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4年9月23日】(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周一(9月23日), 在下調一項短期政策利率的同時,中共官方宣布了由三大金融監管機構召開經濟情況通報會的計劃。美媒將這次會議稱為「出人意料的」,這加劇了外界對中共政府可能宣布大規模刺激措施來提振經濟的預期。
周一(9月23日),中共宣布,國新辦將於2024年9月24日(周二)上午9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屆時中共央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華爾街日報報導認為,這個「出人意料的」發布會,將重點關注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有關情況。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共政府可能會宣布一系列政策行動,包括下調政策利率或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更多旨在化解房地產危機的舉措,一些提振股市的政策行動可能也在醞釀中。
聯合新聞發布會消息公布幾分鐘后,中共央行將14天期逆回購利率從此前的1.95%下調至1.85%。這是該行時隔逾七個月,首次重啟14天逆回購操作。在一份聲明中說,央行還通過該工具向銀行系統注入了人民幣745億元(約合106億美元)的流動性。
分析師稱,儘管美聯儲本月的大幅降息引發了對中共有關部門或將效仿的某種憧憬,但圍繞商業銀行利潤率收窄以及借貸需求疲軟的擔憂暗示,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有限。
然而,上海保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指出,中共央行7月已經下調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10個基點,周一又降息,貨幣寬鬆措施可能迫在眉睫。
張智威表示,預計中共央行將在未來幾個月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以及存款準備金率。而周二的新聞發布會將給金融監管機構一個「闡明其政策立場」的機會。
另一個了解中共政策立場的機會將在周三到來,屆時中共央行料將公布其一年期政策性貸款的借貸成本。
今年1月,潘功勝在一次類似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前兩周宣布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當時當局試圖阻止股市暴跌。
不過,近幾個月來的一系列降息措施還不足以刺激經濟增長,中國經濟增速降至五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持續數年的房地產危機使中國家庭損失了約127萬億(約合18萬億美元)的財富,抑制了消費慾望,並使中國陷入1999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通貨緊縮。
這意味著實際利率(經物價變動調整后的利率)一直處於高位,削弱了任何溫和寬鬆政策的影響。土地出讓收入的大幅下降也抑制了財政支出,使負債纍纍的地方政府難以支付賬單,而且幾乎沒有餘力投資于促進增長的項目。
華僑銀行(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外匯和利率策略主管張智遠(Frances Cheung)說,此次降息反映了7月份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的後續行動,但「市場不會對此過於興奮。」
近幾個月來,中共採取的財政和貨幣措施未能讓消費者和投資者對經濟復甦步入正軌產生多大信心。各項指標顯示,8月份經濟增長勢頭全面放緩,令外界擔憂除非推出更大胆的刺激措施,否則中共政府將無法實現5%左右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
8月份,中國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連續第四個月增長放緩,是2021年9月以來放緩時間最長的一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也低於前一個月,不及市場預期。
由於經濟疲軟導致勞動力市場面臨嚴峻前景,中國青年失業率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並創下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中共國家統計局上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上升至18.8%。該數字高於7月份的17.1%,是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的3.5倍。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的數據也是1月份開始按照調整后的方法發布青年失業率、將學生排除在外以來的最高水平。
彭博社9月23日報導稱,最新數據給中共當局增加了壓力,此前從工業增加值到消費和投資等一系列重要經濟指標8月份均不及預期。
根據中共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中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為3月以來最低增速。這是中國工業增加值連續第四個月增長放緩,為2021年9月以來放緩時間最長的一次。
高盛9月15日在一份報告中稱:「我們認為,中國無法實現『5%左右』全年GDP增長目標的風險正在上升,而需求側採取更多寬鬆措施的緊迫性也隨之增加。」
彭博社報導稱,在多數經濟學家看來,樓市救助計劃是使中國經濟增速達到5%左右的最佳途徑,前提是在面對預計將再持續五年的房地產危機時,能夠不遺餘力地實行相關計劃。
彭博社對15位經濟學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他們考慮的政策選項中,大多數受訪者的首選是更有力地實施政府主導的計劃。
許多分析師表示,迄今為止採取的政策措施不足以扭轉局面,需要採取更果斷的財政支持措施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實質性反彈,眼下房地產業已經成為整體經濟的一個主要拖累。
野村(Nomura)經濟學家認為,隨著房地產危機的持續,中共政府最終可能會被迫採取行動。
澳新銀行(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Raymond Yeung)表示:「要打破通貨緊縮螺旋,就需要徹底改變思維方式。要避免名義GDP收縮,就需要大規模的寬鬆政策。」
瀚亞投資(Eastspring Investments)亞洲股票投資組合專家Ken Wong說,現在的焦點是中國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能否接近年度目標。他補充說,今年最有可能實現4.8%的增長。
他說:「貨幣政策可能會有所幫助,但最終讓消費者花錢並增強消費者信心將是中國經濟的關鍵。」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840819