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習近平掌舵 中共航船駛向何方?圖
中共18大開完,習近平搭檔李克強,組成新一屆領導班子。外界都在關注:中國這艘航船,在習李掌舵下將駛向何方。
*習近平的“中國夢”:中國已有“正確道路”*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雖然“左右”晃動,但會按照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既定方針”繼續走下去。習近平周末說: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道路多麼不容易,須堅定不移走下去。“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
習近平的這條正確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說,這條路“改變了13億人命運” ,“將中國送到了一個世界大國的位置” 。
習的講話是戰略性和抽象的。具體如何“走”,習的副手李克強說“改革,改革,改革”。中共18大結束一周,李克強對一些“改革試點”省市領導人說,“改革 還是最大的紅利!”。從人民日報的報道來看,李克強的改革還是指經濟改革。李克強說,改革的甜頭已經嘗到,“必須也只能往前走,沒有退路。”“讓人民過上 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須通過改革開放。”“改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蕭功秦:鄧小平只要共產黨領導和經濟發展*
中國學者蕭功秦說,(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多次提到,鄧小平只堅持兩點,共產黨的領導和發展經濟。只要經濟好怎麼改都 行,但不能挑戰“黨的領導”。蕭功秦說,鄧小平走的就是新權威主義。鄧小平在世時曾推薦李光耀的新加坡管理模式。中國媒體報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這些年 來,已經培養中共各級幹部一萬多人次。
*榮劍:過去和未來十年是關鍵*
中國學者型商人榮劍說,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即將出場時,人們都充滿期待。這表明,人民是希望中國繼續在改革的道路上前進,希望新的領導人以對歷 史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勇於接受挑戰,直面問題,按人民的意願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中國當前的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問題,社會深層潛伏著各種危機, 這對領導者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能否成為中國歷史性的人物,大概就在未來的十年裡。”
榮劍說,過去的十年是“改革裹足不前、制度毫無創新、思想死氣沉沉”的十年。關鍵就在於“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沒有一個清晰方案。”
*蕭功秦:領導必須是“有想象力”的“明白人”*
上世紀80年代曾就“新權威主義”問題同榮劍展開激辯的復旦教授蕭功秦, 對未來領導人提出他的期許:“中國需要的政治家必須同時具備兩種能力,一是如鄧小平說的‘要做明白人’,二是富有民主想象力,只有這樣的政治 家才能來引導中國走出困境。”蕭功秦說,“官僚科層制優點很多,但從歷史上看,最大的問題往往是,讓最沒想象力的人,佔據了最需要想象力才能解決問題的位 置。尤其是危機時期,這就非常危險。”
*中共掌握所有重要崗位*
中共18大推出的205名中央委員,分佈在所有重要崗位:中央最高機構、各省自治區、各部委,公檢法工青婦、解放軍各軍兵種、國有資產管理、港澳台事務、 國際聯絡、殘聯、社科院、科學院、海關、體育、財經、航天、審計、政協、新聞出版、文聯、作協、銀行、稅務、電監、銀監、保險、僑聯、航空、兵器、國際貿 易談判等等。
*環球時報:中國道路已定*
18大剛開完,被作家周舵視為中國“最有水平”的左派報紙《環球時報》發表文章,題目是《自由派應為社會團結有所建樹》。文章說,“中國大的國家道路已 定,經過30年的驗證而廣受支持。自由派如果繼續把力氣主要放在道路之爭上,不具有現實意義。自由派應為國家走好中國特色的民主建設之路發揮獨特作用,擴 大並鞏固社會的多元,並對解決轉型時期的團結難題發揮理論和實踐的建樹。”
*周舵: 既然道路已定,為何還在瞎摸*
學者周舵說,環球時報的“道路已定”,不知從何談起。“執政黨難道不是至今還在河裡摸石頭嗎?這就叫‘道路已定’?道路已定,你還在瞎摸什麼東西?。摸著 石頭過河,摸的不是道路,還能是什麼?吃飽了沒事幹,下河摸魚嗎?至少就本人所知,無論國內國外,主流、普遍的見解是,中國是一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文明轉 型中的所謂‘變動中社會’或‘轉型中社會’,無論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哪方面的現代文明指標來衡量,中國距現代化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經改VS政改*
溫家寶多次呼籲要政改,政治局無人響應。有時,溫家寶政改的呼聲在中央級大媒體都遭到“消音”。習近平和李克強,能不能繼續在摸索中國特色道路中提出乃至推行政改?
李克強說,(中國)不片面追求GDP。將來發展可能會經歷一個“中速增長期”,很難長期保持兩位數。只要保住7%,2020年實現小康就有可能。
*黃亞生:中國有能源,中國人沒有*
美國華裔教授黃亞生(麻省理工學院)說(外交政策雜誌11月19日),從1990年到2009年,中國這些年的GDP增長不再惠及普通民眾。“用中國的 GDP數據來診斷中國經濟是否健康有點像從飛機上窺視一座建築物內部:你需要近距離研究真實情況。研究其生活標準是了解經濟體是否健康的好辦法。例如,中 國總能耗2009年超過了美國,但中國家庭在這爆炸性耗能增長中僅扮演次要角色。人均電力佔總電力消耗比例在2001年達到峰值,大約14%(相比之下, 美國的比例約為38%)剩餘部分為工商業用電。”
“將這些因素理順:2009年,普通中國人個人用電量是普通美國人的8%。這與人均GDP的20%相去甚遠。中國擁有很多電力–中國人則沒有。”
*茅于軾:政改從新聞自由開始*
中國經濟學者茅于軾說,中國GDP結果扭曲,其原因就是“政府權力過大”。他說,1996-2008,在中國財富分配上,家庭的平均收入縮減了12%。這12%分別被政府與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所佔有。要改變,就必須進行政改。
復旦教授蕭功秦說,從威權體制進入民主體制需要五步:改革者執政、經濟轉型與起飛、民生建設、公民社會、憲政民主。學者榮劍說,下一步如何走,需要研究幾 個根本的政治問題:權力來源–通過人民授權確立公權力的合法性;權力監督–通過分權和制衡防止公權力腐敗;權力歸宿–通過權力回歸社會以實現社會自 治。
中國經濟學者茅于軾說,政改要從言論自由開始。他對《荷蘭在線》說,放開言論自由,其實對執政黨沒有多大害處,影響最大的是貪污分子。“共產黨也不喜歡貪污,我覺得這個可能性還存在。”
*黃亞生:如何將民主引向中國*
美國學者黃亞生說,光靠道德說教,對 中共領導人不起作用。“多年來,西方領導人訴諸道德詞藻,引述人權的普世性和對獨立自由的渴望,推動中國更大的政治開 放度和民主化。5月,國務卿希拉里為其幫助中國活動家陳光誠的決定而辯護。她告訴 中共領導人,‘我們繼續期望中國能承擔保護普世價值和基本自由的國際義 務’。”
黃亞生說,但是在中國,甚至連受過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也不認為這會有利於他們或者國家:飽受馬列主義熏陶的 中共領導人就更加不信這一套了 ”。
多維網報道,中國新領導人上任不到20天,已經燒了兩把火–反對腐敗和扭轉作風。習李上位后將燒第三把:政府機構改革。“大規模的政府結構調整方案已經醞釀成形,明年2月18屆2中全會將得到確認。”
從這“三把火”來看,中共新領導只是在推行一些“行政改革”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政治改革。這樣的行政改革,前20年數位領導人都多次干過。
*習近平會不會“去毛”*
習近平“掌舵”,會不會有大動作?台灣的中國問題專家林中斌說,有可能會平反胡耀邦,批毛澤東。這位工程專家轉行的政治分析家說,當年胡耀邦 遭“八老”整肅,唯一站出來幫胡說話的就是習近平父親習仲勛。而習近平從河北正定縣委書記提拔到廈門當副市長,也是胡耀邦拍板的。林中斌說,胡耀邦去世, 經常探望其遺孀的,有溫家寶、胡錦濤、習近平還有李克強。“薄熙來的垮台,是胡錦濤、溫家寶、習近平為胡耀邦平反的第一步。”
至於去毛化,林中斌說,習仲勛曾因小說《劉志丹》入獄,“習近平不可能忘記這段過去。”據林中斌說,有消息說,習近平在政治局常委會上提到,毛澤東遺體是否應移出紀念堂。但是,習近平的建議遭到溫家寶否決。
有關這段習近平“去毛”的報道,還沒得到其他可靠消息渠道證實。
來源:阿波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