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進富人區!
維州政府近期提出的高密度住房規劃,
意在通過在墨爾本一些最富裕的城區建設更多公寓,
打破目前富人區與中產階級之間的 「階層隔離」。
不過,這一備受爭議的政策也引發了城市規劃界和本地社區的強烈反彈。
此前,維州政府已經公布了60個 「重點發展區域」(activity centres)選址,
計劃在這些地區鼓勵開發商建設成千上萬的新住宅。
其中大部分選址都集中在維州最富裕的城區,比如:Brighton、Camberwell、Hampton、Hawthorn、Kew Junction、Malvern、Prahran、Glen Huntly和Sandringham等。
據澳洲統計局的社會經濟指數數據:這些區域中超過九成都位於全州社會經濟條件最優越的前50%。
支持 「宜居密度」 發展的倡議組織YIMBY(Yes In My Backyard)表示:這些規劃為長期被排除在外的中產家庭提供了機會。
該組織在墨爾本的發起人Asanka Epa表示:通過增加住房類型的選擇,
可以讓更多人有機會住進這些高便利性的熱門區域。
這種開放是對社會整體有益的。
但另一方面,城市規劃專家對這一計劃提出了嚴厲批評。
RMIT大學名譽教授Michael Buxton在上周的一場議會聽證會上表示:政府在制定這些規則時過程不透明,與房地產行業密切溝通,卻忽視了社區與地方政府的聲音。
他指出:僅在市區Boroondara市政區域內就設有七個規劃點,而該地區正是全州社會分化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Buxton所在的專家團體Charter 29在提交議會的意見中警告稱:這項規劃可能導致大批傳統購物區和二戰前的老房子被拆除,嚴重損害墨爾本的文化遺產和城市特色。
很多具歷史價值的建築集中在火車站周邊和這些開發區域內。
如果大量開發集中於此,勢必破壞墨爾本獨有的城市面貌。
該組織還質疑,規劃能否真正帶來可負擔住房。
他們指出高昂的建築成本和當前大量積壓的未售房源,會對新增供應形成實際障礙。
反對黨方面也已成立專責委員會,對工黨推動的三項關鍵城市規劃修訂展開調查。
反對黨城市規劃事務發言人Richard Riordan批評說:高密度開發計劃將損害我們郊區的生活質量,
而委員會的設立正是為了給本地社區和Council機構提供話語權。
對此,維州政府發言人表示,他們不會為這項「大胆」的住房改革道歉。
發言人表示:像Michael Buxton這樣的學者若一味要求維持現狀,
就該向年輕人、工薪階層和普通家庭解釋,為什麼他們不配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政府強調所有的改革都經過了廣泛諮詢,
並指出去年曾就這些規劃方案進行過兩輪社區意見徵集,並據此進行調整。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