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公司奇葩規定:不回辦公室,就別想升職?
為了讓員工重返辦公室,不少澳洲企業老闆悄悄換了戰術——不再明說要強制返崗,而是將升職機會與「到崗辦公」捆綁在一起。這一做法被揭露后,引發澳洲職場群體巨大分歧。
根據人力資源公司Robert Half的最新研究,對500名招聘經理和1000名全職辦公室員工的調查顯示,高達74%的澳洲僱主認為員工到崗率會「顯著」影響其晉陞可能性。
自2024年底以來,澳洲多地公司陸續收緊遠程或混合辦公政策,紛紛推動員工回歸辦公室。然而,許多員工質疑這一變化,認為自己在家工作同樣高效,根本沒必要強制返崗。
相比直接下達返崗命令,這種「軟性施壓」的升職激勵方式,看似「溫和」,實則將選擇權推給了員工:是享受居家辦公的自由,還是冒著失去晉陞機會的風險?
這一做法在社交平台和新聞評論區迅速引發熱議,網友觀點涇渭分明。
不少人支持這種「回歸傳統」的方式,認為升職本就該優先考慮那些在辦公室積極表現、主動與同事互動的人。有評論寫道:「你坐在家裡,怎麼帶團隊、怎麼體現領導力?疫情讓一些人太『玻璃心』了。」還有人表示,2025年還堅持居家辦公的員工,大概率是「不怎麼幹活的人」。
甚至有人主張,進辦公室的員工應該拿得更多:「他們花了時間和精力去上班,還要跟同事社交、維繫關係,這本身就值得更多薪酬。」
不過,也有大量員工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直言這種做法「難以置信」,甚至認為這是一種變相威脅。不少人表示,自己寧願保留遠程工作的自由,也不願為了一個「未必會兌現」的升職機會去通勤。
「很多人根本不在乎升職,他們只想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享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一位網友寫道。
還有人指出,企業並沒有真正兌現升職承諾,只是在「畫大餅」:「讓你回辦公室,結果升職遙遙無期,根本沒人升。」
更現實的問題是——通勤的代價。有人表示:「光是每天通勤的交通費和時間成本,就需要加薪來補償。」還有評論稱:「升職帶來的加薪,都不夠我負擔交通、著裝和午餐。」
部分聲音也強調,晉陞應該基於工作績效,而非是否出現在辦公室。「這種方式太操控人了,完全是為了掌控員工。」
不僅澳洲在推行這一策略,Robert Half的報告還指出,英國、德國、荷蘭和法國等國家的僱主也認同到崗辦公對升職有重要影響。
該研究還發現,若公司將「到崗辦公」設為晉陞要求,近一半(45%)的員工會選擇更多時間回辦公室,以免錯失機會。
但也有不少人依舊堅定支持居家辦公——17%的員工表示,即使因此無法晉陞,也會堅持在家工作;另有18%的人甚至會主動跳槽,尋找辦公制度更靈活的公司。
其實,早在今年初,就有專家提醒澳洲僱主:強推返崗可能導致「人才流失」。
人力資源公司Employee Matters的總經理Natasha Hawker曾在接受《Sunrise》節目採訪時指出,不少僱主擔心反遠程辦公政策會讓企業失去優秀員工。
她引用Randstad澳洲分公司的調查數據稱,52%的白領員工認為遠程辦公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基本權利」。儘管有41%的員工願意被動接受返崗安排,但近四分之一會開始尋找帶有混合辦公模式的新工作,6%的人則會立刻辭職。
Hawker直言:「這聽起來像是一場『職場兵變』。在目前人才緊缺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真的輸不起。」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最西澳,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