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4年4月4日】(編輯:李文涵) 關於壽命長短,有時候是難以由人力來控制的。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被稱為"短命基因"的存在,而且其高發率有些令人意外。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最近,《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對基因與壽命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系統評估,結果發現約有1/25的人攜帶著被稱為"短命基因"的基因變異。
換句話說,每25個人中就有1個人註定比其他人的壽命更短。研究顯示,這些攜帶"短命基因"的人的平均壽命要比沒有攜帶該基因的人更短。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早期死亡方面,攜帶該基因的人與非攜帶者之間的差異更為明顯:
攜帶癌症相關可操作基因型的人比未攜帶的人壽命短3年。此外,攜帶該基因的人中,有10%在69歲之前去世,而非攜帶者中,有10%在73歲之前去世。
這主要是因為可操作基因型可能引發嚴重疾病,從而縮短壽命。例如,BRCA2基因的致病突變易導致乳腺癌、卵巢癌和胰腺癌,使得壽命縮短7年。
也就是說,像癌症、代謝綜合征和心血管疾病這些我們通常認為是老年人高發病的疾病,其病因和誘因或許在人們還未衰老時就已存在於體內。
1、乳腺癌
一般情況下,如果家族中的母親或姐妹曾患過乳腺癌,那麼個體患乳腺癌的風險大約是一般女性的3倍。如果家族中存在BRCA1和BRCA2遺傳基因突變,個體遺傳這些突變的概率可能高達70%。
篩查方法:對於直系親屬患有乳腺癌或攜帶BRCA1和BRCA2遺傳基因突變的人群,建議從40歲開始進行乳腺癌篩查。篩查方法包括每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檢查,每6~12個月進行一次乳腺超聲檢查和乳房體檢,必要時每年進行一次乳腺增強核磁共振MRI檢查。
2、卵巢癌
約20%~25%的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有關,而攜帶BRCA1和BRCA2遺傳基因突變的人患卵巢癌的風險分別為26%~85%和10%。此外,有乳腺癌、卵巢癌和結直腸癌的家族史也可能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
篩查方法:對於高風險女性,在30歲~35歲之間,建議每3~12個月進行一次卵巢癌篩查,例如通過清除CA-125檢查和經陰道超聲檢查等方法。
3、結直腸癌
攜帶AP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遺傳基因突變的人患結直腸癌的風險為50%~90%。如果父母患有由上述疾病引起的結直腸癌,那麼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達到50%。
篩查方法:對於直系親屬中有大腸癌病史的人群,建議從40歲開始每年進行一次大便隱血FOBT檢查,每5~10年進行一次結腸鏡檢查或大便隱血檢測。對於基因突變檢測結果為陽性者,建議從20歲開始每1~2年進行一次結腸鏡檢查或大便隱血檢測。
4、肺癌
臨床研究發現,存在EGFR、ALK、RET、BRCA等胚系突變以及負責激活ROS1和RET細胞酶的遺傳基因可能會引發肺癌。
根據一項日本調查顯示,有肺鱗狀細胞癌家族史的患病概率約為35.8%,而有肺泡細胞癌家族史的女性患者概率約為58.3%。
篩查方法:對於低風險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胸部X線檢查以確保肺部健康。對於高風險人群,例如有家族史或長期吸煙者,建議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
根據《柳葉刀》醫學雜誌的研究,一個人能夠活得多久,基因只佔30%,剩下的70%取決於我們的生活方式,完全由我們自己掌握。
1、適度節食:研究發現,擁有長壽基因的人在攝取食物時到達六七分飽的程度時,基因會被激活,這意味著每餐吃到七分飽的人相對更容易長壽。
2、每天曬太陽:一項長達26年的研究發現,曬太陽有助於延長壽命。即使是那些因過度暴晒導致皮膚癌的患者,其平均壽命也比不曬太陽的人長6歲。
建議在早上6點~10點或下午4點以後適量曬太陽。春秋季每天曬20~30分鐘,夏季每天5~10分鐘,冬季每天30~60分鐘,每周進行3~4次。
3、增加社交活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研究團隊在權威期刊《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上發表的研究表明,經常參与社交活動與中國老年人的總體生存期顯著相關。社交頻率越高,越有可能活得更久。
1、長壽蛋白——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不含膽固醇,富含纖維,是高質量的蛋白質。植物蛋白主要富含于豆類及豆製品中。
研究表明,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可以減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降幅可達兩位數。因此,我們可以適度增加植物蛋白的攝入比例。
2.長壽物質——類黃酮:類黃酮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保護骨骼的作用,還有助於預防老年痴呆症、抵禦癌症、降低帕金森病的死亡風險等,因此被稱為"長壽物質"。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類黃酮,只能通過食物攝入。一般建議每天攝入500~600毫克的類黃酮。例如,吃100克漿果、100克柑橘,喝一杯白茶,再食用一兩份豆製品,基本上就能滿足需求。
密歇根大學的學者發現,不論肌肉質量如何,肌肉無力的人群早逝風險高達50%。適度的抗阻訓練有助於逆轉肌肉流失。
俯卧撐、舉啞鈴等是高強度的抗阻訓練,對老年人來說不太適合。但我們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進行一些動作,也能獲得一定的益處:
1、用拖把拖地:適量增加家務勞動,增加運動量,有助於鍛煉肌肉。
2、舉礦泉水瓶:選擇合適的礦泉水瓶,裝滿水後上舉10~15次,每天進行3組,有助於鍛煉上肢肌肉。
3、用腿蹬牆:面向牆壁,坐在椅子上,用雙腿蹬牆面,有助於鍛煉下肢肌肉。也可以坐著抬起雙腿,或使用彈力帶進行腿部鍛煉。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科學家發現「短命基因」,攜帶者更易在69歲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