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情況惡化,中產返貧三件套已升級到五件套。中國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告相繼出爐,虧損超過半數,光伏和地產等行業受創最深。中共證監會突然宣布全面暫停轉融券業務,同時批准上調融券保證金比例及參与融券的保證金比例,引起市場密切關注。美國拜登政府將對通過墨西哥轉運的鋼鐵和鋁貨物徵收新的關稅,以防止中國通過所謂「中轉」規避現有的徵稅。
中國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告相繼出爐,虧損超過半數,光伏和地產等行業受創最深。
中共證監會突然宣布全面暫停轉融券業務,同時批准上調融券保證金比例及參与融券的保證金比例,引起市場密切關注。
美國拜登政府將對通過墨西哥轉運的鋼鐵和鋁貨物徵收新的關稅,以防止中國通過所謂「中轉」規避現有的徵稅。
傳三中全會再收割,中產返貧勢加劇
隨著中國經濟下滑,近年大陸流行一句調侃:「不管你身處那個階層,總有一款鐮刀適合你。」
中產人士在經濟危機下可算是全方位零死角遭迎頭痛擊,綜合統計中國中產階層的資產佔比百份之七十來自房產,誰想到房地產龍頭企業相繼爆雷,緊接火燒連環船,各行各業均受拖累,樓價插水仍要背負沉重房貸,工作朝不保夕,隨時面臨大幅減薪或裁員,焦慮與無力感正在中產階層擴散。「
媒體評論人士余知宜表示,「中產返貧」簡單而言就是中產向下流動,大陸人戲言,加速下流通常會附帶「作死三件套」,即房貸過千萬、配偶不上班及二娃上國際。隨著情況惡化,三件套已升級到「中產返貧五件套」:衝動投資創業開店、掏空家當買房、子女精英教育、為他人作擔保與盲目投資高息金融產品。
今年六月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中國「倒查30年」企業稅款,指多家中國上市公司被稅務部門要求補繳稅款,包括上海順灝、北大醫藥、華林證券、聯建光電等,有些還需繳納滯納金。根據稅務機關發出追稅的通知書,發現查稅竟追溯到30年前。
不僅如此,據大陸媒體統計,中國超過20個省份出現「警稅合成作戰中心」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
中共20屆三中全會將於15至18日在北京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有傳將出新一輪財稅改革,鑒於中國稅收連年銳減,此時加稅有跡可尋。
事實上,中國今年前2個月個人所得稅收入,比去年同期大減15.9%,計今年1至5月則跌6%,中國個人所得稅應用程式早前突然增加「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5項個人所得項目,引起一陣揣測,批評當局小錢也要查個明明白白,想方設法去搜刮。
文章提到,當風暴來襲時,富人有能力自保,基層有政府保底,唯獨中產苦苦支撐,束手無策。中產階層萎縮、內銷不振、公司經營困難、降薪裁員,勢造成惡性循環。
習當局一聲令下,兩大產業受創最深
中國經濟下行,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告相繼出爐,已公布的將近700家中虧損超過半數,其中預虧超過10億元的公司達19家,光伏和地產等行業受創最深。
據《財聯社》分析報道指出,截至9日晚間為止,披露業績預告的公司中,預期盈餘的企業305家,預期虧損的公司達393家。受產業鏈各環節市場價格全面大幅下降、維持低迷影響,光伏行業成為上半年受損最重的行業之一,也是當日預告巨額虧損公司數量最多的行業;其中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002129.SZ)、愛旭股份、雙良節能、京運通和弘元綠能等7家公司最高預虧超過10億元。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近3成(29.9%),但才經過半年,光伏多家企業已經虧損連連。
旅美財經學者程曉農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原來指望電動車可以佔領歐洲市場,以為可把歐洲所有國家的汽車全部打垮,然後由它一家獨佔。但歐洲國家畢竟不是傻瓜,不會開門讓中共去把它們摧毀掉。中國所謂新質生產力的『新三樣』都是白費,有了中美冷戰就更加是白費。」程曉農補充說,「前兩年是晶元,這兩年是電動車、光伏,不知道下面還會想出什麼產業,產能過剩在中國是常態。」
《證券時報》報道,中國工信部9日發布《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報道引述業內專家表示,中國光伏產業亟待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同時施力,進行以提高技術標準和市場准入門檻為主要手段的結構性調控。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分析指出,中國經濟長期以來就是一窩蜂,企業投資都是配合政策走向,一聲令下要搞光伏、要搞晶元,一窩蜂做出來,同質性高、品質又差。
證監會叫停轉融券業務,中國資本市場再添新風險
中共證監會發布的通知主要有兩個要點:其一,批准中證金融公司暫停轉融券業務的申請,從7月11日起實施行;存量轉融券合約可以展期,但不得晚於9月30日了結;其二,證券交易所將融券保證金比例,從不得低於80%上調至100%;募證券投資基金參与融券的保證金比例,由不得低於100%上調至120%,並自2024年7月22日起實施。
證監會表示,此舉是為了「回應投資者關切,維護市場穩定運行」,進一步強化融券逆周期調節。
與此同時,滬深交所也同步發布了相應的調整舉措。
財聯社說,這是繼今年3月「禁止限售股轉融通出借、限售股股東融券賣出」之後,再次對轉融券業務監管加碼。
2023年8月以來,證監會採取了一系列加強融券和轉融券業務監管的舉措,包括限制戰略投資者配售股份出借,上調融券保證金比例,降低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證券划轉效率,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等,持續收緊在轉融通業務上的監管。
對於中共證監會的上述系列措施,台灣中央社在本周三(7月10日)的報導中分析稱,在中國股市疲軟,上證指數3000點得而復失之際,中國證監會宣布是相關措施,將使放空更趨困難。
雖然中國券商及投資人普遍認為,這是一大「利多」,但是資本市場原應具備的雙向操作避險機制,恐怕會從此失去平衡,「使陸股成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市場」。
美國對中國經墨西哥出口的鋼鐵和鋁徵收關稅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表示,周三宣布的這項措施將對來自墨西哥但未在該國、美國或加拿大熔化和澆鑄的鋼材徵收25%的關稅。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簽署了《美墨加協定》。布雷納德說,在中國、俄羅斯、伊朗或白俄羅斯鑄造或冶鍊的鋁,如果經墨西哥運抵,將面臨10%的關稅。這些措施將於周三生效。
在與墨西哥總統洛佩斯(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聯合採取這些措施之前,白宮已宣布對中國徵收更廣泛的關稅。白宮希望阻止因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供過於求而導致的鋼鐵和鋁產品泛濫。熟悉這項措施的官員在匿名討論時說,這一變化將對現有的少量貨運產生影響,但其目的是阻止即將出現的貨運高峰。
拜登和他的大選挑戰者、前總統特朗普都在任內採取措施限制從中國進口某些產品,以顯示他們對華的強硬態度,以及應對中國對美國經濟構成的威脅。
官員們說,2023年美國從墨西哥進口約380萬噸鋼材,其中13%來自北美以外地區,現在將被徵收關稅。2023年,美國從墨西哥進口了10.5萬噸鋁,其中6%是在海外冶鍊或鑄造的。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鏈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原文鏈接:傳三中全會再收割,中產返貧勢加劇;習當局一聲令下,兩大產業受創最深,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