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瘋狂:圖說文革時期的紅衛兵運動
1966年8月18日毛澤東佩戴紅衛兵袖章,在北京城樓首次檢閱紅衛兵
1966年8月18日,首都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群眾大會”,毛澤東等在天安門第一次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和紅衛兵。這一天,毛澤東身穿軍裝,在天安門接見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和紅衛兵,接受並配戴了紅衛兵敬獻的袖章。
此後,毛澤東又分別於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8日、11月3日、10日、11日、11月25日和26日多次接見紅衛兵。到11月下旬為止,先後8次接見紅衛兵和學校師生達1100多萬人。這說明,毛澤東對紅衛兵造反運動積極支持,把紅衛兵和青年學生視為全面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突擊力量。在毛澤東8次接見紅衛兵的鼓舞支持下,各地分散的、零星的造反運動,迅速統一到紅衛兵這個風靡全國的組織形式下,發展成為一股席捲數千萬青年的狂潮。
與此同時,紅衛兵開始進行全國性大串連。
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通知,規定來京的師生“一律免費乘坐火車”,“生活補助費和交通費由國家財政開支”。外地大專院校和中學師生紛紛奔向北京;而北京的學生則紛紛奔赴外地。這樣就開始了全國性的大串連。毛澤東在3個月內8次接見全國各地紅衛兵和學校師生,更助長了這種趨勢。全國串連的人數以億萬計,造成全國停學、停產,鐵路擁擠,交通堵塞,社會秩序混亂。
紅衛兵不斷高呼“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
毛澤東檢閱紅衛兵的車隊行進在長安街上
毛澤東、林彪與紅衛兵在一起
毛澤東來到紅衛兵中間
外地紅衛兵徒步北京
從黑龍江省邊遠地區串連到省城哈爾濱的紅衛兵連夜在新華書店購買《毛澤東選集》
從1966年8月至11月,毛澤東先後八次接見紅衛兵,接受檢閱者達上千萬之多。紅衛兵也由最初的非法地下組織轉為公開,並迅速風靡全國。這是紅衛兵在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時的壯觀場面。
紅衛兵的海洋
紅衛兵在天安門
紅衛兵和造反派的袖章。
紅衛兵袖章。“八一八”是毛澤東首次接見紅衛兵的日子。以“八一八”命名,顯示其為老牌紅衛兵
紅衛兵文藝隊在街頭演出
紅衛兵在在拉練(野營)途中。
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講話。除毛外,照片中還有周恩來、江青和康生。
毛澤東和林彪在檢閱紅衛兵時均佩戴了紅衛兵袖標。這時的林彪已成為毛澤東的“親密戰友”,緊隨在毛澤東身側,頻繁出現在各種公眾場合。
毛澤東親自出馬,於1966年8月5日發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將矛頭直指劉少奇等
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接見紅衛兵。林彪在陪同毛澤東出場時的形象,使得他在垮台後被批判為“語錄不離手,萬歲不離口,當面唱讚歌,背後下毒手”。
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接見紅衛兵
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紅衛兵
鋪天蓋地的大字報
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紅衛兵袖章
清華大學學生在北京王府井搞宣傳
受到接見的紅衛兵與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在個人崇拜到了登峰造極的年代,能與偉大領袖合影,是無上的光榮和值得銘記終生的事情
毛主席接見紅衛兵
給毛主席帶上紅領巾
高舉紅寶書
小學生有一種叫紅小兵的組織。圖為紅小兵到工地為公社社員演出。
學語錄,喊口號也是文革的一大特點。
運動波及到香港,總督府外貼滿大字報。
北京外語學院等校紅衛兵﹐出發串連前往天安門毛澤東像下宣誓
革命串連的紅衛兵
串連前在天安門前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