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開幕當天 習被冠上新頭銜

2024年07月17日 2:52

開幕當天,新華社發表題為「改革家」的特稿,這是官方媒體首度為習近平冠上最新的頭銜。這個頭銜顯然要遠高於總設計師,而是直接稱之為「改革家」,歷史上,沒有一個黨魁被標榜為「改革家」,想必這也是王滬寧為貢獻的最後一個招術。

這篇特稿一開頭即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帶領全黨全國踏上進一步新征程」。我們不妨看看習近平把全黨全國帶向何方?我唯一擔心的是帶向朝鮮。

三中全會一再推遲,帶來一種幻覺,以為黨內存在改革和保守兩種力量的較量,被壓制的利用當下的經濟困境和人心思變,敦促當局順應民意和歷史大勢,發動改革,解救目前困局。過去幾個月,某些前改革派官員和體制內學者出來呼籲,必須進行力度更大的改革,海外也不時有兩派鬥爭的消息流出。特別是資深改革派學者周其仁5月被選中參加由習近平在山東主持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似乎坐實了三中全會會改革的看法,一些評論把這次座談會解讀成中共為三中全會進行改革的吹風。

然而中共控制的宣傳輿論工具圍繞著三中全會的宣傳非常明確為三中全會劃出了一道紅線,會議說得非常明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六個原則,其中第一條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這並不是中央第一次強調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之前習近平講過多次,「改革開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那麼,什麼是改革的正確方向?那就是不能否定,習近平5月跟企業家座談時就說過:「改革無論怎麼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專政等根本的東西絕對不能動搖」。

這就是告訴國際社會和關注此次全會的黨內外人士,三中全會所謂的深化改革,大凡涉及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等根本性的問題,以及涉及改革的方向、立場、步驟等重大原則問題,是絕不允許跨越雷池半步,也不允許犯顛覆性錯誤。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尤其是習近平的核心領導地位,維護習近平的絕對權威。

說白了,無論改什麼、怎麼改,政治上的一人專權,是絕不能改變的。在這個前提下,為解決目前遇到的經濟困難,可以有限度地針對具體問題放鬆某些控制,收縮一點地方政府的權力,這樣的三中全會有什麼值得期待?所謂改革要堅決破除妨礙推進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純粹就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把戲。

來源:蔡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