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黨「中國通」共識:不尋求推翻中共政權和體制

2024年06月27日 0:20

2024.06.25

兩黨「中國通」共識:不尋求推翻中共政權和體制

年底就是總統選舉,外界都關注下一屆政府的對華外交政策走向。

兩黨對中國態度,方向上雖然一致,但在具體執行上仍分成強硬和溫和派。年底就是美國總統選舉,外界都關注下一屆政府的對華外交政策走向。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周一(24日)舉辦的研討會,討論美國當前三大主流對華策略。參与者包括了現任和有可能出任下屆政府的「通」,究竟他們的戰略思維和執行方式,具體上有何差異呢?

代表較強硬立場的是曾經與前總統特朗普共事的副助理國防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和前副國家安全顧問(Matt Pottinger),他們主張透過加強美國的軍事實力以確保領先地位。

剛剛卸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事務副高級主任、為總統拜登獻計的杜如松(Rush Doshi)代表中間路線,提倡對中美關係進行策略性管理,強調美國的競爭力提升。

至於主張美中合作做法的代表是前美國國防部高級顧問、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任林洋(Bonny Lin),主張透過教育和國際合作緩和中美緊張關係,並強調美國的外交政策需要考慮盟友的利益。

」共識:創造條件改變中國對外的行為

三組學者的討論圍繞三個焦點:對華策略的終極目標、 政策的優先順序和權衡,以及美國國內政策。

所有學者一致同意,美國對華策略的終極目標不是政權更迭,不是要在中國推行另一種政府體制,而是創造條件改變中國對外的行為。

博明:削弱對美國敵對情緒的來源

對相對強硬的博明而言,應該超越如何管理中國作為一個競爭者的爭辯,直接追求勝利。博明解釋,自己的提議接近前美國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的,勝利的定義是削弱對美國敵對情緒的來源,令到北京認清向美國發動蘇聯式的冷戰,甚至展開武裝行動都不是可行的選項。

博明說:「贏得大國之爭並不意味著戰爭,也不意味著投降,而是介乎兩者之間,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確保北京會相信,她不能對我們或我們的朋友發動熱戰,也不能贏得對我們和我們的朋友已經發動的冷戰。」

柯伯吉則不同意博明的看法,指出總統列根與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的友誼雖然促成美蘇冷戰結束,甚至最終引發蘇聯的瓦解,但是卻造成普京的崛起,將俄羅斯推向更獨裁的方向。

柯伯吉表示,由於的本質是意識形態為表,實用主義為實,美國的對華政策應該同樣從「現實政治」層面出發,而且不能夠完全排除北京不會在2027年之前對動武,所以美國應該追求在適當的時間展示明顯的軍事實力,而非單單透過經濟制裁,以達到阻嚇中國的效果。

柯伯吉說:「我們必須緊急關注台海局勢,我們現正處於北京隨時可能發動武力侵台的時期,我並不是說明天會發生,但我認為這情況有可能在十年之內出現。」

老一代「中國通」重視接觸及結盟

屬於老一代「中國通」、 現任副國務卿坎貝爾在研討會提到,中國與鄰國的主權爭議、北京推行自二戰後最大規模的軍力集結等,都正在破壞亞洲的權力平衡,為地區和平帶來重大風險。坎貝爾直言,特別是衝突一旦發生在台灣海峽,有機會重創環球供應鏈,導致全球大蕭條。

坎貝爾解釋總統拜登的應對策略有別歷任總統,以接觸(engagement)為首,透過創造夥伴關係和與高層官員之間的個人交流,與亞洲盟友簽署雙方及多方協議,例如:「四方會談」(QUAD)和「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計劃,加深不同方面的合作,形成一個聯盟結構(latticework)去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

坎貝爾說:「從歷史上看,美國遵循一個樞紐模式,美國與夥伴先結盟,然後盟友再表態,這做法依賴華盛頓做主動,並且不能輕易擴展聯盟。現在,印太『接觸政策』涉及建立多個獨特的國家組合,形成一個如日本駐東京大使稱的縱橫交錯的結構,制定從半導體到國防合作,再到海域權利等議程。這結構使美國能夠更快採取行動,降低地區成員國利用一票否決權帶來的風險,並令盟友與美國分擔責任。」

相對中間路線:應集中思考如何提升美國的競爭力

以杜如松為首的「管理派」表示,對總統拜登政策的批評都誤解了其目的。拜登的對華政策並不是主要想解決問題,而是去思考如何提升美國的競爭力。

杜如松說:「現時的對華政策不一定能解決我們遇到的所有問題。事實上,它是想創造空間去思考讓美國變得更具競爭力的方法。當你採取某些步驟,它們是有限制和需要遵從某些邏輯。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現時的對華政策並不是想從根本上導致政權更替,或摧毀中國的經濟。」

「合作派」提出北京可靠 「隔離」戰術奪取台灣

任林洋早前在CSIS發表研究,沙盤推演若北京想奪取台灣,除了「武力侵略」(invasion)和古巴式的「貿易封鎖」(blockage)外,還有第三條路,即利用海警、海上民兵和各類海事安全機關將台灣本島與外界的聯繫全面或局部「隔離」(quarantine),造成台灣港口可能無法進出、切斷能源等關鍵補給物資供應,使台灣因經濟癱瘓而屈服。

這稱為「灰色地帶」(gray zone)戰術,也就是採取逼近但還未達可能被視為戰爭行為的行動。任林洋的研究指出,屆時解放軍的陸海空部隊可能只扮演輔助和支援角色,而這種戰術也會令到美國和盟友在反制上增加難度。

任林洋認為,北京隨時都可以發動「隔離」措施攻台,而這措施比「貿易封鎖」更合乎成本效益。

她說:「因為如果對台灣進行隔離,美方不會作出強烈反應,而且中國圍繞台灣建立隔離區的成本不高,但中國實施貿易封鎖的成本要高得多,所以中國可能在接近2027年的時候才對台灣制出貿易封鎖措施。」

記者:江穎(華盛頓) 編輯:溫曉平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