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之鋒美國研討會 解構香港無領袖運動 確保運動持續發展 梁繼平首度公開露面
訪美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和目前正在美國、7.1衝擊立法會時在議事廳脫下口罩讀宣言的《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席座談會。黃之鋒發言時強調,香港今次的運動沒有領袖,運動有機發展才能不斷持續;而離開香港后首次公開露面的梁繼續則表示,運動去中心化令政府無法透過「對話」等途徑,將運動領袖納入制度,延長了運動的壽命。
訪美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和目前正在美國、7.1衝擊立法會時在議事廳脫下口罩讀宣言的《學苑》前總編輯梁繼平,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席座談會。黃之鋒發言時強調,香港今次的運動沒有領袖,運動有機發展才能不斷持續;而離開香港后首次公開露面的梁繼續則表示,運動去中心化令政府無法透過“對話”等途徑,將運動領袖納入制度,延長了運動的壽命。
黃之鋒和梁繼平出席哥倫比亞大學舉辦的講座,主題是“香港反修例示威:無臉孔運動的聲音”。黃之鋒稱,五年前20萬香港人參与雨傘運動,面對的是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次二百萬港人走向街頭,面對的則是“習帝”。國際社會對六四事件記憶猶新,也很憂慮事件會在香港重演,林鄭月娥也表明有可能動用緊急法。
黃之鋒指,他周遊不同國家,是希望香港人的聲音不只香港能聽見,也讓國際社會聽到,今次在《香港民主人權法案》關鍵時刻訪美,既要爭取美國國會兩黨議員支持,也要爭取更廣大的國際社會支持;黃之鋒又稱,希望國際社會的眼光不再聚焦個人,而是運動整體。他指自己5年前被視為雨傘運動的領袖,但今次的運動無領袖,令人印象難忘,也令他十分自豪,運動有機地發展,才能不斷持續。
梁繼平則表示,因為有很多無人歌頌的英雄,日復日面對警察暴力,他們今日才能坐在此發言。梁解釋香港今次運動如此有靭力,是因為透過去中心化發展,無領袖的狀態,令政府無法透過“對話”等途徑,將運動領袖納入制度之中,也延長了運動的壽命。
梁繼平強調,香港的自由、法治制度,對中國經濟極為重要,但北京只看到香港經濟自由的重要性。他認為國際應持續關注香港,不只是關注經濟的自由,還有政治上的自由。面對示威暴力的問題,梁繼平指,這視乎不同人對民主運動的理解,運動最重要的未必是爭取最終成果,而是確保一個參与者可以自由發聲與表達異見的制度,才能形成能自我修正的制度環境。他以機場示威后示威者檢討及道歉為例,指香港示威者利用科技上優勢商討辯論,始終有意識要為行動提供說法,展示極強的自我克制。
梁繼平又強調,當香港人向國際社會發聲時,並不僅僅是爭取政治領袖的支持,而是爭取整個國際社會的理解。他指自己作為政治學研究者,會很想知道,香港的運動,有沒有能啟發世界其他地方的元素。他認為,今次運動中示威者具有極高能動性,這註定了他們不會僅僅成為大國政治博弈的棋子。
有學生問到運動是否有右翼排外的成份,梁繼平又形容,香港正在經歷產生全新政治身份認同的陣痛。他強調,在中文語境中“中國人”既指民族又指政治身份,兩者在中文語境中沒有分野;香港人透過爭取民主制度,政治主體性正在形成,但這卻被理解為否定“中國人”身份。
有自稱來自中國大陸、曾留學港大的學生問到,現在有很多中學生在示威中被利用,背後是有人鼓動,將之與文革時代學生相信自己在做正確的事相比較。黃之鋒回應指,將香港目前的運動與文革是忽略了背景,又指香港學生參与示威不需要家長同意,因為香港的未來正正是掌握在比他更年輕的一代人手中,所以他們才會站出來示威。
被問到為何有動力堅持反抗,梁繼平引述鄂蘭形容,言說與行動正是人實踐自由的方式,香港人正在共同實踐 polity的概念。他指這正是今次運動最重要的遺產:香港人過去一直被馴化為經濟動物,過去數十年的制度一直要求香港人成為維持金融中心運動的器具,但今次運動讓港人意識到,香港人不僅僅是經濟動物。梁繼平形容今次的運動震撼靈魂,香港人終於體會到參与政治共同體、掌握屬於自己的社區的體驗,認為運動最終是對香港人尊嚴的體認。
座談會結束時,有中國留學生起立唱《義勇軍進行曲》和《歌唱祖國》。黃之鋒和梁繼平離場時亦有約20、30人聚集在門口,有人高呼“黃之鋒出來”,部分手持中國國旗,但無發生衝突。
來源:立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