己根本沒選植物奶,是店裡直接默認給的,還額外收了1刀——也不提供替換選項。
「我當然理解現在開店難、成本高,但當你發現一杯什麼都沒加的咖啡要價接近10刀,還是會有點『WTF』的時刻。」
更讓人困惑的是,Samuel點咖啡那天是周六。不少網友立刻在評論區質疑:周六不是公共假日,怎麼能收「節假日附加費」?
但根據維州官方說法,4月19日確實被列為復活節公共假期的一部分,所以附加費在法律上是「合法」的。
只是——合法就代表合理嗎?Money.com.au 的數據指出,今年四月多個長周末,澳洲消費者在節假日附加費上的總支出將超過9480萬澳元。
另一項由 Lightspeed 發布的調查顯示,僅有52%的消費者能接受這種「節假日加價」的邏輯。
而根據南澳大學的數據,一杯小杯 flat white 的平均價格為4.78澳元,就算加大杯量、特殊奶類,也不太會衝到9塊錢。
所以,Samuel那句「這杯咖啡是好喝,但沒好喝到這個程度」,恐怕正說出了不少人近期的消費感受。
他最後無奈表示:「咖啡館確實很美,氛圍也好,但在這個時代,定價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2、連復活節兔子都躲不過通脹 Chocolate
當然,讓大家無語的還不止咖啡這一件事,最近在超市買過巧克力的小夥伴,可能已經察覺到:今年的復活節,連兔子都變「貴族」了。
明明國際可可價格在今年有所下跌,但澳洲的巧克力價格卻沒跟著降,反而貴出了新高度。
根據數據平台 eToro 的分析,雖然2025年全球可可期貨價格相比去年復活節下降了21%,但這之前它曾一路飆漲,從每噸6500澳元漲到12500澳元,依然比2023年高出近兩倍。
而這些成本,最終還是轉嫁到了消費者頭上。
比如大家熟悉的 Cadbury Dairy Milk 大塊巧克力,從去年的6澳元漲到了現在的8澳元,Ferrero Rocher 的復活節蛋從8漲到10。
還有最經典的「縮量不降價」:Cadbury 的復活節狩獵彩蛋看似沒漲價,但一包從12顆悄悄變成了11顆。
市場分析師表示,這種「漲價+縮水」的組合拳,正在讓普通家庭的節日開銷越來越沉重。
更糟糕的是,價格或許還會繼續漲。非洲兩個最大可可出口國——象牙海岸與迦納,近日受到關稅衝擊,如果談判不順利,將影響全球供應鏈。
巧克力貴了,消費者怎麼辦?
對比網站 Finder 的最新調查顯示,今年澳洲人復活節總支出預計將達到48億澳元,高於去年的40億,但買巧克力的人反而變少了,從去年的54%降到49%,平均每人計劃花費也從57澳元上漲到68澳元。
調查還發現,越來越多家庭開始轉向自製小禮物,比如自製 rocky road、糖果小籃子等,用更經濟的方式保留節日儀式感。
「不是不想慶祝,而是必須想得更精一點。」一位消費者這樣說。
節日氛圍熱鬧之餘,也藏著不少現實壓力。悉尼大主教 Anthony Fisher 在復活節致辭中提到,「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我們更要敢於相信希望」,「也許越是黑暗,才越能看到星星」。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澳洲的家一墨爾本,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