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本高!中國留學生澳洲直接長租住酒店

這幾年的物價飛漲,衣食住行都有點變成了我們高攀不起的模樣。

為了能以最經濟,同時也是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走完這段留學的路。

們,也都可謂是奇謀百出。

根據SBS的報道,就讀於大學的Hunter Huang就開發出了一套「跨州走讀」的模式。

就讀於阿德萊德大學的他,卻選擇和女友一起合租在

一般每個月,他從悉尼飛阿德萊德一次,搭最早的班機過去,在10點上課前趕到學校,下課後,再乘最晚的班機回。

他在去年2月搬到悉尼后,就開啟了四個月這樣的走讀生活。

對於為什麼這樣選擇,他表示,除了能陪伴女友外,較低的合租成本和悉尼更多的工作機會也都是重要原因。

雖然這個思路消耗有點大,但合租算下來,比起分居兩地,還是能省出兩千刀左右的房租。

早上去晚上回,跨州上學,聽起來好像有點特種兵。

但這和「國際走讀」的許光利一比,似乎又不算什麼。

去年許同學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條「挑戰全球最遠上課距離」的視頻在網上大火。

許同學是8年前,來到了留學,先後在RMIT完成了自己本科遊戲設計和研究生藝術管理的學習。

在去年進入最後一學期后,他開啟了自己的「國際走讀」生活。

每周一早上出發飛墨爾本,周三晚上再飛回國內的家,整個時間大概在72小時左右,飛機上單次行程大概10-13小時左右。

8月至10月期間,徐光利在墨爾本和中國間往返了11次,單次平均花費在6000人民幣左右,他表示這和他在墨爾本一個月的成本相比差距不是很大。

雖然花費大差不差,但實際下來的體驗卻是要好上了不少。

他表示,陪家人和女友,以及想在中國找工作,是自己選擇國際走讀的主要原因。

在實施這個計劃前,他也有做一些研究,包括中國對海外學歷認證的規定、秋招春招時間,以及自己課程的可行性。

最新的各校二手閑置群都已建立,交易非常活躍!

除了像這種「走讀」的模式外,根據SBS的最新報道,最近生Hugo Hong又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就是住

在今年2月落地墨爾本后,他就住進了Southern Cross Station附近的一家連鎖酒店,準備一直在酒店裡住到11月學業結束為止。

可能在我們大多數人的概念里,住酒店應該都是最貴的住宿選擇,那怎麼一天還不得個大2、300刀。

但在Hugo和酒店的溝通下,最後談下來的價格,也是有點超乎想象!

每天的費用僅130,每周910澳元!

這個價格,除了包括20平入住的酒店房間外,還包括了水電網、早餐、全天候的安保服務以及清潔服務!

根據澳一家專為學生提供住宿服務公司的官網顯示,2025年一個面積為13平方的單人間租金為每周570澳元,也就是每天大概81澳元。

雖然乍這麼一比,570是要便宜一些,但是一方面酒店這邊不需要退房清潔等後續的費用,同時還有這麼多額外的服務,這些服務算下來差不多也要有個300刀了。

綜合下來,也是發出了真的很爽的感嘆!

關於為什麼會選擇住進酒店,Hugo表示,這也是自己綜合考慮下的結果。

1月他也曾嘗試在,但始終找不到特別適合自己的房子。

他第一年在墨的學習為期9個月,但墨爾本租房市場上的房源一般都是半年或一年起租。

有的中介告訴他可以先簽一年的合同,假如今年就在墨待6個月,剩下的6個月可以轉租出去。

但一方面轉租人並不好找,要是轉租不出去的話,違約還會影響信譽。

這也早已不是Hugo第一次長租酒店了,此前他就曾在中國的一個五星級酒店談了一個非常便宜的價格,基本上達到了官網價的三、四折,就這麼住了一個月。

也是從這裏來的靈感,希望能把這個方法同樣應用到國外的酒店上。

和許同學一樣,在實施計劃前Hugo也進行了詳細的市場調研。

先後聯繫了四大酒店集團,對比下來,目前入住的酒店性價比最高,討價還價后還拿到了幾乎是官網非會員259澳元一半的價格。

這個選定的酒店,不僅地理位置優越,就在free tram zone里,離學校近10分鐘的距離,還有洗衣房、免費的早餐和健身房。

入住至今的一個半月時間,除了購買瓶裝水和每次4刀的洗烘服務外,Hugo在住房上再沒有其他花費。

而房費開銷還可以累積積分,用於抵扣相關服務。

他表示自己的朋友天花板漏了,報修一周沒人來修,自己這邊只要給前台打電話,什麼事情都能立馬解決。

在Hugo將自己的經歷發到網上后,住酒店這種全新的留學住宿解題思路,也是瞬間吸引來了不少留學生想要學習討教。

對此UTS建築環境的施松副教授表示,澳大利亞住房選擇多種多樣,留學生應該考慮自己的個人需求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同時他也想提醒其他想要效仿的留學生,從法律上來說,租住商業性酒店對住戶權益的保護性會「稍微差一點」,假如發生糾紛,可能要走商業模式維權。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留學的路途中,大家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去摸索最適合自己的那個選擇。

但也需要特別注意,「創新前」也要進行充分的調研,確定可以實施落地,也不會影響後續的學歷認證等,千萬別丟了西瓜撿芝麻。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澳亞日訊,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