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政治狂潮來了!習近平說的明明白白【阿波羅網報道】
作者: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中共最新一期的人民日報釋放出清晰的信號,一場波及整個中國大陸的政治風潮開始了。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中共最新一期的人民日報釋放出清晰的信號,一場波及整個中國大陸的紅色政治狂潮開始了。
6月4日,中共《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文章是「習近平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和中國歷史研究院並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紀實」。
文章中談到,習近平在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時說,「這些優秀的老作品、老片子,現在也應該拿出來看一看、放一放。」
據文章內容,習近平當時所指的是「《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青春之歌》、《山鄉巨變》、《保衛延安》、《林海雪原》」這些所謂「經典紅色作品」。
可以肯定的是,上述作品將很快以各種形式出現。一場波及整個中國大陸的紅色政治狂潮開始了。
然而,這些所謂的「紅色經典作品」只不過是中共文人為了配合中共的政治需要,以文藝作品的方式位中共的理論和政策進行圖解和吹捧。
例如,《林海雪原》、《保衛延安》、《紅岩》、《紅日》是為了美化中共、醜化國民黨,並將中共為奪取政權發動的內戰,裝扮為所謂的「解放戰爭」。
而《創業史》則是為了為了吹捧所謂的「合作化運動」,其實是剝奪了所有農民的土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對吹捧中共不遺餘力的文人,卻一個個下場悲慘。
1967年2月中旬,正值「文化大革命」之初,一則消息從重慶傳向全國各地:長篇小說《紅岩》作者之一、作家羅廣斌自盡。
1966年6月,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一批被揪出來的兩個人中,就有《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另一位是總工程師沈鴻。曲波當時被扣上4頂大帽子:「走資派」「修正主義分子」「文藝黑線急先鋒」,外加一個「牛鬼蛇神」。
《山鄉巨變》的作者周立波,因寫了一篇只有4000字的歌頌毛澤東的散文《韶山的節日》,在文革中被被當作反毛澤東思想、醜化毛澤東的大毒草進行批判,周立波則遭到大會斗小會批,掛著牌子戴著高帽遊街示眾,在益陽體育場接受萬人批鬥后,再拉到縣劇場看演員的表演,表演的第一句話就是「打!打!打!打倒周立波!」據說在一次批鬥時,造反派的槍走火,子彈從周立波耳邊擦過,險些喪了命。
後來秦牧拆穿了其中的秘密,原來周立波的文章有一句提到楊開慧的名字,只有短短的幾十個字:「他的夫人楊開慧同志,1930年就義于長沙,那時候,她只有29歲。」這對於當時炙手可熱、不可一世的江青來說都是特別忌諱的。在一次講話中,江青曾六次點了周立波的名字。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原文鏈接:紅色政治狂潮來了!習近平說的明明白白【阿波羅網報道】,來源: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