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普選聯盟認為「三軌制」方案符合「民主程序」。
由泛民主派政黨和學者等組成的香港真普選聯盟公布其行政長官選舉方案,要求除了官方的提名委員會外,也允許公民聯署和政黨提名。
按鍵 真普選聯盟星期三(1月8日)公布其所謂的「三軌制」方案,建議在2017年的選舉中讓有意參選者經由上述三個途徑報名,並強調三軌「缺一不可」。
聯盟同時強調,官方提名委員會的組成「越民主越好」,也不能以是否「愛國愛港」、「與中央對抗」等政治審查條件來拒絕任何人參選。
北京與港府官員此前多次強調,只有官方提名委員會才是香港《基本法》與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議認可的合法提名機關;行政長官應當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
這讓民主派質疑北京給予香港民主普選的誠意。
真普聯的一份書面聲明說:「除非參選人不符合法律就候選人的明文要求(如須年滿40周歲、沒有外國居留權等),否則提名委員會須確認由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取得候選資格的參選人。」
「提名委員會不能因『愛國愛港』、『與中央政府對抗』等政治審查而拒絕確認。真普聯亦要求廢除現時禁止行政長官屬於政黨成員的限制。」
真普選聯盟要求港府不要再對香港市民的訴求「置若罔聞」,也不要再考慮任何篩選候選人的辦法。
公民提名違法?
雖然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成員近日公開警告民主派醞釀已久的「公民提名」主張違反《基本法》,但港府對此並無明確表態。
香港報章星期三報道,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星期二說,提名程序必然是由《基本法》所規定的提名委員會來進行,「除此以外是別無出處的」。
他還說,《基本法》西方議會制的國家領袖選舉也不一定有公民提名,「普及而平等」也並不等於把提名權開放予所有合資格公民。
「譬如在一些西方的議會制內,政府首長和國家元首的選舉內,提名權這方面未必一定會開放給所有合資格的公民,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
《明報》引述工黨主席李卓人說,他認為譚志源的比喻「不倫不類」,並稱民主派提出公民提名制度,只是希望「對沖小圈子提名」,提供多一個提名參選的渠道。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也指出,雖然確實有民主國家不採用公民提名,但也是由具備相當選票基礎的民選議員提名,與香港設提名委員會並不可比。
親北京的《文匯報》星期三的一篇報道則形容,這是「反對派繼續死撐『公民提名』符合基本法,企圖架空提名委員會」。
來源: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