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隱瞞?專家示警北京處理疫情手段異常 中國個別地方驚現「綠碼」

2023年12月02日 20:02
多家醫院報告兒科就診量激增,醫院超負荷運轉。(視頻截圖)
多家醫院報告就診量激增,醫院超負荷運轉。(視頻截圖)

希望之聲2023年12月1日】(希望之聲記者楊正綜合報導) 中國近期爆發的不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引發國際關注,當局回應世衛組織稱,未發現新型病原體。有專家認為正在償還封控三年的「免疫債」,也有專家指出應對疫情手段異常,恐重演當年掩蓋中共(武漢肺炎)疫情的戲碼 。 與此同時,有大陸網民意外發現,各地已下線近一年的「綠碼」在個別城市重現。

近來多地醫院人滿為患,起初大多為患有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兒童患者,隨著疫情的發展,成年患者也越來越多。 多家醫院爆出超負荷運轉,有的醫院甚至公告候診時間超過24小時。

中共官方稱,近期爆發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當局回應世衛組織問詢稱,「未檢測到任何異常或新型病原體,或異常臨床現象」,「呼吸系統疾病的增加並未導致患者數量超出醫院的承受能力」。

之音報導,世衛組織流行病預防部門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霍夫(Maria Van Kerkhove)11月24日接受醫療專業媒體STAT採訪時表示,世衛組織利用不同的方式交叉驗證了中國的數據。

范克爾霍夫認為,免疫鴻溝( immunity gap )的擴大和新的檢測方法能夠捕獲中國各地此類病原體的發病率,這並不表明存在新的病原體。

一些醫學界人士認同免疫鴻溝和免疫債(immunity debt)的說法,認為中國當前的傳染病暴發可能是三年疫情中,中共的封控措施導致人群免疫力下降而出現的由普通病原體引發的「報復性」流行。

但也有一些公共衛生學家示警,中國出現一些不正常的情況,懷疑當局如數年前一樣隱瞞疫情。

美國著名華裔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專家丁亮(Eric Feigl-Ding)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表示,「我聽到很多內部人士告訴我,政府當局告訴中國醫生不要報告任何數字,不要對病人進行測試, 也不要報告任何測試。這聽起來異常熟悉。」

美國布羅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分子生物學家、《病毒:新冠肺炎溯源》(Viral: The Search for the of Covid-19 )一書作者曾昱嘉(Alina Chan)對美國之音表示, 「自從Covid-19 大流行以來,當我們再次聽到世界任何地方爆發不明原因疫情的消息時,許多人都經歷了高度的謹慎、壓力和懷疑。這表明人們對於政府共享重要資訊的信任度較低,對於衛生組織及時獲取數據的信任度也同樣較低。」

曾昱嘉建議,美國政府的重點應該在於儘可能多的收集和分析樣本,例如從受疫情影響的地區返回的旅客或飛機上採集樣本。「如果此類努力尚未開始,那麼令人遺憾,我們從 Covid-19 大流行中沒吸取到什麼教訓。」

美國田納西州范德堡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教授威廉·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 對美國之音表示,當我們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時,我們擔心會重複過去的故事,我們擔心可能有一種新的病毒或是新的新冠變種。

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副教授陳希表示,病毒在大量的人群中,特別是免疫缺陷的比如在中老年人群體、兒童中,傳播多了以後,就可能會有新的病原體產生。 陳希認為,中國需要及時進行和公開病毒定序,以檢測變種病毒的出現。

沙夫納建議邀請世衛組織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專家共同研究,既對中國有利,也能打消國際社會的擔憂。

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副教授安妮·斯派洛(Annie Sparrow)11月 28日在《外交政策》撰文表示,新冠和肺炎支原體的結合可能會特別危險。 根據2020年的一項研究,因 COVID-19住院的成年人如果同時感染,死亡率顯著增加。

斯派洛最擔心的是,中共可能正在培育一種常見且可能致命的細菌的抗藥性菌株。 「北京正在淡化的一個事實是,在中國,肺炎支原體已經變異為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菌株,後者是對8歲以下兒童唯一安全的抗生素類別。」

據指,在中國,肺炎支原體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葯阿奇黴素的抗藥性為約90%。

文章指出,目前沒有任何針對支原體肺炎的疫苗【小編推薦: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沒有兒童或成年人死於支原體肺炎似乎是不合理的,然而中方沒有發布任何有關死亡率的數據,也沒有關於等肺外併發症的數據。

文章寫道:「現在中國的醫生再次被壓制,與國外的同行沒有溝通,這表明中國(中共)可能正在進行另一次潛在的危險掩蓋。」

中國疫情引發國際關注之際,今日(12月1日)有大陸網民在網上爆料,四川天府健康通、廣東地區粵康碼都顯示「綠碼」,網民提供的圖片顯示,即時時間均為 12月1日下午5點左右。

陸媒《頂端新聞》記者透過微信小程式搜尋廣東政務小程式「粵省事」,首頁左上角即為粵康碼,但需驗證身分。 報道稱,有網民登錄「粵省事」后,發現確實能查到粵康碼顯示為「綠碼」,「只是需要查詢才能看到,沒有疫情時查找容易」。

隨後,該網民透過廣州市民常用的小程式「穗好辦」查詢,結果也能查到「綠碼」,直呼「很神奇,我記得健康碼已經下線了。」

報道說,早在2023年2月16日,官方就已公告粵康碼下線,公告中還稱,「針對下線的服務,我們也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銷毀服務相關所有資料, 切實保障個人資訊安全」。

記者遂以市民身分分別撥打廣州市衛健委和市長熱線詢問相關情事,衛健委工作人員稱,此事不由其管轄;市長熱線工作人員則稱,自己查詢時,也能看到「綠碼」 ,並詢問是否對生活和出行產生影響。 記者回答無影響后,工作人員表示,「(疫情)已經過去了,沒有事。」

目前不知「綠碼」再現是一個烏龍還是當局刻意為之。

                           化解當代最大威脅 幫助結束中共

中共統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騙。維持大面積的對華廣播不斷傳遞真相,就是持續地給中國注入希望。希望之聲邀請您和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歡迎點擊了解詳情。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再隱瞞?專家示警北京處理疫情手段異常 中國個別地方驚現「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