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箱操作薄熙來案或成民粹主義把柄」
賀衛方(左)和陳有西均強調公開、公正審理薄熙來的重要性。
中共當局審理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一案近日一陣喧囂,媒體傳言的周一(1月28日)在按鍵貴州法院開審的消息不實,隨後又傳出薄案審理將在今年全國人大和政協按鍵“兩會”後進行。
對薄熙來的具體審理時間雖尚不知曉,但種種跡象顯示“為時不遠”。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和浙江京衡律師集團董事長陳有西都是與重慶或薄案有或多或少關聯的人物。
前者在2011年4月重慶“唱紅打黑”如火如荼之際發表了一封《致重慶法律界的公開信》,指出“政府用非法手段打擊犯罪令人產生某種不好的感覺,那就是‘以黑制黑’”,並質疑所謂的“重慶模式”。
後者在2009年擔任重慶涉黑案律師李庄案“第一季”審理的辯護律師,憑藉按鍵李庄偽證罪案一舉成名。
投鼠忌器
薄熙來案目前已“指定”兩名辯護律師,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會得到有效辯護呢?
陳有西律師在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現在顧慮多是因為有些投鼠忌器,審理薄熙來可能會牽扯出其他的事情,很多事情不敢公開審理、不敢公開偵查和報道,原因是對他的審理當中可能會涉及到共產黨不希望公開的東西。”
薄熙來案據報將在今年“兩會”結束后開審
陳有西曾在政府、公安、法院、高校工作,是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時的第一批大學生,1982年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之後從事過公安工作,隨後擔任過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袁芳烈的秘書,可以說是一名官方背景較深的律師。
陳有西對BBC中文網說:“從律師的角度看,我希望對薄熙來的審理應該是從事實、證據得出一個結論,而不是事先設立一個意圖來進行審理。不能未審先定,而要根據事實、證據得出結論。”
"審判如何進行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國際形象,影響到人民對正義的信心,影響世界對中國未來的判斷。"
賀衛方(北大法學院教授)
他說,當局應該將薄熙來案當作一個典型,作為中國走向法治化、民主化、司法獨立和公開化的一個標誌性審理。
北大法學院教授賀衛方對BBC中文網說,截至目前,薄熙來案很不透明,當局完全可以“通過暗箱操作來予以撇清,好幾個罪名最後可能只認定一個罪名來判決”。
他說,按理說,薄案應該與谷開來和王立軍案一同審理,“現在被人為地切割成幾個階段,最後的結果倘若是支離破碎,是很糟糕的。”
賀衛方認為,現在的中共領導人不是說一點沒有國際視野,他們應該知道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案件的審判。
“審判如何進行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國際形象,影響到人民對正義的信心,影響世界對中國未來的判斷。”
他坦言,自己對這一前景不表樂觀。
民粹主義
不少媒體揣測薄熙來會面臨怎樣的判罰。陳有西律師表示,這是“不正常”的。
“我們精通法律的人都無從知道,原因就是對他的偵查是不透明的。我們可以分析出來,但是沒有證據我們不敢說話,現在整個偵查非常不透明,這是非常不應該的。”
他說,應該公開審理薄熙來,“給他一個合法的辯護權,沒有什麼好怕的。因為這個人是好是壞,審理后老百姓會明白的,沒什麼好忌諱的。”
“如果做不到,恰恰會造成民粹主義的思想會根深蒂固,很多人會同情薄熙來,認為他是一個好官,根本揭露不了他的惡行。”
陳有西說,公開審理對中共是有好處的,“投鼠忌器會為民粹主義找到一個把柄,後遺症會非常大。”
來源:阿波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