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美國起草針對援俄中資銀行的制裁措施
(來源:法廣RFI 作者: 夏榕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華爾街日報指出,問題在於即使美國威脅動用最有力的金融脅迫工具之一,能否削弱中俄之間複雜且猛增的貿易。
自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中國一直聽從西方的警告,不向俄羅斯輸送武器,但自布林肯去年訪華以來,中國出口的兼具軍事用途的商品激增。美國官員說,中國現在是電路、飛機零部件、機器和機床的主要供應國,中國的援助使俄羅斯得以重建軍工能力。
西方現在擔心俄羅斯會在消耗戰中戰勝烏克蘭,特別是如果盟國不動員自己的工業來匹敵俄羅斯的生產。
布林肯和其他高層內閣官員一直在向西方盟國敲響警鐘,包括上周在義大利卡普里舉行的七國集團會議上。
但這一次,布林肯前往中國之際,官員們寄望于以切斷中資銀行獲取美元的渠道這一威脅,以及中歐貿易關係可能受到影響這一風險,來說服中國政府做出改變。這些銀行是對俄商業出口的關鍵中間人,負責處理付款,併為客戶公司的貿易交易提供信貸。
美國官員稱,如果外交方式無法說服中國政府控制上述出口,針對銀行的制裁是一個升級選項。最近幾周,美國官員在私下會面和通話中加大了對中國政府的施壓力度,警告稱華盛頓方面隨時準備對處理此類軍民兩用產品貿易的中國金融機構採取行動。
美國財長耶倫本月早些時候在北京與中國財長會晤時表示,任何銀行,如果為向俄羅斯國防工業基地輸送軍事或軍民兩用產品的重大交易提供便利,都可能面臨美國制裁。
官員們稱,他們希望西方的聯合外交壓力能避免採取可能打破美中關係脆弱緩和局面的行動。與針對個人和企業的普通制裁相比,切斷銀行獲取美元這一全球貿易主要貨幣的渠道具有更廣泛的影響,因此通常被作為最後手段。此類制裁往往會迫使銀行倒閉,影響到其整個客戶群,在中國面臨日益嚴重的信貸問題之際,這種制裁尤其會帶來風險。
然而,在過去,僅僅是將矛頭指向銀行的威脅也曾產生過短暫的效果。去年12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授權財政部制裁那些援助俄羅斯軍工企業的銀行。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er)智庫研究員、俄羅斯央行前僱員伯格彭歌(Alexandra Prokopenko)對華日表示,這給中俄貿易往來造成了瓶頸,因為中國的主要銀行不再參与相關交易的促成。
但她說,這些銀行已逐漸被更不知名的地區性中資銀行所取代,它們在以美元計價的經濟領域中幾乎沒有業務,因此不太擔心美國的制裁。「支付鏈正在慢慢重建」,伯格彭歌說。「俄羅斯人和中國人都在不斷適應新的狀況。」
報道續指,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簡稱CSIS)最近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去年3月習近平和普京會面后,俄羅斯軍方最關鍵的一些軍民兩用產品的貿易量激增。CSIS稱,關鍵軍民兩用產品的發貨量從每月區區幾千件躍升至每月近3萬件,其中包括直升機零部件、導航設備以及用於製造武器和飛機精密零部件的機器。
報道引述CSIS高級研究員貝格曼(Max Bergmann)說:「這最終使得克里姆林宮加快了自己的武器生產,包括裝甲、火炮、導彈和無人機,並有效防禦烏克蘭2023年的反攻。」
烏克蘭戰爭伊始,習近平似乎對西方要求中國不要向俄羅斯運送軍事裝備的呼籲頗為敏感,但此後中國找到了變通辦法。一位駐華盛頓的歐洲高級外交官說,中國不向俄羅斯提供任何看起來像武器的東西。但「我們所說的組件,比如晶元、機械、工具,這些都是可以用來製造武器的。」
這位外交人士說,美國面臨的部分挑戰是,這種貿易不僅是普京的戰略投資,也是習近平的戰略投資。這位官員說,普京和習近平已會晤過幾十次,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兩人花了數年時間為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打下基礎,包括促進以盧布和人民幣結算的貿易,旨在讓中俄兩國經濟免受西方制裁的影響。
「我認為,假如普京不知道中國會在技術上支持他,他是不會有勇氣去發動戰爭的,」 這位外交人士說。
華爾街日報最後寫道,美國認為,歐洲與中國的金融和貿易關係意味著,歐洲擁有比美國更大的對北京的外交影響力。
在對中國這個主要貿易夥伴、資金提供方採取懲罰性措施問題上,華盛頓的歐洲盟友表現得更為謹慎一些,它們只制裁了美國黑名單上數十家公司中的一小部分。
- 🔥澳洲禁聞安卓APP,其它網站沒有的澳洲禁聞
-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西方的籌碼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考慮到美元和歐元在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近期報告主要撰寫人之一斯內歌瓦耶(Maria Snegovaya)說。「這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有希望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