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澳洲房子,離泡沫不遠了

2025年04月22日 15:46

狂飆中的

降息潮、超低首付、銀行鬆綁,

三重催化下的「泡沫警告」

還沒等央行官宣降息,市場的溫度就已經躥上了天花板。

根據利率期貨市場最新預測,今年年底前,官方現金利率或將降至2.9%——這意味著,從現在到年底,澳洲可能還要經歷多達5次的降息!

對於買房人來說,這似乎是個好消息;但對於房地產調控者、金融監管機構乃至整個來說,卻是一個沉重的信號——因為,一個「超級泡沫」正悄然膨脹。

降息意味著什麼?——更多債、更多貸、更高價!

在剛剛公布的會議紀要中,澳洲央行(RBA)罕見地敲響了風險警鐘:

「歷史經驗顯示,降息往往會刺激更激進的借貸行為、房價快速上漲,甚至會誘發貸款審核標準鬆動。」

現實也正在應驗這一點。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澳洲家庭用於還房貸的支出已佔到收入的創紀錄比例。在等城市,想靠工資買下中位價的房子,幾乎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

降息+放水,政府真的在「撒錢推房價」?

不僅僅是市場情緒火熱,的住房政策也被認為是在「火上澆油」。

今年以來,政府陸續推出三項刺激房市的關鍵舉措:放寬學生貸款審核門檻:?銀行可忽略HELP債務,等於大學生多出數萬貸款能力;

擴大「Help to Buy」共有產權計劃:?政府最多出資房價40%,首付只需2%,僅此一項就可能為市場注入成千上萬的新購房者;

5%首付計劃全面推開:?購房者只要出5%,剩下的由納稅人作擔保。

如果說,這些政策初衷是為了幫助剛需,那結果可能是:讓原本無法買房的人「被拉進來」搶房,房價自然再度攀升。

銀行也瘋狂:首付2.2%,貸款保險「豁免名單」狂飆

雪上加霜的是,澳洲四大銀行已在「悄悄鬆綁」貸款門檻:聯邦銀行(CBA):?正試點對護士、警察、助產士等提供LMI豁免;

國民銀行(NAB):?將會計師、物理治療師等收入穩定職業納入免保行列;

澳新銀行(ANZ):?在145個熱門地區,允許「高凈值客戶」95%貸款無保險;

西太銀行(Westpac):?雖將娛樂行業踢出豁免名單,但仍保留多類優質職業豁免政策。

特別是聯邦銀行旗下平台OwnHome,已經將首付門檻壓到了令人咋舌的2.2%,幾乎等於「零門檻上車」。

房市三重「引爆器」:活像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

眼下,澳洲房地產市場被三股力量同時推著往上沖:央行即將開啟降息周期,意味著資金成本持續走低;

政府「兜底買房」政策不斷加碼,刺激需求瘋漲;

銀行業拚命搶客,放鬆放貸標準,全面降低門檻。

結果是什麼?一個更龐大的購房人群,追著有限的房源跑,結構性供需失衡正在加劇。

房價將再創新高?誰來兜這個底?

看似皆大歡喜的局面,實則暗藏風險:家庭債務可能再創新高,澳洲家庭債務率本就居全球前列;

風險或將在利率反轉周期中集中爆發;

政府財政壓力將加重——這些看似「利民」的補貼政策,背後是納稅人在買單。

就連貸款保險行業也已發出預警。業內龍頭Helia坦言,政策若持續推進,可能讓保險業務「被邊緣化」。一旦房價下跌,風險全由國庫承擔,屆時納稅人或將被「反噬」。

這輪「買房狂潮」,是救市,還是埋雷?

當央行按下「降息鍵」,政府踩住「油門」,銀行拉低「門檻」,所有的政策信號都在鼓勵人們——現在是買房的好時機!

但風險在悄悄堆積。過度借貸、收入透支、系統性脆弱性……都可能在某個臨界點,引發「泡沫破裂」的連鎖效應。

澳洲房市,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投資話題。它是金融的神經末梢、經濟的體溫計,也是每一個普通家庭的未來縮影。

你以為是「買房的好機會」,但也可能正身處一場不可預測的「泡沫盛宴」。

你,準備好了嗎?

*以上內容系網友走進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