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彭麗媛不太可能公開走向中國政治前台

2024年05月14日 17:24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L) and First Lady Peng Liyuan wave as they disembark from a plane upon their arrival at Moscow's Vnukovo airport March 22, 2013.
國家主席與夫人資料照片 REUTERS/Maxim Shemetov

(來源:法廣RFI 作者: 小山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據中央社今天引述消息報道稱,日前隨同中國國家主席訪問法國等歐洲3國,回國后,外交部長王毅提到此行表示,隨行的彭麗媛「夫人外交」是出訪亮點,對提升中國軟實力發揮正面作用。王毅罕見大讚「夫人外交」,引發聯想,加上此前港媒透露稱彭麗媛疑似獲委任為中共中央軍委幹部考評委員,官方對此雖未有相關公布,但外界議論紛紛,有外媒稱「關於彭麗媛可能要進入的猜測越來越多」。

中央社說,旅美中國問題專家今天在德國之聲中文網發表評論文章,直言「彭麗媛不太可能公開走向前台」。據鄧聿文分析,彭麗媛出身軍旅歌唱家,以歌唱出名,曾任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以這樣的背景轉而出任軍隊考評委專職委員,替共軍選拔素質和軍事素養都出色的優秀將官,引起的爭議恐怕會不少。

但若細想,「彭(麗媛)做考評委專職委員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共軍需要什麼樣人才和將官是由軍委主席決定,「還有誰比主席夫人(彭麗媛)更了解主席(習近平)的想法和要求」由她把關,肯定能為習近平選到既忠誠又有軍事才能的將官。

鄧聿文還表示,這個專職委員放在中國龐大官僚隊伍只是「小官」一個,若非彭麗媛,沒有多少人對這個職位有興趣。外界對此事的關注和議論不在於彭麗媛的新職,而是要引出另個話題,也就是習近平是否會學已故領導人將他的妻子江青送上中國政治舞台,而將彭麗媛也送上政治前台,「開啟夫妻同執政模式」。

對此,鄧聿文認為,習近平出任領導人10多年來雖打破許多慣例,權力看起來大無邊,在中國國內似乎沒有做不成的事,但在看似隨心所欲的背後,還是有些政治規矩或政治禁忌是不可隨意更改和打破的。

他以黨主席製為例說,這個議題外界炒作多時,一度認為習近平在中共20大會改為黨主席,但最後並未發生;另習近平任內雖多次修改黨章,可黨章載明的「反對個人崇拜」這句話還是保留下來,原因是「刪去這句話,和廢總書記改黨主席一樣,都會出大事」。

鄧聿文分析,保留總書記制度、保留「反對個人崇拜」這句話的政治含義是「儘管你的權力非常大,但在黨看來,並不是完全沒有約束」,因為黨主席制意味從制度上賦予黨主席最後決斷的權力,比政治局集體的地位還要高。

至於總書記,即使加上「核心」稱號,名義上還是黨中央集體的一分子,不能超越黨中央之上,所以二者性質不同,「廢除了它們,等於徹底拋棄中共成立以來的經驗教訓,破壞改革以後得到黨內完全共識的所有政治規矩,這就會威脅到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最高領導人一定要改就必須掂量,會不會遭到全黨反對?」

據鄧聿文進一步分析,讓「」走向政治前台,也是屬於這種不能做的事,是經歷過文革「夫人專政」的中國人不能接受和反對的。文革垮台和形象的崩塌多少與江青在中國政治舞台的亮相脫不了關係,江青的所作所為讓中共全黨對她「人神共憤」,事後看來,「實是起到了為毛政權挖政治牆角的作用」。

據鄧聿文指出,當前的政治領導人不會不考慮這個歷史教訓,若硬要如此做,「人們就有理由懷疑最高領導人要搞家族政治,把政權變成家族政權,將黨天下變成家天下。可以預料,若最高領導人發出了這種政治訊號,無疑是將自己和往火上烤,不出多時,這個政權一定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